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這樣一首詞是不是很熟悉,尤其是熟讀《三國演義》的網友們更加不會陌生,它甚至可以說是整部《三國演義》的引子,短短几句話道盡了世間百態人生無奈,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幾乎家喻戶曉,但是對於它的作者羅貫中可以說是所知甚少。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是哪裡人,600年來眾說不一。那麼究竟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之間有著怎麼樣不為人知的事故,希望在下面的文章里小編能給大家一個想要的答案。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


羅貫中簡介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羅貫中,姓羅,名本,字貫中。男,號湖海散人。出生於約1330(庚子年)的山西太原府,死於約1400年。這個時期,中國是中國元末明初,所以羅貫中屬於元末明初朝代。


也就是說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羅貫中生於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時代,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漢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羅貫中不僅是公認中國最早的章回體小說之一、「歷史演義」類型的開山作《三國演義》的作者,而且分別被認為開創了章回小說中「英雄傳奇」和「神魔小說」類型的《水滸傳》和《三遂平妖傳》的作者都有包含羅貫中的說法,而另一大類「世情小說」則源自改編自《水滸傳》情節的《金瓶梅》。


由此可以認為,羅貫中一人擔當了中國古典長篇章回體小說四大主要類別鼻祖(或至少鼻祖之一),對中國小說的發展有劃時代的意義,有人甚至稱羅貫中為「中國古代小說之王」。


但是在那樣一個年代作為與「倡優」、「妓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當時被視為勾欄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為他寫經作傳。

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無名氏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上寫:「羅貫中,祖籍山西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當元仁宗延祐年間,羅貫中父為絲綢商人。元代中期由於滅宋戰爭的創傷逐漸平息,社會的經濟、文化重心也開始由北方轉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僅成為人口雲集、商業發達的繁華城市,也成為戲劇演出和「說話」藝術發展的重要中心。羅貫中亦跟隨社會潮流南遷。


7歲開始他在私塾學四書五經,14歲母親病故,於是輟學隨父親去蘇州、杭州一帶做生意。但是羅貫中對商業不感興趣,在父親的同意下他到慈溪隨當時的著名學者趙寶豐學習。大約在公元1345~1355年間,他來到了杭州。


許多說話藝人在這裡說書,一些雜劇作家也在這裡活動,羅貫中與志同道合者為友。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羅貫中辭別趙寶豐,「有志圖王」的羅貫中到農民起義軍張士誠幕府作賓。

到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看到元朝沒落,又再次稱王。包括羅貫中在內的許多幕僚都建議暫緩稱王,但是不被採納。劉亮、魯淵等人紛紛離去,羅貫中自此對張士誠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不久,羅貫中也離開了張士誠,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羅貫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寫作當在該年以後,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羅貫中已寫了十二卷,之後卷數的寫作,是洪武四年以後的事了。


換句話說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鬥爭,明朝建立之後他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


羅貫中的聰明之處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明代文學家羅貫中從小就很聰明。有一回,天刮著西風,羅貫中把鄰居家的幾個小孩兒叫到院子里說:「咱們來比比誰的勁兒大。」幾個孩子一口答應了。羅貫中說:「你們看那捆乾草和地上的雞毛,它們哪個重?」鄰居家小孩兒說:「當然是草重了。」羅貫中說:「好,我把這捆乾草扔過西牆,你們撿根雞毛扔過去,扔不過去的就算輸。」羅貫中說完,抓起一捆乾草扔過了西牆。鄰居家的幾個小孩兒撿起一根雞毛,用力扔了半天,都讓風頂回來了,只好認輸。


羅貫中還特別愛讀書學習,他長大後寫出了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書中塑造的諸葛亮、關羽、張飛等形象都非常生動,這本書也成為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


羅貫中籍貫考究: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關於說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幾乎沒有異議所有的答案都是元末明初,但是在這裡小編還想順便說一下關於明清以來大家對羅貫中的籍貫幾種比較有爭議的說法,下面我們具體的來看看對羅貫中的籍貫主要歸有五種說法。


