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和率領300人與10萬大軍作戰,為何又一心賣命

鄭和率領300人與10萬大軍作戰,為何又一心賣命


鄭和率領300人與10萬大軍作戰,為何又一心賣命



【鄭和】

一個人最終的成就大小,不僅僅是依靠身份的高貴與低賤來區分的。出身卑微的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醜小鴨一樣能夠成為白天鵝。


鄭和的命運轉折,就是從跟隨朱棣開始的。


鄭和原名馬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又名馬三保,回族,雲南人,自小聰明好學。「鄭」姓是朱棣奪取皇位後為表彰他的救駕之功賜予他的姓。皇帝特別愛搞這些收買人心的舉動。


馬和是一名回族少年,信奉伊斯蘭教。他的祖父和父親都信奉伊斯蘭教,曾經去過麥加。所有的伊斯蘭教徒心底都有著一個最大的願望——那就是去聖城麥加朝聖。

麥加在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境內。距離中國雲南相當遠。那時候去麥加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乘船。


有著堅定信仰的人,往往執拗而執著。咬定目標不放鬆。所以,從少年時代起,馬和就一心迷上了航海,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自己駕船到麥加去,到心中的聖地去看看。


懷著這個夢想,馬和整天擺弄著各種大船模型。而且,父親也經常給他講朝聖途中遭遇的種種險境以及跋山涉水途中驚心動魄的經歷。


初生牛犢不怕虎。父親越是描述去麥加的兇險,反而越能激起少年心中的豪氣,馬和立志此生一定要去麥加看看。


好多事情,總是千迴百轉。

不等馬和的航海夢實現,他家就遭遇了重大變故。美滿幸福的家庭突然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一下將馬和拋到了生活的最底層,過著悲慘、凄涼的日子。


馬和家的變故,源於一場戰爭。



鄭和率領300人與10萬大軍作戰,為何又一心賣命



【鄭和與朱棣】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潁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藍玉、西平侯沐英領30萬大軍,聯合奢香夫人等當地土司武裝,進攻北元殘部梁王和大理段氏,在明朝發動的雲南戰役中,馬和的航海夢不但被無情地敲碎,同時也遭遇了家破人亡的人生重創。


洪武十五年的一天,在何代村傅友德的前軍突然受到襲擊,為首的竟然是一位沒有成年的孩子。只見他騎著高頭大馬,手中一桿槍左撥右刺異常勇猛。在他身後還有許多少年。


傅友德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吃驚。


「這些人是什麼人?」傅友德問身旁的一名降將。

「應該是馬家軍吧,唉,但馬家軍已經全軍覆沒了,現存的都是一些孤兒寡婦呀!」


「馬家軍?哦,明白了!你去看看這支隊伍有多少人。」


「是。」降將領命而去,過了一盞茶的工夫,回到了大帳。


「我看見了,確實是馬家軍。領頭的那個孩子叫馬和馬三寶!他爹馬哈只在一個月前被我們殺死了。他有一個哥哥、四個妹妹,看樣子他是領人來報仇的。馬家軍大概有三四百人吧。」


「什麼!三四百人竟然與我二十萬大軍對陣!哈哈,我倒要看看這個娃娃是個什麼樣子……」


勇敢的馬和,最終還是寡不敵眾當了俘虜。按照當時毫無人性的慣例,馬和被閹割,在軍中做了秀童。從此後,馬和跟隨部隊行軍,過著毫無規律、無限凄涼的日子。


他曾試圖自殺,卻在被發現後遭受嚴刑鞭打。一下下無情的鞭打,反而激活了他心中那個航海夢。他覺得,一定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冰涼的歲月,冰涼的少年。馬和從此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兩年後,馬和被安排在南京的宮中從事低等的勞役。三年後,來南京辦事的朱棣在宮中見到了這個沉默寡言卻表情堅毅的少年,心中突然一動。


人生的際遇往往就是這麼偶然,而偶然的機遇卻常常能引發一連串意想不到的效果。


燕王朱棣最終選定了馬和,回北平的時候帶上了他。



鄭和率領300人與10萬大軍作戰,為何又一心賣命



自己選定的人,當然要重用。來到北平後,馬和被任命為燕王的親信。燕王難道不怕馬和殺了自己?


但燕王就是燕王,他認為自己讓馬和脫離皇宮不再受苦,馬和感激自己,一定會拚死賣命。因為他從馬和的眼神中看到了堅定、執著的目光。


朱棣是有心要當皇上的人,為了提高身邊親隨的文化水平,他不僅挑選學識豐富的官員到府中授課,而且還讓他們隨意閱讀府中的大量藏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馬和很快便成了學識淵博的人。


在朱棣身邊充當貼身保鏢,馬和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除了每天規定的練武之外,他還給自己加餐。他覺得,既然燕王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自己就要一生跟隨燕王、保護燕王、效忠燕王,為燕王肝腦塗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眼看史 的精彩文章:

姚廣孝給朱棣制定的當皇帝方針

TAG:冷眼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