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抄史:夏商周秦漢那些「艷事」

抄史:夏商周秦漢那些「艷事」

引 子


現今考古無法證明夏代以前的歷史記載是否確切,有甲骨文和殷墟遺址證明的商朝,是敘述中國歷史的起點。西安是十一個朝代的都城所在。


西安城北的華清池,因唐玄宗愛妃楊貴妃在此沐浴聞名,據說唐玄宗是中國戲劇創始人,楊貴妃也善歌舞。安祿山以「清君側」之名造反,唐玄宗攜楊貴妃逃往四川,至馬嵬驛時,守衛將士要求唐玄宗對楊貴妃作斷然處置,被當場縊死。從此,唐玄宗自逃亡至退位之後,其殘年充滿著寂寞和悔恨的情調。白居易的《長恨歌》說唐玄宗終夜不眠,看著宮前螢蟲飛來飛去,階下落頁也無心找人打掃。

離華清池不遠處,有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蔣介石蒙難處。事變槍聲響起,蔣介石孤身逃至華清池不遠處驪山的一個山洞裡,後被兩個士兵發現。


驪山,也是安葬秦始皇的地方,他的「陶器兵馬」1974年被發現,其中包括兵俑。秦始皇不是中國歷史的起點,其統一中國時,距離中國文化的開始已有幾千年。


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最早的朝代為「夏朝」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考古學家用碳14放射性技術,斷定中國新石器時代之遺址最初出現於公元前4000年。可是以文字記載的歷史,最早的朝代為「夏朝」,把中國歷史的前端擺在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現在能確切證明中國歷史,始自公元前約1600年的商代,主要是文字記錄確切的存在,出土的甲骨文數以十萬計。

從商朝開始,王室譜系保存無缺


商代遺址在今日的河南省,王室譜系保存無缺。國王傳位一般兄終弟及,偶爾父死子繼,稱為「商民族」,壟斷冶制青銅的技術,軍事上佔優勢,凌駕於其他民族之上。


商人好酒,興緻高而活力充沛,殺人作祭祀,甲骨文上不斷留下人祭的紀錄。已開始從事農業,與以農立國的中國保持著傳統關係,但保持著漁獵的傳統。


甲骨文的書法,與中國文化一脈相承。據專家統計,甲骨文記載的不同文字,為數共約3000,其中1000字可以辨識。


商朝在500多年的歷史內,遷都6次以上。後來的周發源於西安附近,這後起之強國,此後數千載,這黃土地帶上的一雄給中國的影響,遠超過東部平原的商。

綿亘約800載的周朝奠定了封建制度的基礎


現存資料不能確定周民族的來源,傳說里不斷提及農業。據說周人之始祖契自幼就熟悉栽種食物和麻,成年之後成為商朝的農官。到商朝末期,周民族是商節制的部落國家之一,以現在的西安為中心。商周武力一開,周王西伯曾一度為商的階下囚,以付贖得脫。


西伯的一個兒子,終能糾集多數叛離商的部落國家東征,於是以周代商,事在公元前1027年或1122年。讀者必須知道,中國古代史里的日期只在公元前841年之後才能確定無誤。


西伯兒子創建的周朝代,連亘約800載,可是他未曾自稱為朝代的創始者,而是謚稱其父西伯為文王。「文」代表溫和謙讓,有大政治家的風範。西伯的兒子名發,其後被謚為「武王」,以表彰其戰功,有此先例,從此子孫不能在祖先面前逾越,文治勝過武功,成為中國政治上的傳統,也是一個傳說,江山是打下來的。


周在文化上,青銅技術不及於商;父位傳子的原則從此代替了商的兄終弟及;商人尚鬼,事情之成敗被認為是祖宗作祟,而周人是崇拜祖先,認為綿延宗嗣是後代的義務。周人還是中國初期各種制度的創造者,代表人物是周公,他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其搭建了「封建」制度的基本間架,比如貴族統治、分封諸候國、耕地上的「井田制度」、廣泛地推行了農業等。

因為封建又與宗法相連,才保持了全局的穩定性,這後來被稱為「儒教」和平共存原則,被孔子稱頌。這一切都歸功於文王和周公。


公元前771年,周朝的國都西安被入侵的戎人攻破毀滅,國王被殺。王子東遷,以後的周朝,歷史上被稱為東周,從此政治上長期衰退,直到周的領域全被秦國吞併,而秦最初也是向周臣服之國。