1、《西湖遊覽志餘》云:錢塘羅貫中本者,南朝時人,編撰小說數十種。


2、《續文獻通志》云:《水滸》羅貫中箸。字貫中,杭州人。


3、《三國志傳》萬曆本署,東原羅道本編次。


4、《水滸志傳評林》署:中原貫中羅道本名卿父編輯。


5、《說唐全傳》舊本署:廬陵羅本撰。


6、《因樹屋書影》云:《水滸傳》相傳為洪武初越人羅貫中作。


7、《續錄鬼簿》云: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以上列舉羅貫中籍貫問題十種書有記載,規類有五種說:杭州、廬陵、中原、東原、太原。受人關注的是杭州,東原、太原,三說為討論的焦點。


1、杭州說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理由是杭州地方學者趙寶峰的《趙寶峰文集》中所附(門人祭寶峰先生文)的名單中第十六位有個羅本的名字。杭人以此認為羅本是杭州人。


但是後來有人查閱了(門人祭寶峰先生文)中名單人員,其中慈溪當地人大多為學業者,還有東平、鄞縣、台和、咸寧、溫州等地人,這些外地人有幾位是授業者,有注從寶峰學,羅本查無記。所以這裡的「門人」應該解為「寶峰生前的門客、友人,授業人」。不能單純將「門人」理解為是弟子。


傳說羅貫中離開張士誠隱居浙江四明山,至正十七年(1357年)羅隱四明山,趙寶峰卒於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9年間正好羅貫中隱居四明山,期間於至正甲辰年(1364年)還與賈中明復會一次,復會地點雖然不知,證明羅貫中在隱居期間也還不時外出會友。


可能,羅貫中返回四明山時,趙寶峰過世於是參加了葬禮,以友人身份去,按小編考羅貫中生於1328年,那年他在38歲左右。羅貫中隱居四明山為29歲,羅貫中可能在至正14年(1354年)投張士誠,時年26歲左右。


這些時間表明,羅貫中曾參加過許多地方的政治活動不能以其中的一個地方便認定其正式籍貫,故此杭州一說不能成立。


2、東原說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東原」說其依據是,明嘉靖元年《三國演義》刻本序言中署「東原羅貫中」字樣。「東原」說,出於明弘治六年庸愚子(蔣大器)先生,大器先生在河南浚縣當主薄時發現了羅貫中《三國演義》手抄本,於明弘治六年作序。嘉靖元年印刷本出世,流於社會。


《三國演義》的問世引起了社會文學界的關注,人們隨著對作者羅貫中開始了研究。《三國演義》序中寫「東原羅貫中」山東人認為蔣大器是山東人,東原在山東省東平縣,便順理成章地推定羅貫中也是山東人了。可後來有學者找到依據認定蔣大器為浙江金華人,山東一說便失去了基本依據研究者動搖了羅貫中為山東東原人的說法。所以東原說不可信,不能成立。


3、太原說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太原說來自《續錄鬼薄》作者賈仲明,他在《續鬼簿》提到,「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萬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賈與羅年令有差別,元未天下大亂,有志之士紛紛投身社會欲建功創業,二人各行所愛。


也可能是羅走入反元鬥爭中,賈在元朝管治的地區「各天一方」各人有各人不同政治的天地。「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至正甲辰年(1364年)年,羅貫中返回故鄉二人復會。復會時間與賈成書1424年恰為60年,羅貫中該為91歲賈仲明還不敢認定羅死,而用「竟不知所終」懷疑的態度。


羅貫中與賈仲明復會地點。《錄鬼簿續編》有記,賈仲明山東淄川人,山西祁縣石佛窯村賈氏族人明初聽國家召喚,有幾戶移民山東,其中一戶遷往淄川。賈氏人講清朝中期山東淄川賈氏曾返石佛窯尋祖問根。賈仲明很有可能為賈氏山東淄川的移民,這樣他與羅復會地點即在祁縣城或祁縣石佛窯村。


從羅貫中的作品在不同地點發現來分析,他曾走過許多地方,在各地留有足跡,從而造成對他籍貫有多種說法的原因之一。是一致的。當時,賈仲明提出「太原人」,太原範圍很大,是那洲、那縣人,賈仲明沒有提出。但是從羅氏最集中的河灣村所發現的家譜,神紙、護梁簽、墓穴、硯台、牌匾等,六大實證,可以說明羅貫中直屬當時歸太原管轄的祁縣。


