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故宮建國後險被拆:為給群眾留反面教材而倖免

故宮建國後險被拆:為給群眾留反面教材而倖免

故宮建國後險被拆:為給群眾留反面教材而倖免



1954年毛澤東主席視察故宮時在城牆上休息

毛澤東曾在四日內三登故宮城牆


讓毛澤東動怒的張奚若,曾於1948年12月18日北平圍城之時,帶解放軍幹部請建築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梁思成繪製北平文物地圖,以期被迫攻城時保護文物之用。


此前一天,毛澤東親筆起草中共中央軍委給平津戰役總前委的電報,要求充分注意保護北平工業區及文化古迹:「沙河、清河、海甸、西山等重要文化古迹區,對一切原來管理人員亦是原封不動,我軍只派兵保護,派人聯繫。尤其注意與清華、燕京等大學教職員學生聯繫,和他們共同商量如何在作戰時減少損失。」


1949年1月16日,毛澤東再次起草中共中央軍委關於保護北平文化古迹的電報,其中提到了故宮:「此次攻城,必須做出精密計劃,力求避免破壞故宮、大學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價值的文化古迹」,「你們對於城區各部分要有精密的調查,要使每一部隊的首長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擊,哪些地方不能攻擊,繪圖立說,人手一份,當作一項紀律去執行。」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9月27日,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平,將北平改名為北京。首都規劃隨即展開。


參與規劃工作的梁思成,與應邀到北京指導工作的蘇聯專家發生分歧。梁思成與城市規劃專家陳占祥共同提出中央行政區應在古城之外的西部地區建設,以求得新舊兩全、平衡發展;蘇聯專家則提出中央行政區應放在古城中心區建設,並著手對古城的改建。毛澤東支持了後者。


北京的城牆、城樓、牌樓等古建築開始被陸續拆除。1952年8月,天安門東西兩側的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被拆除,梁思成、張奚若曾表示堅決反對。1956年5月,北京市規劃局、北京市道路工程局展修豬市大街至北長街北口道路,拆除大高玄殿前習禮亭及牌樓、故宮北上門和東西連房,又引發學術界激烈批評。對古城愈演愈烈的拆除,終導致張奚若1957年向毛澤東坦陳己見。


毛澤東與故宮有過一段淵源。他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就讀時的老師易培基,1929年曾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1919年12月毛澤東率代表團赴京請願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即住在故宮腳下的福佑寺。


1954年4月,毛澤東曾在四日內三登故宮城牆。

1954年4月18日下午,毛澤東乘車至故宮神武門內,由東登道上神武門城樓,沿城牆向東行至東北角樓轉向南,經東華門、東南角樓,到達午門,由午門城樓下城牆,回中南海。


三次僅登城牆,而不入內


4月20日下午,毛澤東乘車至故宮午門內,登午門城樓,參觀設在那裡的歷史博物館出土文物展覽,下城樓回中南海。


4月21日下午,毛澤東乘車至故宮神武門內,由西登道上神武門城樓,沿城牆西行,經西北角樓、西華門、西南角樓,到達午門下樓離去。


三次路線相加,毛澤東正好在故宮城牆上繞行一周。這是毛澤東到故宮僅有的三次記載,而這三次他只登城牆不入宮內。

在城牆上漫步徐行,毛澤東有何感想?他是否想到了故宮改建計劃?他為什麼不到故宮裡邊走走?其中內情無人知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脫歐 泰國民間擔憂大米出口受挫
韓軍:朝鮮改進飛毛腿導彈可攻擊美駐日航母基地
網路安全法草案:中國公民個人信息應在境內存儲
美加州首府新納粹活動爆發衝突 或6人遇刺數人傷
印入NSG受挫妄批中國:美國都答應了你憑啥反對

TAG:中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佔中」禍首被控妨擾罪再提堂 群眾怒罵叛國漢奸
直擊二戰後的法國:與德軍交往的女人們被法國民眾爭先羞辱,圍觀群眾十分的開心!辣眼
泰國國王遺體被送往大皇宮 群眾圍觀送別場面壯觀
「廢約」外交家一心護國 宅邸卻被愛國群眾打砸
直擊朝鮮洪災現場,群眾徒手搬石抗災
此人拋棄朴槿惠,現被群眾大罵是「叛徒」買國求榮!
此人是開國上將,群眾的好黨員,做了公安部長,死後卻遷出八寶山
南梁侯景之亂的建康陷落,竟是因為叛軍能反動群眾?
中國唯一群眾對外國的起義,卻被國家利用,最終慘敗
群眾不斷往湖中倒入大量的魚,背後原因看呆外國友人
蔡英文訪寺廟為躲抗議「走後門」 被憤怒群眾丟煙霧彈
簽降、獻刀之後,日軍退出,群眾歡呼若狂,奏國歌全體向國旗致敬
他是第一個被活捉的國軍將領,毛主席下令殺不得卻被群眾亂棍打死
網友曬出自己的寵物照片,群眾看後卻趕緊關掉畫面
性感的外國女孩們中國街頭當眾換衣,群眾圍觀拍照還說想學外語!
海豚被衝上岸,非但不救還被群眾強行拍照玩弄致喪命
韓國親朴群眾竟然開始遊行示威,呼籲釋放朴槿惠,文在寅慌不慌?
為保證群眾安全撤離日軍的掃蕩,他們竟用這種方法來拖延敵軍!
美國電視台直播記者採訪受災群眾,被受訪者狂懟,美國人該來看看中國政府是怎樣救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