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男童重病昏迷父母在家建重症監護室 3年後奇蹟發生

男童重病昏迷父母在家建重症監護室 3年後奇蹟發生

■王馨夫婦把家改建成「重症監護室」,24小時精心照料孩子。


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讓5歲的馮王碩病重昏迷,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候,他的父母也從未想過放棄。為節約費用,夫妻倆在孩子住院一年後,購置了全套醫療器材,把自己的家改建成「重症監護室」,兩人雙雙辭職,24小時精心照料孩子。近三年過去了,曾被醫生建議放棄的孩子正逐漸恢復。這一家人也得到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這個孩子的父母說,「兒子在,我們就還是一個完整的家。」


□文/圖 本報記者 南開宇

感染手足口病 5歲男童呼吸衰竭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可8歲男孩馮王碩的家中卻滿是消毒水味兒。「兒子整日躺在病床上。我們全家最大的願望就是孩子能早日康復,重新站起來。」母親王馨抹著淚說。


王馨是省會長興街西王村村民,她和丈夫馮立山有個獨生子馮王碩,今年還不到8歲。王馨和丈夫勤奮工作,兒子聰明可愛又懂事。一家三口原本過著其樂融融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這個家庭,一夜之間,歡笑變淚水,從此這一家人一直在期盼奇蹟的發生。


2013年那個夏天,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當年6月15日,馮王碩感染手足口病來到河北省兒童醫院治療。後期因為病情嚴重,確診為手足口病EV71感染。這種病毒具有發病急、進展迅速的特點,感染這種病毒的孩子救過來的寥寥無幾。

6月15日早上8時許,孩子活蹦亂跳地走進醫院,可等到晚上10時卻進入重症監護室,並因呼吸衰竭用上呼吸機,短短几個小時,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而可怕的變化,孩子昏迷了。


因為病情極為嚴重,醫生曾建議放棄,說孩子可能不會再醒過來,夫妻二人在監護室外痛不欲生,卻從沒想過放手。「只要孩子還有一線希望,我們絕不會簽字放棄。」王馨說,從始至終,她的心中只有這一個想法。


住院一年花費60多萬 在家建起「重症監護室」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孩子在昏迷一個月後竟然奇蹟般地堅持了下來,情況逐漸穩定,但仍然離不開呼吸機。當時已是債台高築,醫生勸他們回家,卻因為沒有帶呼吸機回家的先例而給不了任何建議。在醫院住不起,回家又困難重重,夫妻倆陷入兩難。


沒時間難過,王馨用了6個月的時間,才花10萬元買到一台孩子能用的呼吸機,並想盡一切辦法買來孩子回家所必需的各種醫療設備。在醫院住了差不多一年後,2014年5月底,他們已經花了60多萬元,夫妻倆終於用救護車將兒子帶回了家。

家裡的房間還留著兒子的塗鴉,滿屋的玩具如今卻被滿滿的醫療設備所代替,夫妻兩人把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微縮版」搬回了家。氧氣瓶、吸痰器、呼吸機、專用病床……有了這些,兒子就可以活著,就有恢復健康的可能。夫妻倆含著眼淚相視而笑:「只要兒子在,我們就還是一個完整的家。」


困難多到難以想像 曾一個月打三次120


兒子雖然回家了,但是生命卻掌握在父母手中。他們面對的是想像不到的困難,而且沒有預見性。一次疏忽,兒子就可能永遠離開。剛出院時,身高1.18米的孩子只有38斤,瘦得皮包骨,打針都找不到肌肉,並且只能平躺;因為長期卧床,怕長褥瘡,他們需要不停地給孩子翻身。光是翻身就讓他們頭疼不已:孩子只能向右側翻身,左側卧位心率會快速下降。體位變動後還要密切注視呼吸機的參數變化,如果下降就需要馬上變動體位防止孩子窒息。需要不停觀察跟床接觸的皮膚,一旦壓紅,馬上就會破潰。夫婦倆需要製作幾個小枕頭把孩子腳後跟、腳踝的位置輪流支起來,並且不斷變換體位。


另一方面,王馨絞盡腦汁給孩子增加營養,營養跟不上,撤呼吸機遙遙無期。因為不斷有突發的緊急情況,她和丈夫幾乎隔幾天就要在家進行一次搶救。每次都是一邊搶救一邊打120急救電話,等到120趕到的時候孩子已經基本上轉危為安。最多時,王馨一個月打了三次120,以至於一接電話,接線員就知道「是那個戴著呼吸機的孩子」。


