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謹願世人,溫柔相待

謹願世人,溫柔相待

謹願世人,溫柔相待


文:廖瑋雯(微信號:wfwsj1986)


前兩天一個囚犯過來找我,聊起他近日被接連不斷的噩夢所困擾。


對於窮凶極惡、陰險卑鄙之徒,我向來沒有好感,很多時候,因為工作不得不有所接觸,如若他們對己所為之惡毫無悔意,更是讓人不自覺地感到萬分厭惡以及想要離開,內心不願與之過多交談。


即便我是一個心理諮詢師。


然而他未能給我這樣的感覺,一個29歲的男人,長得稜角分明,眼神里透露出一種對於人世的無助與絕望,他的語速緩慢,偶爾結巴,看得出來,他的語調滿懷悲傷,表情痛苦,可能對於自己情緒的控制,他也是幾近無能為力。

他說,我害怕自己變成那樣,惡毒,兇殘,無情無義,我知道,這樣下去,一定會毀掉我自己。


他說,前些天做過一個夢,三個窮凶極惡的歹徒在一片空地上虐殺一個女孩兒,而他內心充滿了對歹徒的痛恨,想要阻止這個悲劇卻又迫於邪惡的壓力,不敢出手,甚至不敢出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女童被虐殺至死,而女童臨死之前望向他的無助而絕無的眼神,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夢魘,他握緊拳頭,心跳加速,可是就是沒有勇氣去反抗這一切,那種痛苦折磨得他碾轉反側,夜不能寐。


隨後,他說起了另一個夢,夢見三個惡徒,牽著八隻惡犬,為非作歹,橫行霸道,這次他敢於勸阻,認為任由惡犬胡作非為總是不對,可惜惡徒不聽,他便替天行道,殺光惡犬,最後惡徒尋他算賬,他便將那三人一一推下高樓,三人摔得粉身碎骨,死無全屍。此時,他同樣陷入另一種絕望之中,即使面對惡人,他用了更為惡的手段去對付他們,那麼,他自己也是他心中所痛恨與仇視的惡人,從而他的內心陷入巨大的懷疑與自責之中。


他感到非常痛苦。


然後聊及他的身世,他兒時便被生父母賣給養父母,從小便寄人籬下,受盡冷落,養父母雖然養他,可是總是缺乏關愛。

說起他兒時的負性事件,一件是玩碰碰車時不小心撞傷了姐姐的腳而被養父母修理得夠嗆,這種修理不是一般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懲罰,而是真真正正地修理,足以讓一個孩子變得不安與恐懼,甚至認為玩耍本身就是一種罪惡。


另一件是他帶著妹妹到山上玩,回家太晚,這次被責罰的是妹妹,他的描述是,妹妹幾乎不是他們所親生的,幾近往死里打,他感到萬分恐懼和無助,認為自己無法保護這個家裡唯一依賴和信任他的親人,他感到無比的自責與絕望,心裡泛起一種對世界的厭惡與敵意。


他變得異常敏感,從那以後,他發自心底認為快樂是有罪的,甚至受不了同學對他的一句玩笑話,甚至因為一句不順心的話就想趁著同學睡熟之後,穿上鞋子狠狠踩踏同學的腦袋。他的自責與內疚由內轉外,對於任何外界對他的侵犯和挑戰,他都恨得咬牙切齒,不惜一切代價採取暴力償還。


終於,在他打工的工廠,當他和一個工友發生爭執,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要的物料工友未能給他,卻分給了其他人,這種似乎司空見慣的事情在他的眼裡變得萬分嚴重,而這位工友的幾句冷言冷語更是徹底激怒了他,一句憑什麼,為什麼如此對我幾乎主導了他所有的情緒,他買了一把砍刀,埋伏在了工友下班的路上。


這次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故意傷害被判處四年有期徒刑,民事賠償13萬,所幸的是,他並未致人於非命,砍人之後,他意識到了自己的罪惡,主動報警,留在犯罪現場等待法律的懲罰。

聽完他的講述,看著他眼裡透露出的糾結與絕望,那時,我是難過的,我難過一個原本活潑而對世界充滿善意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如今的這個樣子。