有人民網太原6月18日電 記者羅盤報道:由山西省祁縣政協組織編寫,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祁縣政協文史資料《解讀羅貫中》正式發行。該書用許多翔實的史料和圖片,介紹了祁縣發現羅貫中家譜並證明羅貫中是祁縣西支鄉河灣村人的全過程。羅貫中作為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中國文學史上難得的奇才,他為世人留下《三國演義》、《水滸傳》等許多不朽之作。但他的祖籍一直是一個難解之謎。


祁縣考古愛好者楊立仁等,歷時十年,發現了羅貫中的家譜、神軸、硯台、羅氏祠堂等一批珍貴文物,為解開羅貫中祖籍之謎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證據。通過考古專家羅哲文、鄭孝燮等一批專家鑒定證明,羅貫中是太原祁縣河灣村人,沉睡了六百年的羅貫中籍貫之謎終於告白於天下。


1931年,鄭振鐸、馬廉和趙斐雲三位學者訪書寧波,在天一閣發現了舊藏明藍格抄本《錄鬼簿·錄鬼簿續編》。其中的《錄鬼簿續編》卷首第二位有羅貫中的小傳,全文如下:


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風雲會》(趙太祖龍虎風雲會),《連環諫》(忠正孝子連環諫),《蜚虎子》(三平章死蜚虎子)


1935年,魯迅先生在其作品《小說舊聞鈔》再版序言中稱:「自《續錄鬼簿》出,則羅貫中之謎,為昔所聚訟者,遂亦冰解,此豈前人憑心逞臆之所能至哉!」對其史料價值給予充分肯定。此外,現代學者如胡適、錢玄同、鄭振鐸、傅惜華等也都持此議。


到目前為止,國內大部分學者包括孟繁仁、王增斌、田同旭、柏俊才、劉世德、胡世厚、姚玉光等都支持「太原」說。可見,「太原」說已成為當前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說法。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清徐」說與「祁縣」說的提出


據《元史·地理篇》記:「元太祖十年(1215年)立太原路總管府。大德九年(1305年)以地震改冀寧路領司一,縣十。縣為:陽曲、徐溝、清源、祁縣等。」又據《明史·地理篇》記:「太原府,元冀平路,屬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改為太原府,領州五,縣二十。縣為:陽曲、太原、榆次、祁縣、徐溝、清源等。」那麼,羅貫中究竟是古代太原哪個縣的人呢?


「清徐」說


1988年,太原市清徐縣發現一本《羅氏家譜》。經考證,系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抄寫本,並得到有關專家的支持。為此,以孟繁仁為代表的一批學者認為羅貫中是清徐人。其主要證據如下:清徐同治本《羅氏家譜》,羅氏祠堂,羅氏祖塋,《水滸傳》中與清徐有關的部分描寫,清初小說《善惡圖全傳》,虞集的《題晉陽羅氏族譜圖》。


「祁縣」說


1996年,晉中市祁縣發現兩本明代《羅氏家譜》及其它物證。經鑒定,得到有關專家的認可。為此,以張亞彬、楊玉印等為代表的一批學者認為羅貫中是祁縣人。


其主要證據如下:明代《羅氏家譜》,羅氏神祗,羅氏祠堂,硯台,羅貫中墓,竹溪山人為羅貫中所著的章回小說《粉妝樓》作的序,《水滸傳》中與祁縣有關的部分描寫。


「清徐」說與「祁縣」說的釐正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在其《品三國》中曾提出:「任何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有三種形象:一種是歷史形象,第二種是文學形象,還有一種是民間形象。」針對以上三種歷史形象,他還給出了三種揭開歷史本來面目的途徑:「第一是還原,就是還原到歷史的本來面目,第二是比較,比較歷史現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有什麼不同,第三是分析,分析這個形象為什麼會演變。」易中天教授的「歷史觀」和「方法論」,為我們探究、釐正羅貫中籍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因此,小編試圖按照這一思路,在已有證據的基礎上,對探究羅貫中籍貫問題做以下四個方面的比較分析:


對清徐、祁縣兩地家譜進行分析比較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在羅貫中籍貫缺乏正史記載的情況下,小編認為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家譜。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清徐、祁縣共發現五種版本的《羅氏家譜》,分別為清徐同治本《羅氏家譜》,祁縣明代本、清康熙庚午本、清道光壬辰本、清咸豐十年本《羅氏家譜》。


