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教育家,為何臨終前卻自稱是一條狗
作者:龔令民
周星馳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為求愛秋香混入華府,成為一名低等下人,武狀元告訴他,9527是他的終生代號。之後,他有句經典台詞「生活像條狗,被人打不能汪汪叫。」
無獨有偶,在中國近代史上,也有一位名人,他在臨終之際也說自己是一條狗,叫了一輩子。他就是民國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復旦大學的創始人馬相伯老先生。
1840年4月7日.馬相伯出生於江蘇丹徒一個傳統的天主教家庭。父母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1851年,才11歲的他瞞著家人,獨步11天,來到上海,進入法國天主教會開辦的徐匯公學。1870年,他成為司鐸神父。1876年,他從神的事業中解脫出來,投身政界。他投奔的人叫李鴻章,他計劃為之獻身的事業叫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終因甲午一戰,功虧一簣,曾經轟轟烈烈的事業跌入冰谷,在經歷過無數次的挫折和滄桑之後,馬相伯意識到,要救亡圖強,要救國救民,在中國這樣的國度,首先還是教育。從此,他一門心思開始鑽研教育,這一年,他60歲,已經走過了一個甲子,可謂垂垂老矣。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來稀,馬相伯獻身教育的願望是如此強烈,再加上年事已高,他覺得來日無多,於是毅然決然把自己名下的三千畝田產捐給耶穌會,作為創辦教育的基金。但捐獻之後,耶穌會卻沒把辦教育當回事。他無奈,但也只能苦等。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1901年,那一年,赫赫有名的蔡元培想學拉丁文,因為馬相伯曾經受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天主教教育,所以蔡元培認為他是教自己拉丁文的不二人選。當蔡元培找到馬相伯的時候,馬相伯覺得蔡元培雖然好學之精神可嘉,但畢竟人過中年,學了用處不大,建議他去找點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來學。蔡元培於是找了24個年輕人,這24個年輕人中,有一個叫黃炎培,有一個叫邵力子,有一個叫李叔同。
這次小範圍的教學非常成功,馬相伯也名聲大震,恰好此時南洋公學鬧學潮,很多學生集體退學。一面是名師,一面是沒有書讀的孩子,有需求,有供應,兩下一拍即合,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震旦學院就此誕生。震旦是梵文,是古代印度人對中國的稱呼,且有日出東方,前途無量之意。震旦學院開辦之後,一時間好評如潮,很多年輕學子慕名而來,馬相伯有教無類,循循善誘。
期間,他收了一生中最滿意的弟子之一,後來的國民黨元老、監察院院長於右任。那時,于右任還是陝西窮鄉僻壤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舉人,因寫詩譏諷慈禧太后被清廷通緝,馬相伯知道此事後,承擔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將其收入門下,化名「劉學裕」。
此後,震旦學院辦學屢遭耶穌會干擾,引起了廣大學生和馬相伯的極度不快。於是1905年,馬相伯帶領眾弟子在上海另立復旦公學。「復旦」之語,出古詩《卿雲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1917年,復旦公學改為復旦大學。這是中國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所大學,堪與清華、北大媲美。
除了晚年毀家辦學,矢志教育外,馬相伯還有著非常濃烈的愛國情懷。1931年,日軍佔領東北,已經90多歲的馬相伯不顧年邁,到處發表演講激勵國人,同時還積极參与各種義賣,當時,他一隻腳有病,不能長久站立,但他還是堅持著為來參加義買的人寫字,寫一個字30元,寫副對聯50元。
就這樣,一點一滴,他最後籌集到善款10萬元。小夥伴們可以算一算,這得多少個字,多少幅對聯,而且,對方還是一位90多歲高齡且腳部有病的老人。
1939年,這位可愛的老人在越南諒山病逝,臨終前,學生胡愈之來看他,老人說:「我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有把中國叫醒。」胡愈之聽後,感慨唏噓,無以為言。
(本人鄭重聲明,本號所有文章均系本人原創,所選圖片皆出自網路,在此致謝)
※袁世凱臨終前稱:是他害了我!這裡的他到底是指誰?
※袁世凱臨終前留下四個字遺言,大罵親生兒子,這是為何?
※袁世凱臨終前說「他害了我」,「他」是誰?
※我嘲笑了母親一輩子,她臨終前說出的秘密,竟讓我愧疚了一生
※他歷經五朝皇帝六任總統,一生為國為民,臨終前卻說自己是一條狗
※粟裕臨終前所稱「一生有一大憾事」是何事?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一卦,嚇的劉伯溫一身冷汗,他臨終前也留下一卦
※父親臨終前告訴我,他是在棺材中撿到的我
※他是國家主席,臨終前他最放心不下的竟然是這兩件事情
※他本該授予大將,卻自願接受上將身份,臨終前留給子女八字遺產
※此人是國家副主席,一生中有個心愿,為何直到臨終前才實現
※慈禧在臨終前也不忘攪事,連下這兩道詔令,讓人頭疼
※袁世凱死於尿毒症,臨終前大罵這個人:「是你把我害慘了」
※為保江山,此皇帝臨終前做了一殘忍決定,面對質疑,他說了八個字
※慈禧臨終前立的三道遺囑,後人得知後都是大罵不止
※他是十大元帥之一,曾把上將罵到吐血,臨終前一直後悔不已!
※和珅是大貪官也因此而被殺,為何臨終前卻認為是才華害死了自己?
※他是十大元帥之一,臨終前卻說了這樣一句話,令人嘆息
※他是開國上將,一生戰功赫赫,臨終前卻說了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