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紀登奎曾因何事在毛澤東面前大膽唱過一次「反調」?

紀登奎曾因何事在毛澤東面前大膽唱過一次「反調」?

核心提示:1973年黨的十大前,林彪的專案審查工作結案,紀登奎和周總理、葉帥一道去向毛主席彙報。在談到林彪事件涉案人員的處理意見時,紀登奎向毛主席提議:「李雪峰、鄭維山兩位,同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四位大將的問題不一樣,處理上也應當有區別,建議不要開除黨籍了。」

紀登奎曾因何事在毛澤東面前大膽唱過一次「反調」?


紀登奎 資料圖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2012年11期,作者:彭勁秀,原題:毛澤東的「老朋友」紀登奎,本文系節選


1980年春,紀登奎已受到批評,做了檢討,並辭去了黨和國家的領導職務。


就在紀賦閑在家、門可羅雀時,已獲平反的李雪峰登門拜望。李雪峰見到紀登奎,第一句話是:「紀登奎啊,你好大的膽子喲,竟然敢在毛主席面前唱反調!」紀登奎如何「膽大」?唱了什麼「反調」?

據紀登奎的兒子紀坡民《回憶李雪峰和我父親的一段往事》(《黨史博覽》2008年第5期)披露,「文革」前,李雪峰是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一書記,是黨的高級幹部。1966年5月,「文革」正式開始了, 6月1日,中央宣布李雪峰取代彭真接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李雪峰一度成為政治明星。「這意味著他是毛主席和黨中央非常信任的幹部,用那時的話來說,是『無產階級司令部的人』」。可是不久,李雪峰卷進「路線錯誤」之中。當時,毛澤東對他還是眷顧的,所以李雪峰雖離開了北京,但幾經折騰,仍被「結合」為河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


九屆一中全會上,紀登奎當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此時,李雪峰正面臨著一場「滅頂之災」。在1970年的廬山會議上,發生了所謂「華北組簡報」事件。當時,陳伯達在華北組發表煽動性的講話。作為華北組的召集人,李雪峰簽發了華北組記錄會議發言的「簡報」。這本來是正常的工作,但兩天半之後,「華北組簡報」一下子成了嚴重問題。而且「上綱上線」說這不僅是一個「錯誤」,而且是「反革命簡報」。於是,李雪峰又一次陷身政治鬥爭的漩渦。


針對林彪集團,毛澤東採取「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腳」的「三大措施」,展開檢舉、揭發、批判、追查「華北會議」的問題,最後撤銷了李雪峰、鄭維山北京軍區政委、司令員的職務,改組了北京軍區。從此,李雪峰開始了他長達8年的牢獄之災。


廬山會議後紀登奎更受重用,中央任命他和李德生分別取代李雪峰、鄭維山擔任北京軍區政委、司令員職務。「九一三」事件後,紀登奎參加了對「林彪反黨集團」的專案審查,李雪峰的問題自然歸他管。1973年黨的十大前,林彪的專案審查工作結案,紀登奎和周總理、葉帥一道去向毛主席彙報。在談到林彪事件涉案人員的處理意見時,紀登奎向毛主席提議:「李雪峰、鄭維山兩位,同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四位大將的問題不一樣,處理上也應當有區別,建議不要開除黨籍了。」


毛澤東聽後,高深莫測地說:「紀登奎呀,你這個人啊,少兩根白頭髮。不像我們這些人。」紀登奎曾給兒子解釋說,毛主席這個話,聽起來好像是開玩笑,實際上是批評他閱歷太少,政治上幼稚、不成熟。而且,這番話,也就表示毛主席駁回了他的提議。就這樣,李雪峰和黃、吳、李、邱一起,被開除了黨籍。

也有資料說,十大前夕,毛澤東提出把李雪峰當作林彪的同夥處理,政治局討論時認為不妥,建議周恩來去向毛澤東反映,周恩來建議紀登奎去。紀登奎反映後,毛澤東表示不屑再考慮,只說「不能原諒他」,堅持將李雪峰開除出黨。


紀登奎的建議未被採納,但後來聽說了此事的李雪峰仍心存感激。當一個人在蒙冤負屈的困境中,人們紛紛遠避甚至落井下石的時刻,有人敢於說一句公道話,這是非常難得的。李雪峰的登門造訪,無疑使冷落在家的紀登奎感到欣慰。對當初李雪峰獲罪的「華北組簡報」,紀登奎說:「是啊,如果大家的發言講的是對的、革命的,『簡報』自然不是反革命;如果他們的發言是反革命的,那麼『簡報』就等於向中央檢舉了他們的反革命活動嘛,怎麼會是『反革命簡報』呢?」


然而,紀登奎這番實事求是的話只是他後來回首往事時的「自言自語」。如果當時他敢於在毛澤東面前如此直抒己見,結局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1970年9月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後,毛、林矛盾加劇,林的接班人地位發生動搖。毛澤東在與林彪的一次談話中明確提出:要培養接班人,我們都是60歲以上的人了,要培養60歲以下、30歲以上的人。像李德生、紀登奎等人。這說明,毛澤東在考慮下一步由誰來接替林彪接班人地位時,確實曾將紀登奎納入視線——當然,毛澤東最終選定的接班人是華國鋒。


1988年7月13日,紀登奎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65歲。紀登奎的一生,折射出建國後20多年間中國政治舞台的風雲變幻,其進退沉浮的傳奇經歷,讓人至今思來仍感慨不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 的精彩文章:

彭德懷憶朝鮮戰爭:我也沒有把握打贏 有可能會犧牲
在鄉村書社裡打撈女性聲音
毛澤東選林彪接班後要林讀《郭嘉傳》有何深意
鄧小平曾就何事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希望我們強大」
老知青憶:上海知青最時髦 穿緊身褲幹活崩壞了兩條

TAG:鳳凰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難懂紀登奎
趙樹凱:聽紀登奎閑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