東周又被分為兩個階段,自公元前722至公元前481為「春秋時代」,公元前403至公元前221為「戰國時代」。如此稱呼是根據兩部史籍而來,《春秋》是魯國的史書,以春去秋來的方式記載前一階段重要的事迹,《戰國策》是一部不具作者姓名的史書,片繼敘述秦統一之前182年各國軍事與外交。


東周末期,周王對諸候的仲裁已鮮有成效,各諸候國的進貢也告終止,貴族與平民的界限不斷被衝破,平民出身的一些學者已開始周遊列國,說辯於諸侯之間,出現了「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所謂百家,不過約20家,除了儒家,最值得注意是道家和法家。

道家對世俗的權威無好感,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道家崇尚和願意回歸到原始的簡樸,抵抗各種侵害自由的措施。這種思潮對當時政治之狂瀾不能挽救,只能使明達的人退而為隱士。後來,道家又以一種「到自然去」的指向,主張極有限度的政府,在不少農民造反的場合里賦予大眾性的意識,成為他們解放的宗旨。


法家認為法律表彰著統治者的意志,不受習慣的羈絆,也不受世俗的道德約束。但是中國的法家在整個社會需要團結與凝固的時候展開,因此不免留下極壞的印象。通常法家支持獨裁者,以賞罰為不二要義,而獨裁者心目中的法律不外軍法和戒嚴法。


春秋時代,記錄里留下的國家名錄有170多個,其中之一的楚就吞併了40個,迄至孟子之時,只有12個可以在地圖上畫出,其中也只有7國可以算數。隨著青銅時代的終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在此後千百年間樹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傳統。


孟子愛業於孔子孫子的門人,被中國的皇帝和文人稱為「亞聖」,即第二個聖人。孟子出生在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動亂的年代。周朝的王室既已衰落,諸侯開始攻伐吞併,到最後只剩一個秦國。孟子在政壇上活動時還有十二國,孟子訪問了當中的一國--齊。當時齊剛打敗北方的燕,企圖吞併燕,又怕其他國家干涉。孟子沒有在戰略或外交行動上給齊王任何吞併或撤退的勸告,只是主張尊重民意,大概是讓燕國國民自決。所以孟子在政治上不能得到齊王朝的歡迎,於是只好前往其他國家,宣揚「王道」,可是毫不結果。


孟子所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意即世襲貴族治里數以百萬計的農民。但也說,民意「自決」的前提是要有生存的權利。他在「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的文句中已勾畫一個最低限度的保障。提及生活程度,則以「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為標準。所以,孟子的哲學以慈悲為懷,甚至以為這種悲天憫人的心情出自人類的天性。


《孟子》一書與孔門弟子的《論語》同為君主時代的神聖經典,直到1905年文官考試制度停止之日,同為皇帝開科取士的不二法門,構成中國歷史中持久不變的「莖幹」。


以人心維持政府這一觀念,並無特別了不起之處,這觀念也非中國人所獨有,可是不論付諸實施與否,卻被中國的治理者當作口頭禪,前後宣唱達3000年,甚至成為公眾生活理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行止古怪的秦始皇統治12年,死後3年,秦亡


1974年春,臨潼縣人民公社將埋在地下20多尺達2200年的保衛秦始皇陵寢的陶制軍隊開掘出土,對歷史學家研究中國天下統一的問題提供了一些借鑒。


司馬遷在始皇后約一百年著書,他提供的始皇出身如下:公元前約250年有秦國公子到趙國為人質,但兩國邊界衝突仍不斷,秦公子人身缺少安全感,他不過是秦國太子20多個兒子中的一個,也從未被本國重視過。富商呂不韋發現可以從中使耍一些伎倆,恰巧秦太子已將寵愛的姬妾升為太子妃,但膝下無子。呂不韋先結交作為趙國人質的秦公子,接著以公子私人代表名義遊歷秦廷,說服太子妃將秦公子收為己子。為人忽視的公子日後回國恰逢秦王去世,秦太子立為秦王,昔日之人質終成太子。


王子當年在趙國時,邂逅了呂不韋一位貌美善舞的姬妾。呂不韋慷慨奉送,王子驚喜之餘沒有發現她已懷孕。一年之內她與王子生子,又十三年後,這來歷不明的王子立為秦王,又25年後他成為統一中國的秦始皇。


秦國是一個警察權為主的國家,以征服其他國家為職志,但只消滅敵國的王室與貴族,秦之記錄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國籍而受親疏歧視的待遇。


法家思想構成秦的意識形態。法律代表君主的意志,必為成文法,必須詳盡地寫出,並不折不扣強制實施。法律一經公布,君主有如車軸,不動而能行,百官則如車之輻條,隨著車輪運轉。


