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與0—18歲各年齡段孩子相處技能大全丨誰將來不會生個猴子?

與0—18歲各年齡段孩子相處技能大全丨誰將來不會生個猴子?

文:互聯教育丨已獲作者授權轉載


2歲以前
—— 培養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


與0—18歲各年齡段孩子相處技能大全丨誰將來不會生個猴子?

兩歲以前的孩子,情緒感應非常靈敏,情緒管理也比較容易。父母在這個階段要重點培養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和信賴關係,比如陪孩子玩耍,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睡覺等,這對孩子建立起與父母間的終生親密情感關係有決定性的作用。


一旦這種親密的情感關係形成後,媽媽的一個眼神、爸爸的一個動作,孩子都能心領神會。媽媽有心事,或生病了,不用開口,孩子都能敏銳的察覺到。


現代父母大多非常忙碌,若父母沒辦法時時陪伴孩子,應該讓孩子和其他親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如家中的老人。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孩子由其他親人帶大,如姥姥,當孩子回到父母身邊時,父母就不能隨便說姥姥的不是。因為,此時的孩子已與姥姥建立起親密的關係,父母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處於情緒分裂的狀態,這對孩子的情緒發展和親子關係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2-6歲
—— 讓孩子多接觸自然 ——

2-6歲.jpg


誰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很多家長就急著教孩子識字、算術、背唐詩。家長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效果很可能事與願違,過早的單純知識性學習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的認知思維過早符號化,不利於孩子天賦的開發。


6歲前的孩子是用非語言系統的方式來認識世界的。這個階段,應重點發展孩子的右腦,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盡量用形體、繪畫和想像的方式來與孩子交流。


國外很多家長會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盡量不用語言來教育孩子,而是讓孩子用眼睛、用心靈感受世界。比如對「蘋果」的認識,當孩子還不會說話、不會用文字來表達時,他腦海中的「蘋果」是一個個形象而生動的蘋果樣子。但是如果過早地讓孩子生硬地認字,孩子就只能靠「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蘋果」這一語言符號,而無法形成關於「蘋果」的形象記憶,這對孩子的右腦開發是非常不利的。


實際上,孩子在出生前,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是遠超過大腦實際需要的。而生命早期的大腦就像是一個大膽的剪裁師,隨著出生後接觸的刺激逐漸增加,那些經常受刺激的神經元和突觸就會被保留下來,而那些不經常被刺激的神經元細胞所連接的突觸就會被修剪掉。如果一味地對6歲不到的孩子灌輸知識,我們就容易以成年人的思維限制了孩子天賦的發展。

6-10歲
—— 允許孩子犯錯誤 ——


6-10歲,舉紅牌.jpg


毫無疑問,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讓父母真正操心起來了。他們普遍進入小學,開始面臨各種升學競爭,人際關係也比之前更為複雜。這個階段,父母要記住的黃金定律是「要尊重孩子」、要有耐心


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可能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的作息和學習壓力,不能自覺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上課容易走神。此時,家長不能一味責備孩子,畢竟這一階段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對孩子提過高、過急的要求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的有些行為,在家長看來是錯誤的,但可能是孩子探索和認知世界的方式。比如,玩弄家裡的藥罐,到塘里捉魚等,對於這樣的行為,家長應合理引導,既不打擊孩子認識世界的積極性,又要避免孩子受傷。

而對於孩子反覆犯錯,家長要抱著「理解」的態度,保持足夠的耐心。家長可以試著與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與孩子作約定,在孩子上下學路上對各種注意事項反覆提醒。時間長了,孩子自然會形成習慣。如果孩子表現得不錯,家長也要及時給於肯定和獎勵,這樣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也幫助孩子逐漸樹立信心。


對於這個階段孩子的教育,最忌諱的就是過度責罵孩子。一味責罵不但起不了矯正孩子錯誤行為的效果,還容易傷孩子的自尊心,影響今後的親子溝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避免其他親友在場,不要說有辱孩子人格的話。


10-14歲
—— 建立有效溝通 ——


10-14歲,溝通.jpg

10-14歲是青春期前的過渡階段,由於真正的叛逆期還未開始,過去很多家長並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一階段的親子關係會對青春期有直接的影響。


