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諾門罕之戰:那場讓日軍無法言痛的曠世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諾門罕之戰:那場讓日軍無法言痛的曠世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1939年的5月到9月間,在呼倫貝爾市諾門罕布爾德草原,日本關東軍與蘇聯紅軍爆發了一場歷時130餘天的激戰,參戰兵力超過20萬,出動了火炮500多門、飛機900多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


然而,70多年過去,這場對二戰時期亞洲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戰役卻鮮有人知。關於這場戰爭的記憶,只收藏在草原深處一座如岩石般凝重的灰色碉堡造型的諾門罕戰役陳列館裡。今年夏天,記者專程走進這裡,走近這段歷史。

諾門罕之戰:那場讓日軍無法言痛的曠世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草原上的戰爭遺迹

諾門罕之戰:那場讓日軍無法言痛的曠世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諾門罕戰役陳列館全景


關於諾門罕戰役,軍事科學院軍史研究員劉庭華曾做出這樣的評價:「這次戰爭,可以說是步、坦、空密切配合的一場機械化立體化戰爭,在人類戰爭史上實屬先例。」

在1989年由新巴爾虎左旗政府設立的諾門罕戰役陳列館,館內收藏的大約3000餘件有關那場戰役的遺留物,還有前蘇聯戰地記者拍攝的珍貴照片,讓記者彷彿親身體驗了這場名義上是偽滿洲國軍隊與外蒙古(今蒙古國)軍隊的邊境武裝衝突,事實上是日本關東軍對蘇聯蓄謀已久的關鍵較量。


陳列館周圍,一些戰役中蘇聯和日本關東軍曾使用過的坦克、火炮和飛機默默矗立著,銹跡斑斑。其中的蘇聯T-28中型坦克模型,是蘇聯服役最早的中型坦克,從1933年起正式裝備蘇軍。

諾門罕之戰:那場讓日軍無法言痛的曠世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哈拉哈河東岸坦克大戰


在諾門罕戰役的諸多遺址中,有一處最令人毛骨悚然——那就是日軍的萬人焚屍坑。

諾門罕戰爭研究所所長徐占江告訴記者,當時,日本關東軍兩個步兵師團損失殆盡,一個坦克師團被打殘,參戰的7萬多人損失了三分之二,遺棄在戰場上的屍體不計其數。當時,按照國際公約,蘇聯允許日軍將屍體運走。但由於草原上天氣越來越熱,日軍無法將眾多的屍體運到100多公里外的海拉爾,只好在戰場附近挖了幾個碩大的沙坑,將屍體集中在那裡焚燒。在焚屍坑邊,記者看到,一些燒焦的屍骨已經露出了沙面,周圍散落著一些沒有燒完的木頭和生滿鐵鏽的汽油桶,在焚燒屍體用的汽油桶上面還可以看到「滿洲國專賣總局」幾個字。


然而,讓記者疑惑的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已經拉開序幕,為何又要在中蒙邊境這個叫諾門罕的地方,與蘇聯展開這樣大規模的一場戰爭呢?


親歷者的戰爭記憶

諾門罕之戰:那場讓日軍無法言痛的曠世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陳列館內描述諾門罕之戰的油畫

「天上飛著無數的飛機,到處是烏拉烏拉的喊殺聲,火炮從早打到晚,濃煙嗆得人喘不過氣……」時隔70多年,親歷那場戰爭的德力格爾對當時慘烈的戰爭場面記憶猶新。


日本軍國主義的頭目們胃口很大,佔領中國並不能滿足他們,邁入遠東與希特勒瓜分肥沃的俄國「熊」,也是他們的如意算盤。1936年8月7日,日本召開「五項會議」決定:日本將奉行「陸軍北進、海軍南進、全面侵華」這一實現侵略擴張的國策基準。為此,在全面侵華開始之前,日本天皇的「皇軍之花」——關東軍就一直在鞏固東北防線,積極備戰,等待最有利時機。