面對如此眾多的版本,我們須客觀分析,再確定不同版本的可信度。


首先,小編認為清徐同治本疑點較大。據《家譜》記載:羅貫中之父是羅氏家族第一支第六代羅錦,生子六人,才聚,才本等,而「才本」後略為「本」,即因外出而除名的羅貫中。


小編認為這種說法是現代人的一種假設或猜想,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沒有真正的依據,似乎有點牽強附會。


其次,小編通過對祁縣清康熙庚午本、清道光壬辰本、清咸豐十年本《家譜》的認真調查,認為這三本家譜同樣對探究羅貫中的籍貫沒有太大幫助。其主要理由如下:這三本家譜沒有經過權威機構鑒定,在證據學中缺乏合法性;若確實具有合法性,羅貫中生活在元末明初(魯迅認定羅貫中生卒大約是1330-1400年)


三本清代家譜中最早的版本也是康熙年間(1662-1723年)所做,距離羅貫中生活的年代較遠(大約相隔300年),撰寫河灣清代家譜的作者只能對清代發生的歷史事件和產生的歷史人物比較熟悉,並能夠耳聞目睹,較為客觀、準確地記錄下來,可信度大,而對明代羅貫中的了解則由於書面的史料極少,大概僅限於父輩祖輩的口耳相傳和民間故事,可信度小。


第三,小編為進一步證明祁縣明代《羅氏家譜》的真實性,曾於2012年11月29日上午到祁縣文管所找到了這份《家譜》,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小編認為該《家譜》能夠證實羅貫中的籍貫地就是祁縣,其主要理由如下:


《通志·氏族略》、宋初開寶年間《柏林羅氏譜族》《江西大成族譜》和元末明初《豫章羅氏源流考》等文獻中都詳細記述了羅氏起源、艱苦創業與失國的坎坷歷程,這些敘述與祁縣明代家譜記載相符,可以證明祁縣家譜的真實性;《家譜》序言中有明確記載:「本朝初,吾祖諱本,字貫中,流他鄉,有鉅著。


先祖貫中云:『族譜年久,恐延久圖壞,或淪於罔,不幾一失於前,再失於後乎!』幸蒙嫡支慈孫等,不忍覆轍,相詢聚戶,纂修家譜… …」,正文中也明確記載了羅貫中父母妻兒的姓名:「十二世祖羅翁 諱 五訓 母 劉氏 所生一子 名本 訓門 十三世羅翁 諱 本 妻 盧氏 所生五子 長子學才 次子學源 三子學茂 四子學盛 五子學來。」


《家譜》已通過了山西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為明代晚期遺物,在證據學方面,不僅具有真實性,也具有了合法性;祁縣明代家譜距離羅貫中生活的年代最近,羅貫中生活在元末明初,而祁縣明代河灣家譜的作者羅應宿作於萬曆癸卯年(大約是1603年),二人生活在同一朝代,年代距離最近(大約250年),關於羅貫中的史料或許還未完全丟失,記錄會更準確一點。


對兩地其它實物證據的分析比較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從清徐方面提供的其它物證來看:清初小說《善惡圖全傳》中稱主人公羅定為羅貫中令郎。據清徐《家譜》記載,羅氏第七代羅才增有三子,第三子恰為羅定,所以該學者稱小說中的羅定就是羅才增之子羅定,過繼給羅貫中。


小編認為,由於清徐家譜中對羅貫中本就沒有明確記載,因此考慮羅貫中是否過繼一子名為羅定就沒有必要了;而虞集的《題晉陽羅氏家譜圖》當中,從未到過太原的四川人虞集之所以寫下《題晉陽羅氏族譜圖》,可能是由於從同時代人羅貫中那裡看到了《晉陽羅氏家譜》所致,而這本家譜可能就是今天的清徐同治《羅氏家譜》。


小編認為,這種說法只是猜測,最多只能證明羅貫中為古代太原人;羅氏祠堂,祖塋,牌坊五座:小編認為,這些物證只能說明清徐縣也是一個羅氏聚居地,與祁縣羅氏家族一同從四川遷來,與是否是羅貫中的籍貫地無關。