為什麼說這個階段重要呢?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雖然具有一些青春期的特徵,但相比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這些孩子的叛逆心理還不至於那麼強烈。家長若能在這一階段與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方式,那麼將來家長也能更自然地與孩子交往,做到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10-14歲的孩子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是非價值判斷,變得有思想,有主見,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與理解。此時,單面說教的方式已經會引起孩子的反感。與孩子建立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頂嘴、搗蛋、對著干只是表象,這些行為的背後其實是孩子希望受關注、被理解、被認可。家長要注意留心孩子的這些心理變化和成長訴求,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與尊重。


在與孩子的溝通中,家長不妨以朋友的方式與孩子親近,在說教前先耐心聆聽孩子的真實想法,鼓勵孩子說出心裡話。如果這些話涉及到孩子秘密,家長還應遵守保密承諾。如果在談話間,家長真察覺到孩子犯了錯誤,也要盡量控制情緒,不要立即對孩子大加責罵。


親子間的有效溝通不是建立在家長權威之上,而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只有讓孩子認識到父母可以完全信賴,進入青春期後的孩子才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


14-18歲
—— 尊重孩子的選擇 ——


14-18歲,尊重.jpg


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普遍處於學習和升學的高壓狀態,面臨著各種人生選擇:就讀中職還是高中,高中應該選擇文科還是理科,高考應該填什麼志願,是否出國留學等等。這其中的每一個問題都關乎孩子的前途,家長們無不神經緊繃,擔心這擔心那,有時免不了以自己的意志代孩子行事。可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已經很強烈,對於家長的善意很可能不領情,這又容易引起親子關係緊張。


其實,對於這些問題,家長不必過分緊張。給予孩子合理的引導,孩子自己會作出聰明的選擇。


曾經,有個孩子問自己的父親「為何要讀書」,父親舉例說:「一棵長了一年的小樹只能用來做籬笆或當柴燒,長了10年的樹可以做檁條,而長了20年的樹可以做房梁、做柱子、做傢具。你希望自己是小樹還是大樹?」孩子聽完想了想,從此發奮讀書。這位父親沒有長篇大論式的說教,只是以舉例的方式向孩子陳明利害,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


當今社會功利化思想泛濫,一些隨大流的選擇可能並不適合孩子。比如,有的孩子非常具有藝術天賦,進入藝校是最好的發展方式,但若按部就班,父母對孩子的做法百般阻撓,很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天賦。例如,李安在初入電影界時也曾被保守的父親視為恥辱,若沒有李安自己的堅持,恐怕當今電影界就少了這麼一位大師了。


對於孩子身上一些不合意的行為,家長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過於專制。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理想的相處方式是既保持家長的姿態,又給予孩子以負責任的自由。在孩子面臨選擇的時候,家長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意見,向孩子陳明利害,但最終的選擇權利還是要留給孩子。畢竟,孩子的人生屬於孩子自己,讓孩子自己學會選擇也是必不可少的歷練。


——THE END——


原題:父母必讀|如何與0—18歲各年齡段孩子相處,果斷收藏!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互聯教育(ID:educool)


圖片來源:123rf.com正版圖片庫


責任編輯:晨歆


親子.jpg


母子關係,會影響孩子的所有關係
邁克爾·傑克遜:殺死他的真兇是誰?

TAG:親子心理 | 兒童心理 | 親子心理溝通 | 家庭關係 |

您可能感興趣

這10個技能傳給孩子,勝過10棟房子
家長千萬記得:孩子14歲之前,教他學會7個技能!將來定感激你一輩子
14歲之前,請教孩子學會7個技能,孩子遲早會感激你一輩子!
我花了上萬元,才總結出這個讓150小個子女生變美的技能!
跟他們學穿衣,150也能穿成170,小個子女生的必備技能!
孩子16歲之前,請教會他這7個技能,將來一定感謝你一輩子!
1—8歲必須學會的10項技能,你家孩子都會了嗎?
家長必知:15歲之前,一定要教會孩子的7個技能!關乎孩子一生
在孩子18歲前,教會他這8項技能,將來孩子沒出息都難!有孩子的都該看看
100年前人們留下的5個生活小技能,竟然能解決跑者的困惑!
12歲之前,請讓孩子學會這6個技能,長大後必定能成才!
在孩子18歲前教會他這7項技能,將來肯定有出息!
8分鐘學會30種生活小技能!看第一個我就跪了
學會這些拍照小技能,你能美100倍
別人家的孩子!11歲雙胞胎兄弟掌握多種技能成小男子漢
這24個技能老師教不了孩子,只能靠父母!
民間花式健身達人技能亮瞎眼,年齡最小僅17歲
5個技能,輕鬆拿下最難搞的處女座女生
100年前的生活小技能,到現在也超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