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媒盤點亞洲軍隊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美媒盤點亞洲軍隊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道彭博新聞社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生鏽的船隻和閑置的航母:亞洲軍隊的另一面》的報道稱,亞太地區軍隊的不足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以下是亞洲一些並不那麼著名的軍事裝備的簡要介紹:


菲律賓「馬徳雷山」號登陸艦


沒有什麼比曾服役於菲律賓海軍的「馬徳雷山」號登陸艦更能說明南海軍事力量對比的懸殊。1998年,「馬徳雷山」號擱淺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的阿雲金暗沙(即我國「仁愛礁」——本網注)。現在,這艘登陸艦由十幾名海軍陸戰隊員和水兵操作,但由於船體嚴重生鏽,甲板上的一些區域甚至不能通行。

據報道,「馬徳雷山」號上的船員每3至5個月輪換一次,每次補給的燃料費用達到7.69萬美元。每次補給都面臨與中國海警船相遇的風險。


菲律賓「拉賈·胡馬邦」號護衛艦


「拉賈·胡馬邦」號護衛艦曾是1943年入役的美國海軍驅逐艦。據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軍事研究員吳尚蘇(音)說,這艘護衛艦配備的是二戰時期的武器系統,而且幾乎未升級過。


根據菲律賓政府2012年的數據,這艘在南海執行巡邏任務的護衛艦維護費用可達42.8萬美元。

「扎克里·那魯貝」號航母


泰國皇家海軍的雄心在曼谷以南梭挑邑海軍基地的一個碼頭顯露無遺。「扎克里·那魯貝」號航母不搭載飛機,而且自1997年金融危機導致資金短缺以來大多數時間都停靠在港口。這艘航母有時用於災難救助和運送皇室成員,今年5月還與美國海軍共同參加了反潛演習。


1997年,泰國以2.3億美元購買了這艘由西班牙製造的航母。由於甲板上的跑道太短,只能供直升機和「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起降。


印度尼西亞的「大力神」C-100運輸機


去年7月,印度尼西亞空軍一架已服役51年的洛克希德C-130運輸機撞上一棟酒店建築,造成至少150人死亡,此次事故凸顯出印尼軍隊的一些狀況,比如依賴老舊的飛機,軍費開支優先考慮陸軍而不是空軍。2009年,一架搭載軍事人員及家屬的「大力神」運輸機在爪哇島墜毀,造成100餘人遇難。1991年,一架「大力神」運輸機起飛後不久墜毀,造成130餘人遇難。

截至2014年,印尼至少有30架「大力神」C-130運輸機在服役。


美國「沃思堡」號瀕海戰鬥艦


根據設計,美國海軍新型瀕海戰鬥艦將在淺水區追蹤潛艇和小型高速海盜船,這使其非常適合在南海執行任務。唯一的問題是這種新型瀕海戰鬥艦故障不斷。今年1月,由於維修過程出錯導致機械故障,「沃思堡」號瀕海戰鬥艦不得不從新加坡返回聖迭戈母港。去年12月,另一艘「沃思堡」級瀕海戰鬥艦也因為故障而不得不上岸維修。


據美國《海軍時報》報道,「沃思堡」號瀕海戰鬥艦的維修費用預計在2000萬至3000萬美元之間。(編譯/劉白雲)

美媒盤點亞洲軍隊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資料圖片:美國「沃思堡」號瀕海戰鬥艦在太平洋海域巡邏。


【延伸閱讀】印度軍備國產化走到哪一步?拖延症晚期+造價高

美媒盤點亞洲軍隊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近日在2016年印度防務展上,印度國防部長馬諾哈爾·帕里卡爾發布了印度2016年《國防採購規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援引帕里卡爾的話說,這份新規定將大力促進印度總理莫迪提出的「印度製造」倡議。


近年來,莫迪多次提出要重振「印度製造」。印度的軍工產業本土化已經到了何種程度,新華國際帶您探求真相。


【鼓勵本土企業:「出錢」又「出力」】


早在20世紀90年代,印度就計劃提高武器裝備國產化比例。今年新版的《國防採購規定》更是將政府軍工採購的重心放在了本土企業。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新《國防採購規定》將於4月1日起生效。新規定中多了一項名為「本土設計、研發、製造」的採購項目。根據新規定,「本土設計、研發、製造」項目產品享受採購最高優選級,而直接從海外購買武器則是印度政府的最末選擇。

美媒盤點亞洲軍隊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1月26日,印度空軍戰機編隊參加在新德里舉行的共和國日閱兵儀式。 新華社發


然而,要想中標「本土設計、研發、製造」項目,印度本土公司不僅要「出錢」,最好還能「出力」。據《印度時報》的解讀,「本土設計,研發,製造」項目產品需要滿足下列兩個條件中的其中一個


條件一:40%以上的產品合同金額都是印度本地資金,而且產品由印度本土設計、製造、研發;