從祁縣方面提供的其它物證來看:小編為調查祁縣物證的真實性,曾於2012年11月28日下午到祁縣河灣村進行實地考察,使得對以下物證的分析更有了把握:羅氏祠堂、羅貫中用過的硯台,小編認為這些物證均通過山西省文物鑒定委員會的鑒定,可信度大;竹溪山人羅世錦乃河灣羅氏後人,有牌匾和縣誌為證,而且他在為《粉妝樓》撰寫的小序中也明確提到「始知羅氏篆輯」「故家」等字樣,分明就在提示讀者羅貫中與他是同鄉、同宗同族。


因此小編認為,竹溪山人與羅貫中的關係明確。既然竹溪山人已能證明是祁縣人,那麼羅貫中也應該是祁縣人,雖未經過鑒定,但可以先作為佐證進行研究;木瓜樹:小編試圖運用胡適先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治學方法,在進行大膽假設的前提下進行實地考察,結果印證了小編猜想,那就是:羅貫中早年流落南方,後因思念家鄉,晚年回歸故里,並帶回了一些木瓜樹幼苗,在組織修繕羅氏宗祠時將它栽種院中,一來木瓜樹是驅邪之物,能夠保佑先祖之神靈;二來也是對他自己早年漂泊生涯的一種祭奠和懷念。


因為目前只是猜測,小編認為可先作為佐證待進一步考證。


對兩地生卒年限推斷的分析比較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首先,通過兩地家譜作者生卒年限進行推斷比較:清徐縣同治本《羅氏家譜》的作者是羅禮,先確定羅禮的生年(大約是1524年),然後以每世30年計往前推,最後得出的羅貫中生卒年限與魯迅認定的羅貫中生卒(1330-1440)年限差154年。


據此,本人認為羅貫中是清徐人的說法存在疑問。晉中市祁縣河灣村的《羅氏家譜》作者是羅應宿,運用以上方法,推算出羅貫中出生於1328年,則基本吻合。


其次,通過兩地羅氏後人的輩分進行推斷比較:1997年,清徐縣羅氏輩分最高者是大北村的十九世老人羅承業,以每世30年往前推,得出明代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左右,清徐縣才有了羅氏家族。


而依《錄鬼簿·錄鬼簿續編》等權威資料和學者推斷,羅貫中生活在元末明初。據此,本人認為羅貫中是清徐人的說法存在爭議。


2001年,晉中市祁縣河灣村羅氏訓門輩分最高者是二十二世老人羅瑞錄,運用以上方法,得出訓門第二世羅貫中生於1328年,與魯迅認定羅貫中生卒(1330-1440)年限大致相符。


對《水滸傳》中涉及兩地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的分析比較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從清徐縣方面來看:《水滸傳》作者羅貫中用家鄉飯不能離開的「醋缽兒」去形容魯達的拳頭,以此認為是對家鄉清徐的依戀和熱愛。


小編卻有不同看法,並查閱《祁縣誌》等文獻資料,其中記載醋分為很多種,並非只有山西老陳醋,即使作者寫的是家鄉的醋,也並非只有清徐一地產醋,祁縣人乃至整個山西人都愛吃醋。據此,小編認為此觀點差強人意。


從祁縣方面來看:祁縣來遠鎮東魚溝有座為羅氏避戰亂、避暑的山莊「羅家山」,今叫「羅三堖」。明初時分給河灣羅氏「滿門」,即今祁縣會善羅氏,明末清初時又賣予祁縣唐氏。


這些信息均是祁縣楊立仁、張禮明等學者多年來走訪各地羅氏、寫信聯繫而獲取的可信資料,奧秘小編認為這些觀點都可以成為日後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易中天曾講:「學術討論的目的,不是比個高下,爭個輸贏,而是探明事理,啟迪智慧。」奧秘小編努力秉承這樣的學術風度和服從事實的誠意進行系統分析,當前所有的證據已形成一個證據鏈,無論是從祁縣《羅氏家譜》、羅氏祠堂、扶梁簽、羅貫中墓、羅貫中用過的硯台、羅氏神祗、羅世錦(竹溪山人)著的《粉妝樓》小序等諸多物證,還是《水滸傳》中與祁縣有密切關係的部分描寫、木瓜樹等的推測,都可以看出羅貫中的籍貫是祁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歷史畢竟是歷史,人們爭論得越多,其結果離歷史的距離也就越近。本文僅是我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雖然在諸位專家、學者面前有班門弄斧之嫌,但小編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到對羅貫中籍貫的研究當中,從而真正揭開歷史的面紗,給羅貫中籍貫一個真真切切的答案。


