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狹道相逢,怎麼決定誰先讓路

狹道相逢,怎麼決定誰先讓路

狹道相逢,怎麼決定誰先讓路


在紐約最爽的一件事就是你在哪都可以走路。在紐約最不爽的一件事就是你去哪都得走路。每個人都在走啊走,沒有把咖啡潑到別人身上或者沒有低頭玩手機撞到人簡直是個奇蹟。根據最新的研究,走路時如何避讓他人可以歸結為你是哪一種行人。


這項研究是德國慕尼黑大學的Alexander Knorr帶領的,其目的是了解人們走在路上時,是如何以及為什麼避讓可能發生的行人碰撞的。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人們避讓陌生人的方式跟性別、身高或者性格有關係——比如你比較開放還是羞澀。Knorr和他的團隊想要知道到底是性格還是場景影響了碰撞(或者避開碰撞),於是他們開展了兩組實驗。

在第一組實驗中,20名參與者根據性別平均分成了兩組,他們要成對沿對角線走過房間,一共有90對不同的步行搭檔,試驗了270次。他們還測試了14項人格特徵,從成就導向型到侵略型,再到衝動型。在每次步行試驗中,參與者要穿上炫酷的反射感測器來輔助視頻拍攝,他們從房間的一角走向另外一角,距離大約是6.7米。在鑽研完數據之後,研究者們沒有發現性別,身高或者人格特徵跟他們如何迎面走向他人之間有任何聯繫。想法,數據顯示參與者們擁有一種碰撞避讓模式偏好:他們不是幾乎總是先走,就是幾乎總是先讓,或者根據對方的反應做出調整。


狹道相逢,怎麼決定誰先讓路


在第二個實驗中,研究者們發現「角色歸屬」(role attribution),無論你是先走還是後走,可以在人們開始調整步行軌跡之前就能夠預測。在很早之前人們就會發出相應的信號。


這就幫助我們更好理解了人行道和走廊上發生的進退兩難的尷尬了:你如何確定誰要讓路?研究作者說當要先走的人調整他們的路線(確實,一般來說雙方都會有調整),這就給讓路者釋放了一個「象徵性的暗示」(symbolic cue)。有了這個暗示,作者所謂的這種「衝突角色分配」(conflicting role assignment),或者大家完全不知道該往左還是往右只能來回僵持尷尬癌快要發作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同樣,這樣也解釋了在車水馬龍的大城市中,人人都拿著手機一邊走路一邊玩的情況:當你走在南京路上,忙著發朋友圈,你不僅僅沒有看路(clueless),而且還錯過了他人的「暗示」(cueless)。

狹道相逢,怎麼決定誰先讓路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狹路相逢,誰矮誰贏
爆冷!偶然?狹路相逢註定勇者為先
也曾與你狹路相逢
總決賽已經到來,勇士騎士狹路相逢,究竟誰會是那個勇者
狹路相逢勇者勝,喵,你的尊嚴呢?
誰對誰錯又何妨,相逢一笑泯恩仇
狹路相逢勇者勝 俄逼美讓步這招它國不敢用!
狹路相逢,遇到惡犬怎麼機智應對!
兩條毛毛蟲狹路相逢,是秀恩愛,還是爭鬥不斷?
墓碑上的那隻知更鳥,你可知道,所有的相逢都是因緣註定
花豹與鬣狗狹路相逢,鬣狗率先前沖,被攻擊後還不敢還手
不是冤家不聚頭,兩架戰鬥機狹路相逢,誰玩死了誰?
兩頭雄獅狹路相逢,然後誰都不服誰,場面異常激烈!
我就賭你今天敢不敢跟我告白,不告白以後山水不相逢
狹路相逢詮釋勇者真諦——有進無退一往無前
狹路相逢勇者勝:焦慮,抑鬱,失眠都可以好起來
爆笑GIF圖:哥們狹路相逢勇者勝,誰要讓一下誰就是慫
陪你走完這段路,從此山水不相逢
《再度重相逢》,如無相欠,怎會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