條件二:60%以上的產品合同金額都是印度本地資金,產品可以不是由印度本土設計、製造、研發。


分析人士指出,根據這項規定,印度國防採購將逐漸加重與印度本土企業的合作。


印度國防部長馬諾哈爾·帕里卡爾在宣布新《國防採購規定》時還提到,新規定將對中小型企業予以更多重視,未來3個月內,將允許私營公司參與政府重大國防項目。


【進口裝備依賴嚴重】


上世紀90年代時,印度就提出要在2005年實現武器裝備國產化比例達到70%的目標。但這一目標至今仍未實現,印度軍隊仍有逾七成裝備依賴外國進口。有媒體報道,未來7年,印度用於進口武器裝備的費用預計會達到1300億美元。

美媒盤點亞洲軍隊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新華社照片,法新,2010年3月11日,印度政府批准以23.5億美元購買俄羅斯航母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上月發布報告,分析了2011年至2015年的國際主要武器裝備進出口狀況,印度佔據武器進口榜首位。


數據顯示,在2011年至2015年間,印度的軍購總量佔全球主要武器裝備出口總量的14%。與2006年至2010年相比,印度軍購總量上升了90%。


今年1月,法國總統奧朗德訪問印度,又帶去了價值88億美元的「陣風」戰鬥機訂單,印度決定購買36架「陣風」。而在去年8月,俄羅斯媒體就曾報道,印度可能購買3個中隊的俄羅斯第五代殲擊機T-50成品機,並放棄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生產類似戰機。

美媒盤點亞洲軍隊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1月25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法國總統奧朗德(左)擁抱印度總理莫迪。新華社/路透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在報告中指出,印度大舉購買裝備的背後,其實凸顯了印度武器設計和製造能力的缺失。


【自主研發「雷聲大雨點小」】


近幾年來,也出現過關於印度要自主研發武器裝備的報道。但分析人士指出,印度軍工產業的自主研發大多「雷聲大雨點小」,投入產出比不高。

美媒盤點亞洲軍隊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2月12日,在印度孟買,一名男子騎摩托車經過「印度製造周」宣傳畫。新華社/法新


以印度國產的第一款主戰坦克「阿瓊」為例,最終造價超出預算20倍。而且,按退役軍官、印度《商業旗幟報》軍事作者阿賈伊·舒克拉說法,由於擔心阿瓊主戰坦克不可靠,印度陸軍其實仍在使用蘇聯製造的老式T-72s坦克和較新型的T-90s坦克。

美媒盤點亞洲軍隊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2010年1月23日,「阿瓊」坦克出現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共和國日閱兵排練現場。印度將於1月26日慶祝第61個共和國日。 新華社/路透


另一個例子則是印度自主研發的單引擎噴氣飛機,「光輝」(LCA)戰機。「光輝」戰機的研發工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直至去年1月首架「光輝」戰機才交付印度空軍使用。據《防務新聞》報道,儘管印度正在著力擴大「光輝」的生產能力,但在技術層面這款戰機仍存在不足。


印度擁有52個實驗室的軍事研究與發展機構「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幾乎成了拖延工期和造價高昂的代名詞。印度國防部一份報告顯示,該機構近20年來開發研製的裝備只有29%為印度軍隊所用。(記者朱瑞卿,編輯蔣驄驍,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2016-04-01 00:06:0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英媒:衛星照片顯示中國國產航母正安裝飛行甲板
美日韓將舉行首次導彈防禦聯演 出動3艘宙斯盾
英媒:宇宙膨脹速度快於預期 或證明相對論錯誤
西媒:太空垃圾日益增多 獨聯體國家扔得最多
陳虎:彩虹無人機是裝備研發領域的一條「鯰魚」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軍隊看著很彪悍
抗戰時日軍為何最怕這支裝備最差的軍隊 不是桂軍 川軍 東北軍
中國最彪悍軍隊,不是川軍更不是湘軍,而是這支破衣爛衫的乞丐軍
中國最強悍的軍隊,不是湘川兩軍,而是衣衫襤褸的乞丐軍
印度網友力挺中國軍隊,是時候該教訓印度軍隊了!
日韓軍隊跪求都得不到的最新武器,美軍卻拱手送這個中東軍隊
史上戰鬥力最強軍隊不是川軍、湘軍,而是這支穿草鞋、短褲的軍隊
盤點五軍事強國的軍隊伙食:美國豪華,印度辣眼睛
海軍被「掏空」!英媒:英軍將很快淪為「第三世界」軍隊
越來越強大的美軍軍隊
中美蘇三國軍隊三個非常相似的著名鏡頭
敘利亞軍隊千里奔襲繞過叛軍據點!美國盟友卻在此時不給力
美軍最為忌憚,俄羅斯軍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敘利亞軍隊中
各國軍隊踢正步那些事:還是中國解放軍的最霸氣!
史上戰鬥力最強軍隊不是川軍、湘軍,而是這支軍隊
盤點印度軍隊中購買美國的先進武器裝備
美軍在俄敘聯軍後方「埋雷」,不料卻遭到土耳其軍隊的偷襲!
俄羅斯軍事力量的缺點就是其軍隊還使用著過時的蘇聯武器
盤點沒有軍隊的國家 都是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