羅貫中寫作趣事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整天手不釋卷,神魂顛倒,鬧出了不少笑話。


有一天,羅貫中在家專心致志地寫《三國演義》,一個乞丐上門討要,裝作可憐兮兮的樣子哀求道:「秀才行行好吧,小人斷糧多日了。」羅貫中正寫到「群英會蔣干中計」,周瑜領蔣干查看後營糧草。聽到乞丐說「斷糧」,頭也沒抬就念道:「營內有的是糧草,去取吧!」乞丐見他自顧自寫書,就衝進房裡扛了米就走。


妻子回來,一看家裡的米沒有了,就著急地說:「家裡沒吃的,你到底管不管呀?」羅貫中正寫到「出壟上諸葛亮裝神」一回,聽妻子說「沒吃的」,不禁哈哈大笑:「壟上麥子已經成熟,為何不割來吃?」可是此時麥子還沒抽穗呢!妻子知道說也無用,只好去鄰家借些糧食來吃。


麥子成熟了,但成群的野豬卻來糟蹋,妻子急得團團轉,來找羅貫中。羅貫中正寫「關雲長水淹七軍」,便不耐煩地說:「欲操勝券,放水淹死它們!」妻子想:「水一淹,麥子還有收成嗎?」只得搖搖頭走了。


麥子總算成熟了,但由於野豬曾在地里「作亂」,麥子都東倒西歪的。妻子問他如何收法,誰知羅貫中正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隨口答道:「速用火攻,以火取之!」妻子當然沒理他,另去想辦法了。


收好麥子,妻子回來騙他說:「就是你說用火取,現在麥子全燒光了,看你怎麼辦?」此時,羅貫中正在構思「劉備哭求孫夫人回荊州」一章,他聽妻子這麼說,就「撲通」一聲雙膝跪地,哭著哀求起來:「念在夫妻情分上,饒我一次吧。」眾人見了都笑得前仰後合。一問才知道,羅貫中一門心思寫《三國演義》,故而做出如瘋似癲的奇事來。


羅貫中嘔心瀝血潛心創作的精神令人欽佩。不下苦功,不把自己的身心放到故事的情境中去.又怎能創作出這樣膾炙人口的好作品來呢?


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小說,也是我國最有代表性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與《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並稱為中國古代小說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簡介


故事開始於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結束於王浚(jùn)平吳,描述了自東漢靈帝劉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近一百年,魏蜀吳三國之間政治、軍事以及外交等方面的鬥爭故事。文字淺顯、人物形象生動、情節曲折、結構宏大。


三國演義靈魂人物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話三國,必先說諸葛」,這足可見諸葛亮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的重要性。那麼諸葛亮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諸葛亮,蜀國丞相,字孔明。琅琊(lánɡ yá)陽都人,善計謀,精通兵法,留心世事,自號「卧龍先生」。諸葛亮一生有兩個亮點,一為智絕,二為忠貞。


「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書中第一次寫他外貌時,只用了二十四個字,就把他超然的形象定格在讀者的腦海里。


我們說《三國演義》代表了羅貫中文學上最高的成就,它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作品,也是明清長篇歷史小說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那麼羅貫中與三國演義之間有著怎麼樣不為人知的事故,他為什麼著就了這樣一部不朽之作?


要說明這一切我們必須要回到《三國演義》回到羅貫中的家庭環境法和他所處的那個戰亂三國慢慢說來,羅氏先祖為仕宦出身,大約是羅氏先祖為仕宦出身的緣故吧,後世羅氏家族很重視對後代進行「水源木本」的家族歷史教育,一直保持了「耕讀傳家,詩禮教子」的家風。也正是在這種家傳的影響之下,貫中從小喜愛讀書,博洽經史,為後來的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借用《三國演義》中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所以貫中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異常尖銳複雜的時代,元朝蒙古族貴族的殘酷統治和壓榨,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統治的鬥爭如火如荼。各方義軍,諸如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不僅與元軍奮戰,而且還進行著相互的兼并。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據說步入青年的羅貫中,就在這個歷史大動蕩的影響下,浪跡江湖,參加了張士誠領導的起義軍,併入其幕府,充任幕客。而且王圻的《稗史彙編》就說他「有志圖王」,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人。這一點從他後來所著的《三國演義》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羅貫中從事小說稗史的創作,似乎應得益於他政治上的失意。正是由於此他才有時間和有可能致力於文學創作,成為我國文學史上首先用全力從事小說創作的作家。


