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营养情缘之为什么是糯米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辛宝
《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签约作者
中国临床营养网中医食疗专栏主编
中医学硕士,副教授,执业中医师,临床营养师,国家一级营养师,硕士生导师。
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
陕西中医药大学营养与食品学科负责人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食疗营养室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营养与代谢分会委员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食疗分会常务理事
咸阳市营养学会执行理事长等职务。
首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中医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咸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咸阳市十佳科普明星。
在国家、省级杂志发表论文16篇,主、参编著作15部,主持、参与省级课题5项;中华慈善总会横项课题1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奖励3次。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家庭药师等多家杂志媒体上发表多篇科普文章,参与及承担多项省、市多项健康教育项目。擅长高血压、肥胖、失眠等各种慢病及孕产妇、小儿等常见疾病的食疗营养、膏方调理。
门诊时间:每周一、五上午
地点: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四楼治未病科食疗营养门诊
粽子的营养情缘之为什么是糯米(二)
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
端午节到了,每次包粽子,吃粽子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选择糯米包粽子,从食疗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糯米又和其他米有什么不同?
>>>>
入选理由之一:口感
一种食材被选择并长久流传,主要的理由还是口感好,一是相较于其他的米类,糯米柔软可口。在没有精白米和精白面粉的古代,糯米少了糙米的粗糙口感,也少了黄米那种缺少柔软的粘腻,在口感上给相对食材缺乏的古代人一种良好的口服感受,再加上它能完美的融合其他诸如红枣、肉类等辅助食材的味觉体验,以纯白底色突显良好的视觉反差。所以古代人们人们糯米作为粽子的主料。
米
香
>>>>
入选理由之二:冷热皆宜
其实这个理由还是口感问题,糯米冷热都能吃,还不影响口感,适于作为一种小吃进行保存。你比如说普通的大米熟了好吃,但凉了就干硬不吃,这是因为蒸煮加水使淀粉糊化,改变甚至破坏食物中淀粉的结构,有助于消化,但一旦变凉冷却的时候就会出现老化回生的现象,大家注意这个词「老化回生」,就是说米饭放凉了就回到如同还没有经过蒸煮时的状态,比较冷硬了,所以大米、普通玉米,以及小米之类,冷后吃起来发硬,甚至难以下咽。但糯米不一样,不管炎凉世态,熟了后热的,冷的之后我仍然柔软可人,保持美味的状态(为这种品质赞一个)。原因是糯米几乎不含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支链又很短,所以冷后老化回生的程度很低。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理由,古代烹饪器具有限,有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天热气,微波炉能随时加热,每逢夏初佳节能有这样一个冷热皆宜的熟食小吃,充饥解馋,又能适于保存,馈赠亲友,不改口感,自然是极好的,想起来扔到汨罗江里鱼儿也都更喜欢吃吧,所以想来也是选择糯米做粽子食材的原因吧。
不
改
>>>>
入选理由之三:平时吃不起
为什么这么说呢,同样的粮食量,糯米比大米和籼米需要加的水少,烹调之后体积小,如果古代人天天用糯米当饭吃,包粽子,对于一般人是负担不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一碗大米我可以蒸两碗米饭,一碗同等重量的糯米就不一定能到两碗,再加上糯米这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是高饱腹感的东西(纠正一直以来我们存在的一个对糯米的误解。那就是我们一直以为糯米是高饱腹感低消化率的食材,其实它是低饱腹,高消化的),也就是说糯米做成等东西刚开始吃起来饱腹感是比较的差,而且饱感出现较为滞后,比如汤圆、粽子开始觉得体积不大,吃了不觉得饱,但等到胃里觉得满,其实已经吃过量了,自然饱足感持续很长时间。
所以既费食材,又可能吃多的食材糯米,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古人来说,对于王孙贵族一天到晚自然可以享用,老百姓就只能等到佳节里才吃一吃了。
高
贵
>>>>
入选理由之三:
加送中医食疗福利
本文参考(请勿讨论参考文献格式):
1.范志红教授博文:从端午粽子说起:为什么过节喜欢吃糯米
2.果壳网文章 你被糯米噎住了吗?
3.王淑颖营养学报论文
不同米饭对餐后血糖和饱腹感反应的影响
(在此鸣谢)
编辑:
李绿刚: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
成都市武侯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营养医师
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从事社区全科及营养工作,营养宣教,膳食指导。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李绿刚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2016年 6 月 9 号上午 8:00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75904 名。





※梅兰芳与齐白石的书画情缘
※邹市明和冉莹的辣子鸡情缘
※铺装 · 木石情缘
※八字看你一生情缘财运如何
※心澄子易学笔记:短暂情缘,「离婚」几率极大的生肖
※陈忠实与上海编辑们的情缘
※善待每一个遇见,珍惜每一份情缘
※《cosplay》剑侠情缘网络版叁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