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在曹操一生的關鍵詞中,是沒有愛情這個詞的。因為作為三國亂世的一代梟雄,曹操是一個愛江山勝過愛美人的人。


因此,他對待女人態度就只能用一個關鍵詞來解釋,那就是「玩弄」,而縱觀曹操的一生,不難看出,他十分喜歡玩弄女俘虜,對那些如花似玉、傾國傾城的美麗女俘更是垂涎三尺。


那麼,曹操為什麼對美麗女俘情有獨鍾?這位三國亂世的一代梟雄一生究竟玩弄了多少美麗女俘呢?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說起來,三國的歷史已經塵封一千八百多年,曹操究竟曾染指多少女人?這些女人中又究竟有多少是女俘虜?如今恐怕已經無法統計。


據《三國志·后妃傳》等有關史料記載,曹操最早有丁夫人、劉夫人、卞夫人,後來又有環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儀、孫姬、李姬、周姬、劉姬、宋姬、趙姬。

這些人所以能載入史冊,是因為她們一共給曹操生了二十五個兒子,沒生兒子的女人,當然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女人,只是缺乏有關史料可查而已。


曹操生於東漢末年,這是一個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的時代。曹操作為雄起的一方諸侯自然也參加這一場爭奪天下的亂世戰爭中去。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因此,身為精力充沛、情慾旺盛的一軍統帥在軍旅之餘,當然要找來一些女人以排解他征戰空閑時候的寂寞,而他覺得只有玩弄敵方陣營的女人才能顯示他強大的征服力量。於是,玩弄美麗女俘虜就成為了曹操軍旅之餘最得意的嗜好。

最有名的緋聞發生在曹操與張綉戰宛城之時,宛城守將張綉打不過曹操便投降於曹操的麾下。但是,曹操卻發現俘虜的陣營中,有一個十分美貌的女人,便將這個女人納入帳中玩弄了一夜。沒想到這個女人卻是張繡的嬸娘。


張綉倍感羞辱,便起兵反叛,竟然一舉打敗了曹操。不僅曹操自己中箭負傷,而且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愛將典韋都在這場反叛的戰亂中戰死了。曹操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為了與一個美麗女俘的一夜春風還來得卻損兵折將、大敗而逃的千古笑柄。


當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曹操並沒有以此為鑒,在他一生戎馬生涯中,一看見敵方陣營中的漂亮女人就神魂顛倒,不能自已。


曹操聯合劉備在與呂布爭奪徐州下邳之時,關羽曾暗戀呂布的部下秦宜祿之妻,便請求曹操在城破之後,能把這個女人賜給自己。曹操當時十分爽快地答應了。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沒想到破城之後,曹操從俘虜營中發現「這個女人不尋常」,生的十分漂亮,便不顧一切竟然把這個女人納為自己所有了。這當然正是曹操那句「我寧負天下人,也不讓天下人負我」的名言最有力的印證。


其實,曹操一生最喜歡的女俘虜大概應該是他手下敗將袁紹的兒媳婦甄氏。這甄氏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中山美女,也是袁紹兒子袁熙的妻子。


不想正當曹操打敗袁紹準備享受戰利品的時候,卻被他兒子曹丕捷足先登,就要到手的夢中情人突然之間成了自己的兒媳婦,這個結果成為了他的人生最大的憾事之一。

當然,他還有一個最大的遺憾,就是得不到江南的一對美女姐妹花:大喬與小喬。也正是為了俘虜這一對姐妹花,曹操悍然發動了一場歷史上最為有名,也最為慘烈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之所以那麼有名,除了它是奠定魏、蜀、吳三分天下的關鍵戰役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場被賦與浪漫傳說的戰役﹕曹操揮師南下,飲馬長江,其主要目的除了統一天下之外,還想把當時名滿天下的「江東二喬」納為己有。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而六百多年後唐代大詩人杜牧那首有名《赤壁》詩更是把赤壁之戰中曹操的目的說得更加明了:「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其中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不是有了那一場東風給周瑜帶來了方便,二喬早就被曹操深藏在他新建的銅雀台了。


「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個說法,後來經過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的渲染之後,俘虜「江東二喬」姐妹花幾乎已成為曹操無可懷疑的企圖。


而喜歡玩弄美麗女俘虜也就成為了曹操這位三國亂世一代梟雄荒淫無恥地摧殘女性的最有力的鐵證。


揭秘:曹操為什麼死於洛陽卻不葬於洛陽?


