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幅對聯:跟聖賢比,我們差遠了!

一幅對聯:跟聖賢比,我們差遠了!

清代文人鄭板橋絕對大才,原名鄭燮(音xie,四聲),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有不是有點好玩,一任歷三個皇帝,但官最大也只是做到山東范縣、濰縣縣令,後來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算是「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一幅對聯:跟聖賢比,我們差遠了!


鄭板橋是畫家,但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他同時還是書法家,那幅有名的「難得糊塗」就是他的手筆,很多所謂看透世情的文人都在書房或客廳里掛他的這幅字。他被世人稱為詩書畫「三絕」,詩當然也說得過去,我這裡就不再舉詩的例子,只說他撰寫的一幅對聯。


這幅對聯現在還在蘇州網師園濯纓水閣上懸掛:


上聯:曾三顏四;


下聯:禹寸陶分。


一幅對聯:跟聖賢比,我們差遠了!



其實這樣的對聯,看內容,掛在書房更合適,偏偏蘇州這樣的文人聚集地卻把這個對聯掛在了這樣一個奇怪的地方,咱不去討論是不是合適了,只說這個對聯的本義。


「曾」即孔子弟子曾參,也是很牛的一個人,他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與他的父親曾點一起都是孔子的學生,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這裡所的曾三,指的是他曾經說過:「吾日三省我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複習三個方面,此為「曾三」,概括起來,就是忠誠守信,堅持學習,這簡直就是修身立命之本啊,人家曾子每天反省自己,難怪終成聖賢。



一幅對聯:跟聖賢比,我們差遠了!


「顏」指的是孔子的得意弟子顏回,從漢代時候起,顏回被列為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孔廟四配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他曾經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是說,不符合禮制規定的,不看、不聽、不說,不動,合在一起稱「顏四」,這也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典範,德配四享之首,太正常了。



一幅對聯:跟聖賢比,我們差遠了!



「禹寸」中的禹,指大禹、夏禹、戎禹。姒姓,名文命,鯀之子,奉舜命治理洪水,大禹治水就是他的故事,治水經過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平定水患。後來舜死,禹繼任部落聯盟領袖,都安邑。傳曾鑄造九鼎,又傳曾克平三苗之亂,這都是他的歷史功績,後來往東巡狩到會稽死了。《淮南子》記載禹是:"大聖不貴尺之璧,而貴寸之陰。"說大禹不看重一尺那樣的玉璧(形容珍寶),但珍惜每一寸光陰。《游南子》謂:「大聖大責尺壁,而重寸之陰」。也就是說,大禹這個大聖人,非常珍惜時光,一寸光惜都不忍放棄!


一幅對聯:跟聖賢比,我們差遠了!



「陶分」中的陶,指陶侃,東晉廬江潯陽(今湖北黃梅西南)人,字士行,小時候孤苦貧困。陶侃在軍四十多年,果毅善斷,精勤吏職。《晉書.陶侃》中記載他說過:"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堅決不敢浪費一點時光,分的度量比寸稍大,我比不上大禹,但也要珍惜時光啊。



一幅對聯:跟聖賢比,我們差遠了!


後來據說陶侃晚年一有閑暇,早上起來就把自己家裡的一百塊磚搬到門外,到了晚上再搬回去,有人覺得怪怪的,就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我怕自己太安逸了,最終啥也干不動了。現在我們可能不用搬磚,有更有意義的事情可做,但陶侃的不讓自己閑下來的精神值得學習。


一幅對聯,僅八個字,用了四個典故,鄭板橋絕對大才!


要比對先賢,既嚴格要求自己,又珍惜時光,應當做為做人的標準!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誰家貼的對聯,太逗了,差點沒把我笑死!
今年最火的一幅對聯,看懂的人不一般!
快過年了,鄰居家貼的對聯,差點沒把我笑死!!
?快過年了,鄰居家貼的對聯,差點沒把我笑死!
康熙讓他寫一百幅對聯,他卻只用一副對聯便交了差,康熙看到後很高興還獎勵了他!
快過年了,鄰居家貼的對聯,差點沒把我笑死!
乾隆的第一對聯,最後卻讓一個女子對了出來,為何紀曉嵐卻不讓說
?快過年了,鄰居家貼的對聯,差點沒把我笑死
陰曹地府有一幅給陽間的對聯,看一看,嚇死你
一幅對聯,便寫盡了人生!
今年最火的一幅對聯,看懂的人不簡單!
快過年了,鄰居家貼的對聯,差點沒把我笑死……
一人出了一副對聯說:誰能對出,誰就是狀元,結果大家一看都走了
快過年了,鄰居家貼的對聯,差點沒把我笑死
快過年了,鄰居家貼的對聯,差點沒把我笑死
晚上,送您一幅對聯!
兩則對聯謎,能猜出來的可以說是相當厲害了!
陰曹地府有一幅給陽間的對聯,嚇死你!
一幅對聯,美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