他依據陳壽《三國志》提供的歷史線索和歷史人物,博採裴松之對《三國志》補缺、備異、懲妄、論辯,所保存的大量寶貴史料,吸取了西晉至元一千多年來民間傳說的豐富營養,並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參加元末農民起義軍的生活經歷,發揮個人的卓絕藝術才能,縱橫捭闔,巧妙駕馭,形象生動地描述了近一百年中浩瀚繁富的歷史事件,完成了這部75萬字的古典名著。


在這部名著中,貫中寄託了自己個人的愛憎情感,客觀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集團之間政治的、軍事的、公開的、隱蔽的、合法的和非法的矛盾鬥爭。淋漓盡致地刻划了封建統治階級爭名奪利、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明火暗刀的策略伎倆和陰謀詭計。有意或無意地揭示了農民無法生活、鋌而走險、紛紛起義的真實歷史背景和原因。


羅貫中之所以能夠把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場,瞬息變化的戰鬥形勢,描述的那樣千變萬化,各具特色,顯示出戰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正是由於羅貫中有參加戰爭的經歷,再加上他超人的藝術技巧,以及創作時的苦心孤詣,慘談經營,才在他的筆下出現了描述戰爭戰役,重點突出,錯落有致,疏密相間,虛實照應,鋪排戰爭場面,大肆揮灑,波瀾起伏,風馳電掣,氣勢磅礴,渲染戰場氣氛,隨意勾勒,生動逼真,有聲有色。


羅貫中是我國元末明初的一位傑出的古典小說家,是他把章回體小說這一文學式樣推向成熟的階段。他的偉大的文學創作成就,成為中國文學、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貴財富。他所創作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不僅在國內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且被翻譯成十多個國家的文字,風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在國外他的《三國演義》被稱之為「一部真正具有豐富人民性的傑作」,而《大英百科全書》則稱他為「第一位知名的藝術大師」。


大約在公元1385~1388年間,羅貫中活了七十歲,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廬陵(今江西吉安)逝世,他的離開讓這一切都成了秘密,讓更多的後人去推理去猜測,讓一切與他有關的故事再一次升級卻更顯神秘與傳奇。

羅貫中是哪個朝代的,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奧秘世界獨家觀點: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領悟到了成功的真諦,不管是執著求實的伽利略還是全神貫注的羅丹,他們的成功都離不開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我國傑出的古典小說家,正是他執著的精神才最終造就了這部蕩氣迴腸的鴻篇巨製。


也許我們不喜歡那樣一個戰亂的年代甚至我們痛恨那樣一個民不聊生官匪橫行的時代,但是我們似乎又慶幸有那樣一個年代,慶幸就是這樣一個時代成就了羅貫中這樣一位小說之王,從而留給了我們這樣一部無法超越的文學巨著。《三國演義》我們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關注公眾號 UFO之家 回復 外星人 三個字 可以看到50種外星人圖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FO之家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與秦時十大名劍排名對比
世界上最軟的人,盤點世界人之最
暴君水蛭,十大神秘生物之首
巨型豬籠草,一種能夠吃老鼠的植物
世界上最胖的人,絕對讓你啞口無言

TAG:UFO之家 |

您可能感興趣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時代背景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趙雲的年齡居然是個BUG?
三國演義中被羅貫中黑的最慘的人
羅貫中與《三國演義》中的楹聯故事
《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詞,並非出自羅貫中
羅貫中最喜歡《三國演義》中的哪幾個名將?看看贊詩就知道
元明小說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不能視為史實?
羅貫中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偏愛劉備
三國演義里除了孔明之外,被羅貫中溢美最多的人物是誰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描寫的周瑜真是「嫉賢妒能」嗎?
中國歷史上的五個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那些最感人的片段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何許人也?
中國歷史上的五個三國演義,你都知道嗎
《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十句話是哪些?
三國演義中的武力矛盾點都集中在這兩人身上,羅貫中想咋寫都行
《三國演義》中的「富二代」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是怎麼黑諸葛亮的?原來應該這麼讀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與歷史中的周瑜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