曹操早年是「憤青」


曹操沒有了「疑冢」,還去疑誰?沒有了《擊鼓罵曹》,還能罵誰?我愛被「戲說」的曹操,因為它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風景。我愛被「曹操墓」的「疑冢」,因為它是我們心中的文化景觀。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其實,還原歷史中的曹操,毀不掉「戲說」曹操的文化風景——仍可《擊鼓罵曹》。找到曹操的安奉之墓,毀不掉「疑冢」根植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文化景觀——仍可讓「疑冢」繼續存疑。但是,陰陽轉化,物極必反。


當「曹操墓」以文化乃至教化的名義,被「吹」上了天,被「疑」成最受中國人關注的陵墓,甚至連秦始皇陵都莫敢與之爭鋒時,總會有人站出來「逞能」,去尋找曹操墓,讓這個「氣球」泄點兒氣的。


先民塑造「疑冢」、再造曹操,是文化再造,不關科學——至於目的,不必贅言,誰都知道。而今考古確認曹操墓,就是捎帶著破了「疑冢」,還是只關科學——至於目的,不必贅言,誰都知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的衝突,至少是質疑曹操墓真假風波的暴風眼之一。但是,科學摧毀不了文化,一如科學摧毀不了宗教。


再造的三國人物的忠奸義勇智仁等,近乎中國人心中的「宗教楷模」。只要心存敬天畏人,科學是摧毀不了我們的信仰的。難道因為考古確認曹操墓,我們就不讀《三國演義》,就把京劇中的白臉曹操改畫為關公的紅臉不成?「擊鼓罵曹」娛樂曹操固然是一種快樂,了解曹操從搖籃到墳墓的一生,求知求真,也是一種快樂。《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寫曹操,不遠史實。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曹操生於「譙」、挾天子遷都於「許」、被天子封王於「鄴」、最後崩於「洛」。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作為地名,「譙」字有6,「許」16、「鄴」17、「洛」9——觀乎曹操何時何因於此四地間換位,可察曹操緣何從「譙」的搖籃走入了「鄴」的墓地。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譙」、「許」、「鄴」、「洛」4字第一個出現的,是「譙」。「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曹)嵩生太祖」——曹操生在哪裡?沒有交代,只說他是曹嵩的兒子,祖籍在安徽亳縣。曹操降生這年,是公元155年。


少年曹操,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沒人覺得他有什麼了不起,只有咱河南老鄉——商丘的橋玄、南陽的何顒認為他非同一般,橋老先生甚至對他說:「如今天下行將大亂,不是命世之才是無濟於事;將來安定天下,就靠你了。」


橋玄官居太尉,許一位頑皮孩子為忘年(橋玄比曹操大46歲),說這樣的話,陡增了曹操的擔當與自信。曹操一生,一直不忘橋玄的知遇之恩。每過橋玄墳墓,他都要祭祀,並曾撰寫祭文,其云:國家感念您的訓誡,讀書人緬懷您的教誨。我小時候登府拜訪您,以頑劣的品質蒙受您的接受。您對我褒獎稱讚,就像孔子稱讚自己不如顏淵。士為知己者死,一直記在心上。您還與我從容約誓:「我死後要是你路過我的墓前,不拿一斗酒、一隻雞祭祀我,車過三步叫你肚子疼,你不要怪我。』這是當時的玩笑話,不是至親篤好,又怎肯說這樣的話。現在祭祀您,不是怕您讓我肚子疼,只是懷念舊情,悲自心起。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20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有了當官資格,並被授以「洛陽北部尉」,即一個區的公安局長——「洛」字第一次出現於《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曹操就幹了件震動朝野的大事:將權勢如日中天的大太監蹇碩的叔叔蹇圖,給亂棒打死了。


「洛」字第二次出現,曹操已經35歲,時在190年,天下已經大亂:董卓挾天子自洛陽遷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


接著,「鄴」字第一次出現,「是時,(袁)紹屯河內(今焦作一帶)……(冀州牧韓)馥在鄴。」袁紹等圍而不攻董卓,曹操悲憤地說:「我們舉義兵除暴,現在大軍已經集結,諸位還猶豫什麼?先前董卓要是聽到我們起兵,還能挾天子據險而號令天下,儘管無道,卻是大患;此時他焚燒洛陽,劫持天子遷都長安,天下無不為之震驚。這是天亡董卓,一戰而能救天下,機不可失呀!」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曹操部卒無幾,卻奮勇當先舉兵挺進虎牢關,戰而不利,士卒傷亡慘重,曹操被流矢射中,戰馬被射殺。堂弟曹洪將馬給了曹操,他這才趁著夜幕得以逃生。此前,曹操拒絕了董卓的以驍騎校尉相許的「合夥」邀請,孤身逃出洛陽(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出(虎牢)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在開封「散家財,合義兵」,剛剛幾十天。