秦國與他國競爭統治中國得到地理位置之便,它的東方為山川阻塞,秦人可以開關迎敵,對方卻無法自由出入秦地。秦之西南的土著文化程度低,可以任意吸收吞併。


秦國的戰鬥方法是不斷蠶食敵土,繼之以武裝移民,有時毫不猶疑地屠殺敵國壯丁,以減低其作戰能力。外交攻勢以摧毀敵國間聯盟為主。多數情況下,秦國在敵境作戰,而保持秦地的完整。並在幾次災荒中借糧生存使敵國更弱。在始皇統一之前10年內,敵對的6個國王中有5個成為戰俘,另一個投降。所有國都被佔領,最後秦軍入燕經威脅齊國北方的側冀。這一場戰爭結束,秦王自稱皇帝。


六國邊境既廢,全國劃為36個郡,六國王室和貴族全部被廢,文字以篆為標準,度量衡單位統一,車軸長度劃一。全國有聲望的家室12萬戶,一律遷居國都附近。除了秦軍所用兵器,其他一律沒收銷毀,鑄成12尊龐大的金人,放置在皇宮之前。


史載,始皇虛榮心強,行止古怪,迷信。一次因風受阻不能渡湘水,歸罪於湘君女神,遣3000囚徒砍伐山上樹木以報復,與超自然作對。愛戰,卻從未親統三軍。平時不畏疲勞,每天必須過目的書簡,以重量為進度,不達目標不休息。遇事愛諮詢下屬,但決策出於自己。秦始皇鐵腕統治全國12年,從未發生重大事變。他剛一去世,一年之內,各郡里揭竿而起的叛變不知凡幾。又3年,秦亡,始皇帝的親人和重要隨從全部喪生。


首個平民創建的帝國--西漢200年與外戚的風光和遭際


始皇一死,秦帝國蕩然無存。不出10年,漢朝建立, 延續400年,即公元前後各經歷200年。漢朝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由平民創建的功業,創始人劉邦是秦帝國時基層一個位卑職微的巡警官,他的兩個丞相蕭何、曹參,曾任縣級的小官僚,大將樊噲當日不過是個屠夫,另一大將韓信寒微時曾一度乞食,黥布、彭越曾為盜。從新朝廷布衣卿相的格局看,以前各領域內的貴族統治力量已全部摧毀。


漢朝的統治格局為「斑馬式」,劉家叔伯、從兄弟等為王,功臣中之卿相則封這侯,地盤犬牙交錯,互為牽制。由於呂后的作亂,加之地方王的力量逐漸壯大,出現「七王之亂」,被蕩平後,迎來漢武帝劉徹時代,也是漢朝最長久的時代,達54年,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子提倡的自身的約束、待人之寬厚、人本主義之精神、家人親族的團結、禮儀上之周到等全部構成官僚集團之行為規範。孟子倡導的人民之生計與國本攸關也被尊重。


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爭戰,國庫大虧,是西漢衰退之主因。所幸武帝死後,匈奴也不再能維持其內部團結,漢朝再發遠爭軍及於草原地帶,加之匈奴內部分為五部並自相殘殺,南匈奴降漢。可是在這些軍事行動中也產生了皇帝外戚得權的成例,皇后衛子夫異母弟、大將軍衛青三個兒子尚在孩提中,因父親軍功被封侯。霍去病是皇后的外甥,帶兵時,士兵食不果腹,但霍去病行軍之廚車南歸時還剩珍餚。因霍去病英年早逝,未能封大將軍,後來此號落在他異母弟霍光頭上,而霍光終生未曾帥兵出塞。


武帝歿,霍光為攝政,輔助一位8歲小皇帝,如此13年,這個小皇帝無子而歿。霍光與皇后商量迎取另一皇子為帝,27天後廢之,又迎取的新皇帝才18歲,其與霍光同車都有不安之色。霍光去逝兩年後,在一次政變中,他的妻兒和多數親眷喪生。


另一外戚王莽,是漢朝皇太后的侄子,其女兒也是皇后之一。其攝政時大力推進改革。當環境要求他在名目和實質上都以天子自居的時候,他也不再矯飾,於公元9年繼位新皇帝,王莽的改革失敗後,農民開始反叛。後來武裝部隊逐漸開始崇奉劉邦九世孫劉秀,王莽「在位」14個年頭被殺,兩年後劉秀稱帝,至此漢代「中興」,開啟東漢200年行程,當時西安仍在農民軍手中,劉秀以洛陽為都。