1939年5月4日,因外蒙古的馬群越過了哈拉哈河,偽滿洲國和外蒙古爆發邊境武裝衝突。日本關東軍駐海拉爾第23師團的司令官小松原道太郎立刻想到,可以利用這一事件挑起與蘇聯的戰爭,請示遠在長春的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獲得批准後,便立即派兵進入諾門罕。當時,蘇聯剛剛進行了黨內大清洗,給紅軍指揮機構和戰鬥力造成的損失,是日本幾十個師團也難以做到的。日本國內的參謀部非常支持小松原道太郎藉機發動戰爭,以揭開進攻蘇聯「北進計劃」的序幕。日本軍方不斷把各類軍種的部隊從日本本土和中國東北各地調到諾門罕地區,其中就包括了日本當時唯一的坦克師團——安剛坦克師團。

諾門罕之戰:那場讓日軍無法言痛的曠世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朱可夫圍攻巴音查崗


日本來勢洶洶,蘇聯一方又是怎樣應對的呢?斯大林發現了日本的企圖,他很清楚,打贏這場與日本的戰爭對於蘇聯以及整個遠東地區未來的影響非常大,一定要搶在歐洲戰爭爆發前,徹底制服日本。他精心挑選著名將領朱可夫擔任遠東之戰指揮官,蘇軍最高統帥部也當即把西線精銳部隊調往遠東,大量的戰爭物資被運往哈拉哈河西岸附近。


從戰爭一開始,關東軍就總吃敗仗,冷血的日軍決定使用細菌戰。1939年7月初,在諾門罕布爾德和胡樂斯台之間,突然開進了一支自稱是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隊的隊伍,而實際上它是臭名昭著的「瘟神」石井四郎帶領的日本731細菌部隊。22人的敢死隊逆哈拉哈河而上,在水源地撒下了20多公斤的鼠疫桿菌和傷寒病菌。


然而,細菌戰並沒讓日本的戰局獲得好轉。蘇聯從中國的東北抗日聯軍處獲得了相關的準確情報,馬上採取了防疫措施。反而地處哈拉哈河下游的日本士兵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飲用了河水,幾千人因此而死亡。


日軍諾門罕慘敗之因

諾門罕之戰:那場讓日軍無法言痛的曠世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諾門罕之戰中日軍空投的炸彈


兵力、裝備的懸殊和日本關東軍的狂妄自大,提前為日本最後的慘敗埋了單——第23師團幾乎全軍覆滅,唯一的坦克師團被打殘,54000多名士兵死亡——這是日本自日俄戰爭後最大的一次敗仗。


1937年7月3日,日軍越過哈拉哈河佔領了蒙軍駐守的巴彥查干高地。緊接著,朱可夫便指揮著蘇軍150輛坦克、154輛裝甲車、90門火炮和大量飛機對巴彥查干高地上的10000多名日軍進行了狂轟濫炸,戰鬥一直從清晨打到了天黑。當時參戰的蘇軍坦克有三四十噸位,而日軍使用的坦克只有七八噸位。蘇軍和日軍的坦克大戰好似一群憤怒的牛群衝進了羊群,哪怕是日軍的自殺式攻擊,也絲毫沒能阻擋蘇軍的衝殺。


日本老兵松本草平曾在其書中有過這樣的描述:「因個頭比蘇軍小得多,炮筒也比蘇軍短的多,樣式難看不說,全身還生滿了鐵鏽。一輛輛墨綠瓦亮、炮筒修長的蘇軍坦克,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沖了過來。小坦克來了個先發制人,向大坦克連開了5炮,可火力太弱,炮彈都落到離大坦克很遠處爆炸。大坦克倒是不慌不忙,穩穩噹噹發射,小坦克就開始燃燒起來。」

諾門罕之戰:那場讓日軍無法言痛的曠世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蘇聯隨軍記者當時留下的戰爭圖片


