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組塊破解:頓悟是怎樣發生的?

組塊破解:頓悟是怎樣發生的?

心理導讀:心理學家早就發現,將信息「組塊化」是人類具有高效認知能力的關鍵,但也有可能成為我們思維的障礙。組塊破解是實現頓悟的重要途徑。 ——www.iFuun.com


方塊,魔方  


如果請你把「學」字拆成另一個字,你會怎麼做?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子」,而不會想到去掉兩點,

把「學」拆成「字」。心理學家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是以組塊(chunk)為基本單元來感知和識別信息的,而偏旁部首就是漢字識別的基本組塊。所以拆解漢字時,人們會自然地選擇拆去偏旁。正是利用了漢字認知的這一特性,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最近首次揭示了頓悟與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組塊破解」的腦認知機理


「組塊化」提高認知效率,也阻礙了創造性思維


心理學家早就發現,將信息「組塊化」是人類具有高效認知能力的關鍵,「比如象棋大師頭腦中有許多關於棋局的『組塊』可供其靈活提取和運用,這使他們甚至有可能同時和許多人從容對弈。」羅勁解釋說,「也就是說人類能將一系列相關的信息及其處理流程連接和壓縮在一個組塊化程序中,整個地加以批次性處理。」


可是這也有可能成為我們思維的障礙。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Ohlsson提出「組塊破解」,也就是將已建立的認知組塊破解和還原為更加基本的成分或要素,是頓悟和創造性思維實現的重要途徑之一。事實上,「組塊破解」不但是在視覺創意上,甚至是在一些重要技術革命中都發揮著作用,例如活字排版印刷和分工流水生產線的發明,在某種意義上都需要人們擺脫將一頁書或者一件物品的製造過程看作一個整體的心理定勢,並將它們拆解和還原為更加基本的元素而加以重新組合才有可能產生。

拆字遊戲成了解決難題的最佳途徑


儘管現代認知心理學領域普遍認為組塊破解是創造性頓悟的基本形式之一,但由於沒有適合的實驗材料和設計,人們對於組塊破解的腦認知機理一直都不清楚。直到中科院心理所羅勁博士想到採用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字拆字方法,才首次有效地解決了這個難題。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在腦中存在著一條腹側what通路和一條背側where通路,共同對傳入的視覺信息進行處理。其中腹側what通路從位於枕葉的視覺區域傳向顳葉方向,它的功能是回答所看到的對象「是什麼?」的問題;而背側where通路則從視覺區傳向頂葉方向,負責回答所看到的對象「在哪裡?」的問題。


課題組利用基於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數據的動態因果模型分析技術,研究了人們在做頓悟性拆字難題(如從「學」中拆解出「字」、從「四」中拆出「匹」)時兩個通路的功能連接變化。結果發現執行這些任務不但使what通路和where通路的調控連接都明顯增強,而且使what通路終端到where通路終端之間的調控連接也明顯增強。羅勁說:「這說明了頓悟式的組塊破解與視覺創意的實現,需要腦內負責視覺信息加工的what 通路和where 通路的高度協同。」


文/佚名


心理延伸

心理測試:你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


心理FM:  普通青年不拼爹拼什麼?


心理遊戲:兩個人的故事


分享今天讓你溫暖感恩的事情》》》小確幸:記錄身邊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人生中的第三種愛情:心理FM 7月一期
情到深處人孤獨
如何成為心理諮詢師?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心理FM 6月四期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組塊:認知與語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