曹操迎天子遷都於許


說曹操,質疑曹操墓,不必搞得劍拔弩張。


「赴宴的路上看見一個烤白薯攤,攤主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在凜冽的寒風中綻放一張笑臉,沒有絲毫苦難寫在臉上……隔著車窗我似乎聞見了烤白薯的香味,顧不上待會兒的盛宴,先買一塊嘗鮮。我下車與攤主聊天,讓她找幾個熱乎的,她費力地打開烤爐,從兩層篦子中挑出幾塊燙手的放在秤上,開玩笑地說:『這是曹操墓旁挖的,甜得很。』我樂了,這兩天曹操墓不僅婦孺皆知,還能調侃。一個河南農村來的婦女,文化不高,生存道理卻明白不少。我們優秀而苦難的民族啊,造就了多少這樣堅韌不拔的百姓,境地無論順逆,全然一副平和心態。」


2010年1月19日,馬未都先生在博客《烤紅薯》中這樣寫道。其實,關乎曹操墓,質疑者與堅守者的論戰,說到底,不外乎就是人文戰科學、關公戰秦瓊這檔子事兒,諸方何不學學站在北京的大街上賣烤紅薯的河南村婦呢。曹操的異化、曹操的疑冢,雖系文人「加工」,本系民間「種植」。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民間已然「調侃」,文人何必再皺著眉頭苦思冥想呢?河南村婦讓馬先生一「樂」,不知能否讓馬先生乃至潘偉斌們就此頓悟,就此在「拈花一笑」後有了「拈紅薯一笑」。


回到《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譙」第二次出現,是「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譙」,說的是曹操他爹,與曹操關係不大。接下來,就是公元196年「長安亂,天子東遷……太祖將迎天子,諸將或疑,荀彧、程昱勸之,乃遣曹洪將兵西迎,衛將軍董承與袁術將萇奴拒險,洪不得進……秋七月,楊奉、韓暹以天子還洛陽,奉別屯梁(移師開封)。太祖遂至洛陽,衛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節鉞,錄尚書事。洛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許。九月,車駕出轅(少林寺北轅關)而東,以太祖為大將軍,封武平侯。」


9個「洛」字,一連出現3個,已經用去5個;「洛」字再次出現,在二十四五年之後,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出師關中、攻伐蜀國,「冬十月,軍還洛陽。孫權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王自洛陽南征羽(關羽),未至,晃(徐晃)攻羽,破之,羽走,仁(曹仁)圍解。王軍摩陂(曹操挺軍至河南郟縣)。(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陽。權擊斬羽,傳其首。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在此,9個「洛」字一連出現4次,全部用完。同時,在196年「許」字第一次出現,是「董昭等勸太祖都許」。

風流成性的篡國賊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在曹操的一生中,洛陽是他政治生命的起點(20歲就任「洛陽北部尉」),也是他政治生命的終點(66歲「王崩於洛陽」)。但是,在曹操一生,特別是戎馬30多年平定天下的進程中,洛陽只不過是他人生之旅的一個「客棧」——洛陽在他心中近乎是可有可無的,不然在曹操自建安二年至建安二十三年20多年的事業巔峰期,《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怎會不著一個「洛」字?


儘管曹操死在洛陽,但洛陽畢竟只是他的「客棧」。曹操不會葬身洛陽「客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第一美女 不是西施也不是貂蟬
揭秘武則天為什麼要對酷吏用完就殺害
聖旨也有假:宋朝偽造聖旨以致真假難辨
北伐英雄如何蛻變為試圖謀逆的奸雄?

TAG: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司馬懿用這段倒塌的城牆,不動聲色捉弄曹丕,首次暴露篡國野心
權臣和眾人正密謀篡國,突然一個廚子捧著食盒出現,歷史就此改變
權臣與人躲在密室密謀篡國,廚師在外問要不要送飯,接下來戲劇出現了
春申君黃歇將懷孕妻子獻楚王,陰謀篡國?
黃歇將懷孕妻子獻楚王,陰謀篡國?《羋月》三觀盡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