所幸的是,他依然良心未泯,依然期望自己能夠變成好人,可以擺脫這些罪惡的念頭與悲慘的經歷帶來的糾纏與戕害。


可以知道,他的第一個夢是關於兒時妹妹遭受懲罰的無助與絕望的顯現,第二個夢就如同他犯下的罪案一般,以惡制惡,最後接受永無止境的自我懲罰。


我看到了他的痛苦。

我期望能夠通過我的努力去協助他,陪伴他走出這段巨大的陰影,如若他願意為此做出痛苦的努力和改變的話,然而我並不能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幫助他,但是我會盡我所能竭力一試。


我期望他能夠從此為善,能夠重新感受來自於世界的溫情與美好,遇見難事不再如此極端,暴戾與憤懣,渴求同歸於盡。


我期望那個對於世界滿懷善意的孩子可以重回他的身上。


我期望善戰勝惡。


前幾天的新聞,一個家長因為孩子不能如期報名便將屠刀揮向孩子與教師,也指向了自己,再之前,沒能如願痊癒的患者將屠刀指向了醫生和護士,乘客將屠刀指向不滿的司機,民工將屠刀指向欠薪的老闆,絕望的人將汽油點燃在滿載乘客的公交車之上……


一切來自地獄的罪孽讓人不寒而慄,悲痛萬分。


我無意為這些窮凶極惡之徒洗白,也不願將所有一切歸咎於社會與體制,即使它們或多或少總該承擔一些責任。


然而為惡之人總是應當承擔他們所犯下的罪孽。


因為即使在最為惡毒、卑劣的環境之下,人類的閃爍光芒,在戰爭,饑荒,恐怖襲擊,大屠殺的情境之下,總有人在絕境之中忍受著巨大的痛苦與哀傷,依然悲憫著受苦的同胞,不惜一切地用愛與善去拯救沉入水火之中,陷入地獄之門的同胞。


所以,任何遭遇來自於外界的罪孽與不公絕非可以因此作為作惡的理由。


然而最近網路上的暴戾讓人感到恐懼。


面對罪惡與不公,我們不是傾向於用善去感化,而是傾向於用惡去剿滅。


從而讓我們陷入彼此的惡毒的揣測、信任的喪失,極端的仇恨,兇殘的毀滅之中。


必須謹記,惡永遠無法剿滅惡。


文中的他已經說明了這一點,所用用惡來清算惡只會帶來更為強烈的反噬。


惡的頂峰是發動戰爭。


社會將變得動蕩,人間將變成地獄。


然而戰爭永無正義,沒有人有權利去剝奪另外的人生命。


能夠解決這些不公與罪孽的只有向善。


向善指的是堅信人性之中美好的一面。


只有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那些溫情與良善。


只有相信寬恕之中所蘊含的巨大力量。


只有相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只有相信美好終將發生。


一切才能變好。


而我最為擔心的,便是那些帶著懵懂,些許可愛而降臨人世的孩子,他們的將來會變成什麼樣?


我們能夠給他們一個怎樣的世界?


無論如何。


我只謹願世人之間,溫柔相待,尤其是對孩子。


謹願世人,溫柔相待


本文由 廖瑋雯 授權iFuun發布。轉載、約稿、諮詢請聯繫作者:weifuwensiji@126.com 。  


作者簡介:廖瑋雯,心理諮詢師。微信:瑋夫雯斯基,wfwsj1986 。



原來你心中的男神長這樣!
優秀不是突擊

TAG:心理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願你被世界溫柔相待
願你曾被世界溫柔相待
願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親愛的,願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願你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願愛情被溫柔相待
這世界與你溫柔相待
夏目友人帳,願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願有人待你如初,疼你入骨,願你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世間所有人都該被溫柔相待
願你被生活溫柔相待
觸動人心深處的沉重故事,願每個人都被世界溫柔相待
願你被另一個世界溫柔相待
萌波,願餘生你被溫柔相待
馬德:願我們都能善待別人,也能被世界溫柔相待
如此簡單卻不乏神韻,願你被世界溫柔相待
當我老了,願你溫柔相待
你的餘生,請溫柔相待
13 個陌生人溫暖你的瞬間,願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