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年間就有錯版貨幣了
圖1
圖2
(原標題:錯版「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品鑒)
筆者藏有一枚英文錯版的「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幣(圖1),直徑36毫米,重23.8克,幣面上緣下方為漢文「安徽省造」(從右至左旋讀),「省」字「目」部中間少一橫,「造」字為「牛」造且閉口,右左為滿文「元寶」,下緣上方計值為每元當制錢十文(從右至左旋讀),中間珠圈內為「光緒元寶」對讀,漢文均為楷書,中心為一方孔;幣背上緣下方為英文「AN——HUT」,下緣上方左為英文「TEN」,右為錯版英文「CASI」(錯了最後一個字母,應為CASH),中心飛龍,左右為對稱的六星花,星花勻稱秀麗,龍眼炯炯,龍口張開,下方為一方孔,方孔下方為「福山壽海」紋飾,福山高聳,壽海濤涌,造像十分精美。
此幣方孔,是我國機制銅元鑄制初期的一種最初的形制,是我國古錢幣「孔方兄」形制,在機制銅元形制上的一種傳承;英文錯版,主要是中國模具雕刻師不懂英文而造成的,也留下當時的一種痕迹;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的「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元,英文「TEN」和「CASH」沒有錯版何故?是英文錯版在前,後修正如此?還是後制,不同雕刻師制不同模具所致?顯然,這英文錯版的存在,從實物來說,只能推測是「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的另一版別。
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年1月13日的《收藏快報》刊登了一篇陳璟先生撰寫的《安慶造幣廠與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文章,介紹了此幣(圖2)的產生及停製的情況。今摘要如下: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末下令沿江沿海各省開廠鼓鑄銅元,光緒二十八年(1902)四月,時任安徽巡撫聶緝椝在原銀元局舊址成立了安徽銅元局,並試鑄了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元;目前已知,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元,此錢有不破版、破版兩種版別,世存均罕,已知上海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各藏一枚,破版安徽方孔銅元,40年代在江浙一帶一次出現了二十枚。據李鴻章奏章《機鑄制錢虧損工本無法籌補》云:「查閱造成制錢,字畫輪廓均尚清楚,惟機器時有損壞,極費工力。緣西洋造錢,系屬平面,中無方孔,壓成較易。今以西洋機器造中國錢式,須另添打眼挺桿,由錢模正中穿透,始能撞出錢孔。地位殊窄,撞力過大,挺桿上下與錢模互相磨觸,最易傷損。每日每座機器,模撞修換數次及十數次不等。人工既費,成數亦少。」由於模具設計缺陷和操作失當,導致模具的損壞和破裂,以致無法繼續試製,設備也只好送去上海修理,而最終只好放棄這種帶方孔的設計,故應屬樣品之列,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當然,此枚英文錯版的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包漿自然,英文只錯一個字母。或許是一時疏忽,當時懂英文者遠不如今日普及,審樣時也未發現,是疏忽中的失誤,也是一種「憾美」,難得一見。今將其展示出來以饗同好,同期方家不吝指正。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 江蘇南京 徐長林)






※古錢幣裡面有沒有錯版幣了?
※一張」錯版幣「錯出天價,錯版幣不等於殘次幣藏友要清楚
※在別人拿著錯版幣發財的時候,你可能把錯版幣花掉了!
※大清銅幣「度支」是否錯版錢幣?哪裡出了錯?
※小伙發現有一枚1毛錢的硬幣,銀行說是錯版幣!
※錯版幣錯在什麼位置最有價值,如何出手
※錯幣和錯版幣你分得清嗎?錯幣價值幾十萬,是真的嗎?
※錯版幣你可能聽過,古錢幣中的錯版幣你聽過嗎?
※錯版幣可不止只有人民幣,帶你了解錯版古錢幣——陰陽幣
※長城幣也有錯版幣,遇到就是賺到,快看看你手裡有嗎?
※1角硬幣也有錯版幣 一枚價值過千元
※什麼樣的錯版紙幣才有價值
※錯版幣價值百萬,那為什麼現在還有人不知道收藏呢
※錯出百萬價錢的錯版幣你有嗎?
※家有一枚,如有一寶——雙旗幣.光緒元寶 反版幣屬於錯版幣嗎?
※錢幣收藏:好奇怪的錢幣,這麼短算是錯版幣嗎?
※人為錯版幣越來越高深!趕緊看看你手裡的錯版幣價值連城還是廢紙
※硬幣也有錯版幣,價值不菲,你家能找到嗎?
※這種十元紙幣遇到了別扔了,這可是價值連城的錯版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