熊熊燃燒在中國大地的抗日烽火,讓日軍難以抽調更多的兵力與蘇聯抗衡,也是關東軍兵敗諾門罕的重要原因。1939年5月30日,中國共產黨北滿省委決定建立「第三路軍」,任命李兆麟將軍為總指揮。諾門罕戰爭期間,為策應蘇軍,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在嫩海平原(嫩江和海倫一帶)開闢了大範圍的游擊戰場,到處襲擊日偽軍的軍事據點、警察署、火車站、飛機場等,攻克城鎮七八處。他們破壞鐵路運輸線,使日軍彈藥、食品供應成了問題,在40餘次戰鬥中,取得了30多次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後方,牽制了4萬多名日偽軍。這對於當時「無論西線還是東線,戰爭都有一觸即發之勢」的蘇聯來說,絕對是擺脫東線威脅的重要因素。


諾門罕之戰後期,日軍雖然被狠狠壓制,但關東軍繼續增調大量軍隊到諾門罕,準備與蘇蒙軍一決雌雄。然而就在這時,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和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於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日本發現自己被他的盟友出賣了。日本聯合德國從東西兩線夾擊蘇聯的陰謀徹底破滅。1939年9月3日,日本參謀本部向關東軍下達了第349號大陸令,命令關東軍終止攻勢作戰。為時135天的諾門罕之戰結束了。日本的「北進計劃」最終化為泡影,而蘇聯則鞏固了遠東防線,騰出手也撤出主力部隊西進抵抗德國,最後取得二戰的徹底勝利。


有專家分析,蘇德戰爭爆發時,希特勒想讓日本在遠東配合,當時的關東軍既恨希特勒不久前的出賣,又怕再遭慘敗,加上中國戰場已經讓它捉襟見肘,所以,它才沒有給予配合。如果,這裡說只是假設,日本關東軍從中國戰場抽出大部分兵力再次西進蘇聯,日德東西夾擊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可能就是另外的樣子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軍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運20服役催生一新技術 為國產戰略轟炸機鋪路
國產新狙擊步槍首次揚威國際比賽
特戰武警對抗演練 軍靴「搶鏡」
直擊國防科大實兵演練 百里機動戰味濃

TAG:中國軍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諾門坎之戰:日軍真的敗得很慘嗎?
從諾門罕戰役到衛國戰爭初期,蘇軍戰鬥力為何衰退得如此可怕?
諾門坎戰役:蘇聯紅軍如何教日本戰俘怎麼「做人」的?
蘇聯人宣稱諾門罕戰役是一場大捷,然而蘇軍損失比日軍還重
諾門罕一戰,關東軍的細菌戰沒有毒倒蘇軍,日軍卻中毒死傷一片
不要再被騙了,諾門坎戰役驚人內幕,蘇軍傷亡慘重,遠遠高於日軍
真實的諾門罕戰役:蘇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和裝逼,也只是慘勝而已
諾門罕戰役的蘇軍是那麼強大,為什麼一年後就被德軍揍的那麼慘呢
諾門坎戰役——日軍再也不敢打蘇聯主意的一戰
實拍諾門罕戰役中的日軍,他們在這吃了個大敗仗
諾門坎戰役蘇軍傷亡比日軍大,只是當時日本人不知道而已
諾門坎戰役:蘇聯如何教日本戰俘怎麼「做人」
日軍在諾門罕戰中連觀測氣球都用了,無奈蘇軍炮彈多
諾門罕戰場,日蘇把能押的都押上了,最後鹿死誰手?
一場「神話級」的戰鬥——諾門坎戰地照片中的日軍
諾門坎戰役,中國其實也是做了貢獻的,因為我們大方的讓出了東北
諾門坎戰役中的七三一部隊,為什麼沒有毒死蘇軍,卻放倒千餘日軍
諾門坎戰役,作戰進程一邊倒?究竟誰的傷亡大?
日本對蘇聯為何淺嘗輒止?整個二戰只有諾門罕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