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鰲拜沒有謀反,為何康熙要置他於死地

鰲拜沒有謀反,為何康熙要置他於死地

鰲拜沒有謀反,為何康熙要置他於死地



君臣之間紛紛雜雜的事情亘古不變,哪個朝代也不能避免。

兵荒馬亂之間,臣子為保主公,拋頭灑血,君臣相見恨晚,義比金蘭;江山社稷穩健,或者是君主彌留之間託孤獻子,待到君主撒手人寰,不甘委身服侍幼主,原形畢露;抑或是君主功成名就之後兔死狗烹——以上的一切都不免會導致君臣之間的衝突和矛盾。


能夠合理的解決這些衝突才是睿智的君王,而能夠江山穩健之後全身而退,也才算是明智的臣子。

鰲拜沒有謀反,為何康熙要置他於死地


小康熙皇帝8歲登基,自然也是屬於被託孤獻子的那一撥人。此時,橫亘在康熙和皇權之間的是四個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康熙小時候,不懂得朝權政治,輔政大臣幫忙匡扶皇室無可厚非,可待到康熙成年親政,鰲拜不僅不歸隱山林,將政權還之於康熙,反而殺死蘇克薩哈等人,將皇宮大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權力過度膨脹的鰲拜表現的更加飛揚跋扈,侍著自己三朝老臣的身份,不僅在殿堂之上對康熙高聲喝令,而且培植死黨,幾視康熙為無物。有時候上朝的時候竟然也「黃袍加身」,跟康熙的龍袍只有帽子不同。鰲拜此時之傲慢膨脹,可見一斑。

鰲拜沒有謀反,為何康熙要置他於死地



這個時候小皇帝康熙剛剛親征,只有14歲,但日後雄才大略的他現如今也是少年英傑。換做其他人,面對如此驕橫跋扈的下屬,也許會暴跳如雷,不能再忍。最終的結果也可能是君臣反目,魚死網破。而康熙此時表現出了帝王的大智慧,不僅不對鰲拜喜形於色,反而表現的更加不務正業,不理朝政,以此麻痹鰲拜,放鬆對自己的警戒。

鰲拜沒有謀反,為何康熙要置他於死地



而康熙也終於等到了機會。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支開了京城和皇宮裡鰲拜的親信,自己假裝在皇宮裡和一班隨從們玩摔角。待鰲拜入朝時,命令這些隨從將鰲拜擒拿,當庭宣布鰲拜的三十條罪狀。鰲拜罪大惡極,理當斬。但是康熙念及鰲拜曾經對自己家族有救命之恩,心生憐憫,饒了鰲拜一條性命。


鰲拜被繩之以法後,他的黨羽和同夥也難逃嚴懲。自此,皇權重新回到皇室的手裡,鰲拜的餘黨也逐漸被剷除乾淨。究其原因,鰲拜效力三朝,自然功勞甚大。但在上級面前居功自偉,視若無物,雖然無心謀反,但也難免被處理的下場。


倘若放在別朝,與權傾朝野的大臣鬥爭免不了血流庭朝。而康熙沒有經過流血的軍事鬥爭,也未讓任何人受到損傷,就剷除掉了清王朝前進路上的大患,其時年齡之小,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可見一斑。因此,有人在評論康熙「智擒鰲拜」時說「聲色不動而除巨惡,信難能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點美文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鰲拜沒有謀反, 為何康熙讓他死
諸葛亮臨死為什麼非得要弄死魏延,真的是怕他謀反嗎?
韓信真的要謀反嗎?為何曾經的恩人蕭何一定要殺他?
鰲拜如果真心想謀反康熙不是他對手!
韓信被呂后殺死,他到底有沒有謀反?
康熙殺鰲拜的真實理由,並不是他要謀反,而是這個原因
反,還是不反,權臣的兩難選擇,有時謀反真的是情有可原的自保
反骨是騙人的謀反作亂也是栽贓,為什麼諸葛亮要除掉他
鄧艾是怎麼死的?到底有沒有謀反?他的死對後世很有警示作用
唐朝的宰相狄仁傑,謀反了都沒有被迫害,武則天是故意在找不自在嗎
諸葛亮死後,魏延被誰殺死的?真的是因為謀反嗎?
康熙為他繼承皇位做盡準備,他卻一心謀反,晚上還偷窺老爹!
魏延真的謀反了嗎?魏延之死,是否是諸葛亮的陰謀?
嘉慶殺死和珅是因為和珅貪還是怕他謀反?
都說韓信因謀反罪被冤殺,那他到底死得冤不冤呢?
不怕你謀反,不怕你篡位,帝王們最怕你死前的那一嗓!
諸葛亮死後,魏延被誰殺死的?真的是因為謀反被殺嗎?
元淳知道燕洵要謀反還是要護著他,最終被燕北士兵侮辱好心涼!
他是勸說韓信謀反之人,卻能讓劉邦赦免他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