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法則:大動物會變小,小動物會變大
肌肉桃@ 2016.06.27 , 23:59
1964 年,生物學家 J. Bristol Foster 發表了一篇論文,表示大型哺乳動物在小島上落地生根之後,其後代會慢慢變小,而小型哺乳動物的體積會慢慢變大。這種概括被稱為 " 島嶼法則 " 或 " 福斯特法則 ",但它一直存在著很大爭議。
現在,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的一群科學家們說他們已經終結了與這個話題有關的爭吵。研究人員們分析了過去 13 萬年來哺乳動物的體積 ( 不論它們有沒有滅絕 ) ,那時人類的活動範圍開始向島嶼擴張。他們發現島嶼法則不是一個迷思,而是進化現實。
不論變大還是變小,這兩種策略都有優勢和劣勢。大型生物有更廣泛的食物選擇範圍,也更容易控制其它物種。你不會看到一隻老鼠站在食物鏈頂端。另一方面,小型生物需要的資源更少,育種周期更短且適應更快。在一個各方面受到限制的島嶼生態環境中,這些因素都很重要。
福斯特法則最著名的例子是塞席爾群島的巨型陸龜、印度尼西亞的科摩多巨蜥和貝里斯 Snake Cayes 的蟒蛇。至於那些已滅絕的生物,最好的例子則是鈍齒鼠,這種豚鼠的體積與黑熊差不多,它們之前生活在加勒比海的安圭拉島和聖馬丁島。
然而福斯特法則的反對者則用幾個不具代表性的例子來挑戰這一法則,他們以蝙蝠為例,說它們的體積幾千年來從未發生過變化。
丹麥奧爾胡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博士後 S?ren Faurby 是主要研究作者之一,他表示用蝙蝠來反駁這一法則非常愚蠢。作為飛行動物,蝙蝠及其同類受到的生態環境限制與陸生生物並不一致。
Faurby 還表示過去有研究因福斯特法則未能將已滅絕生物和人類影響 ( 即人類造成的滅絕 ) 考慮在內而反駁它。
Faurby 說:" 此研究表明如果我們不將人為滅絕考慮在內,那麼我們將很難理解這個世界。島嶼法則也描述了這一點,即我們對環境的改變影響著我們理解進化模式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島嶼生態系統會讓特定物種縮水或者變大,但這一環境最重要的貢獻是培育出特定物種。這還意味著島嶼物種最容易因人類活動受創而滅絕。是否要幫助保護這些物種的決定權在於你我。我們需要確保類似古代巨鳥 Dodo 滅絕的事情不再發生。
[肌肉桃via> ]






TAG:煎蛋 |
※充滿爭議的島嶼法則:大動物會變小,小動物會變大
※見證大自然法則下動物的生活,攝影師拍攝動物大遷徙壯觀場景
※大自然的動物法則,血腥食物鏈
※動物世界的法則:弱肉強食,鳥為食亡
※小戶型變大空間,你需要掌握這四大法則
※動物界法則,強者生存!
※動物法則:花豹捕食小角馬,自己受傷
※清新法則,動漫里動聽的音樂
※動物世界的法則:獵殺
※十大發胖的垃圾食物和十大有效的減肥法則
※自然界大蛇吃小蛇的生存法則
※同類相爭,手足相殘,大自然動物間的殘酷法則!
※怪物島生存法則 助你玩轉異世界
※章魚竟能大規模篡改生物學中心法則,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動物界殘酷的生存法則,這是合體?其實是吞噬!
※動物界教會我們的5個經典管理法則
※動物法則的建立者:遠古巨獸的廝殺
※動物法則:花豹獵殺非洲野貓,兇悍利落
※LOL大神黑法則,變胖等於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