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咬人和咬東西怎麼辦?這招最管用!
嬰幼兒的嘴在發育發展過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嬰兒期,他們用嘴來進食,吮吸,使心理得到滿足,同時也用嘴去感知世界,這就是為什麼經常看到小年齡的嬰兒總是把玩具往嘴裡放的原因,如果把咬東西作為嬰兒探索世界的行為,那是無意識的。但隨著他們的成長,嘴的功能主要變成進食,語言也得到發展,行為能力也隨之而增強了。但有些孩子似乎還是喜歡用嘴作工具。
寶寶咬人不是惡意行為
1到2歲的寶寶習慣用嘴去感覺事物,這是他們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種途徑,也是他們放鬆自己的一種方式。
這個年齡咬人並無惡意。剛剛學步的孩子還不懂得用言語表達他們的感受,所以他們通過咬人來表達他們的興奮和激動。
咬人行為不能過份
咬人這種行為則如果在孩子身上經常出現這種行為,就應當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例如孩子在無意中咬了媽媽的手,媽媽未適時制止,反而笑嘻嘻地說:「一點也不痛?」「把媽媽的手當雞腿啊!」孩子很可能會誤會以為這樣很好玩、可引起媽媽的注意,於是咬人的行為就容易變成一種令人討厭的,也最容易令人受傷的行為。
一至二歲寶寶咬人的原因及對策
原因:長牙發癢
長牙時期會因為牙齦粘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牙痒痒的現象,於是有不少寶寶由於牙癢而咬人,就是源於他們有很強的咬東西的慾望而無法得到滿足。
可以給寶寶吃一些烤饅頭、麵包乾和餅乾,因為這些食物硬中帶脆,寶寶咬起來過癮,入嘴易化易吞咽。這招很管用。
原因:想引起他人注意
例如有個寶寶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咬人。原來是因為大人忙於搬家的事宜,對孩子關心太少。
應該讓咬人的寶寶學會使用語言。讓你的寶寶明白,當他生氣和不安時,有比咬人更好的表達方式。他可以說:「我不要。」
原因:認知的一種方式
從幼兒發展來說,「咬」這個行為在一開始並無惡意,一歲半之前的孩子正處於用嘴探索的時期,任何東西都要放入口中含一含、咬一咬。有時會不小心地咬到人。
可以用先發制人的辦法:平日多盯著點,當孩子打算要咬人時,能快速用手托住他的下巴,幫助他把嘴巴閉上。
讓寶寶多玩安靜的遊戲,盡量少讓他參與高強度的活動。強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見的原因。一個安靜的、睡眠好的寶寶一般較少用牙齒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