是帝裔也曾販賣過穀米的劉秀,創立的東漢毀於宦官與卿士之斗


中國以國家為主提倡教育,始自漢朝。所謂太學,實為國立大學,為武帝所創立。迄至基督出生年間已有學生3000餘人。王莽攝政時,所建太學已達萬間,光武帝劉秀和帳下多個名將都是太學出身,有一定學術名望。公元59年,後漢第二代君主明帝劉庄在洛陽的明堂講解《尚書》時,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聽眾。同時,民間私人講學的風氣也很盛,有名望的學者普遍有學生500人以上。學生人數的規模可算做天下太平的一個指標。後漢公元105年,紙張已經出現。但其後很長一段時間,經典仍以絲綢抄寫,彌費較多,表明讀書人遊學的旅費和生活費用賴財富集中才能支持。


隨著帝國的軍事行動,中國文化渡過鴨綠江而至韓國,最南則入于越南之東京灣。200年前日本九洲發現一顆金印,證明漢朝曾認當地酋領為附庸。


到了後漢,匈奴已不足以嚴重威脅中國。事實上,中國在後漢公元73年和89年兩次征伐,據說已凌壓於游牧民族頭上,使他們一波一波向西遷徙。中國向西北域外之擴充,由受漢符節的大冒險家展開。公元前139年,時屬西漢,張騫通西域,目的以斷匈奴右臂,但並沒有達到。後漢的班超,於公元73年、102年,兩次出使西域,最多時帶隨從千餘人。班超的高明之處在於善借近國之兵征服遠國,如是一波沖一浪,將大漢的聲威推至裏海。西域的胡瓜、胡琴等域外文明傳入漢朝。


劉秀雖然出身帝裔,但因年代長久,他的家庭已和皇室疏遠,他的先祖也自王侯而郡守都尉,傳到他的父親已不過縣令。劉秀年輕時以長於農業而著稱,他也在青黃不接時販賣穀米。劉秀與王莽之爭鬥至為短暫,劉秀的帝國實際上是從造反的農民和各地軍閥手中奪來,征伐的時間超過10多年。當初是因為自衛和保持自己的人身和財產才舉兵,劉秀和他的將領當然從未忘懷自身的利益,但他也熟讀經典,加之從事過農桑,知道老百姓需要什麼,始得天下。


到了後漢末期,大將軍一職,權利達到可以廢立皇帝的地步,而新立的皇帝因年少又多依賴宦官,同時宦官也多得到皇太后的依賴。在爭權奪利中,宦官與朝廷命官的矛盾逐步激化。公元189年,宦官頭目張讓質問大將軍何進:「卿言省內穢濁,公卿以下忠清者為誰?」,自此雙方撕破臉皮。何進密謀召集一支邊軍董卓入都誅除宦官,但張讓先下手為強,矯傳旨令何進入宮,當場將其謀殺。司隸校尉袁紹為何進報仇時將皇宮焚毀,將可能拘捕的宦官全部斬盡殺絕,逼得張讓投水自盡。自此漢朝氣數可以說已盡。


董卓入都後,其勢難以駕馭,士兵也目無紀律,很多官僚已知中樞的領導力量無法挽回,乃紛紛回鄉築塢,組織私人的軍隊自衛。漢代基本是名存實亡,又苟延了30年,皇帝實際已為囚人,國都被焚。這時,司隸校尉袁紹希望做由各地所組成的地方部隊的領袖。他的六世祖袁良曾以《易經》起家,袁良以其所學傳授給孫子袁安。袁安因其學術上的才幹,從縣令郡守一直做到司空(監察院長)、司徒(文教部長)。從此之後,袁家歷代都做到朝廷里的高官,有「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一說。當袁紹舉旗時,他的附從者糾集10萬部隊在他麾下候命。抵擋他的是曹操,其義祖父曹騰是宦官,其父曹嵩是曹騰的養子。可是曹操自己也舉孝廉,在朝廷政變之初,他與官僚集團之名士站在一起,以才能著稱。他的部隊大部以黃巾降人編成。他自稱仍在維持漢代的朝綱與體系,這樣的說法也不能為人所盡信。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曹操得勝,但是漢代終究缺乏起死回生之術。直到公元6世紀末期隋朝興起之前,中國經歷過很多局部的帝國與小朝廷的時代,同時也遭受不少異族的入侵。


摘自《中國大歷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步 的精彩文章:

元朝忽必烈騎馬橫掃歐亞大陸,但兩次遠征日本均告失敗

TAG:徐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