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初的漢族元遺民

明初的漢族元遺民

洪武年間,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在給朋友撰寫墓志銘時將洪武年號皆寫作元代的至正年號,以示不認明朝為正朔。再如,著名畫家倪瓚仿效陶潛,「昔日陶徵士書甲子不書元,先生亦不書」。當時,不少江南士人皆懷念元朝,暗地裡希望蒙古騎兵捲土重來,廟堂內部官員恨不得朱元璋早日駕崩。漢族政權在民意上輸給了異族政權,甚至地方勢力寧願「北降於元以拒明」,或協助張士誠鎮守吳中,頑強抵抗朱氏。持文化民族主義的歷史學家錢穆,讀到元代遺民懷念蒙元時甚是吃驚。這主要歸功於蒙元朝廷對江南地主和士族望族的「一本於寬」政策,連朱元璋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元本胡人,起自沙漠,一旦據有中國,混一海內。建國之初,輔弼之臣率皆賢達,進用者又皆君子,是以政治翕然可觀。」


朱元璋乃淮西遊丐,素來對地主懷有輕視之情,登基建政後變本加厲迫害他們。他有名言:「胡元以寬而失,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以至於不久後不得不以嚴刑酷法為要挾,強制士人為明廷服務,藉助「文化復古」口號重啟儒學傳統的「華夷之辨」,重新激發士人的族群意識,以證合法性。近代民族主義興起,朱元璋戲劇性被重塑為「復國偶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 的精彩文章:

精準醫療離民眾有多遠
復興門:昔日風姿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毛澤東號」
夫妻交流用這個姿勢最有效
彭德懷憶朝鮮戰爭:我也沒有把握打贏 有可能會犧牲

TAG:鳳凰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漢族元宵節傳說:東方朔與元宵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