稍有空閑,王馨就從網上搜急救知識來武裝自己。因為只有懂得足夠多,兒子才能更安全。每次搜索這些醫療專業知識,她都是一邊流淚一邊看,太多潛在的危險讓她心驚膽戰。孩子每一次轉危為安後,她都大汗淋漓。搶救的時候她拚命告訴自己:冷靜冷靜,手不要抖!救命時間只有那幾分鐘!王馨和丈夫把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完美地複製了下來。

在別的家庭最普通不過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需要想辦法克服的困難。比如停電,每次停電他們都嚴陣以待,別說睡覺了,連眼都不敢眨,所有維持生命的機器全都要用電。最後村裡協調給他家安裝了兩路電,但還是會碰到全部停電的情況。再比如洗澡,剪頭髮,幾乎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做。每次剪完頭髮都要確保把每根頭髮都撿起來,防止進入孩子開放的氣道讓孩子窒息。為防止孩子肌肉萎縮,王馨每天給兒子按摩,她希望孩子撤掉呼吸機的時候,就可以慢慢學走路,而不是因為肌肉萎縮再也無法行走!……她只怕自己想得不夠全面,怕因為疏忽讓孩子再多受一點罪。


說起這兩年在家護理的日子,這對夫婦有說不完的話。「太累了!每天喂流食,排泄,喂葯,按摩,擦洗等等,必須24小時在病床前守候,睡覺是件奢侈的事,問我們數字,現在真記不住那麼多,就是感覺很辛苦!」王馨說。


父母付出創造奇蹟


兒子扶著欄杆能站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在夫婦倆精心的護理下一天天強壯起來。現在每天都進行撤機鍛煉。體重也增加到了48斤。不睡覺的時候,孩子喜歡在床下坐著或者扶著欄杆站著鍛煉身體。喜歡聽媽媽講故事,喜歡玩手機,玩心愛的玩具,開心的時候會給媽媽和爸爸每人一個吻。「雖然日子清苦,但我仍然滿足。如果我們當時放棄了,我怎麼還能再抱兒子,再親到兒子香噴噴的臉蛋呢!」


從孩子得病到現在已經快3年了,王馨夫婦從沒有間斷過給孩子尋找治療方法,現在有位老中醫在為孩子精心治療。「兒子是不幸的,美好的童年被病魔纏繞;兒子又是幸運的,有許許多多善良的人們在幫助他。連醫生都嘆服兒子頑強的求生意志,而我們倆更從兒子那裡學到了堅強。」王馨說。


在一次最美家庭評選中,王馨一家的故事讓現場的人全都落淚,雷鳴般的掌聲一次次為這個堅強的母親響起。「我和丈夫的追求就是可以帶著恢復健康的孩子,漫步在公園裡,沐浴在陽光下。」王馨說,命運雖然多舛,但仍然相信明天會更好!


感謝好心人幫助


願免費傳授護理經驗


為照顧兒子,從其患病後,王馨與丈夫就雙雙辭職在家,因為沒有經濟來源還要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長興街道辦事處和村裡及時為他們申請了低保救助,並且為他們組織捐款。「社會上的好心人給我們的幫助極大。我們無法坦然接受,只能心存感激。」為此,王馨開微店,賣起大棗和核桃。要是有人捐款,她就會送上一些自己賣的東西,以表謝意。同時,兩人表示,會一直記得這份情,「如果孩子康復,我們必須要回報社會。」


王馨說,孩子病後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許多人鼓勵我們不要放棄,現在這份堅持也迎來了一絲曙光。」如今,每天他們都會讓孩子撤一段時間的呼吸機,但效果十分有限。這兩年中,一家人幾乎沒出過門。為了兒子平安,夫妻倆一分鐘都不敢大意。


得病前,5歲的兒子聰明伶俐,認識、會寫200多個漢字,100以內的加減法都會。可如今孩子的智商退化很嚴重。「我們不求別的,只希望他能儘早站起來,慢慢恢復健康。」


此外,因為兩年的家庭護理,這對夫妻總結了兩大本各種經驗教訓。他們想借晚報,感謝所有幫助他們的好心人。更希望將積攢下來的護理經驗,免費傳授給有著類似情況的家庭。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俄「聯盟MS」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對接
台灣女作家攝影家彭怡平來廈談《女人的房間》
《兩岸筆會作品選》出版發行
筆墨涌真情 義賣捐災區

TAG:中國西藏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父母將病重女兒丟到醫院,二十五年後,她竟成為父親的主治醫生
親生父母嫌我是女兒把我丟醫院 年輕護士放棄愛情把我養大
女孩身患重病,父母絕望帶回家後出現奇蹟
14歲女孩身患癌症,父母將遺體「冰凍」,渴望百年之後可以復活重生
1歲半兒子患病父母卻只相信偏方,最後導致悲劇發生
3歲小女孩被父母狠心虐待致死 都是重男輕女惹的禍
南陽13歲少女罹患重症 跪求父母放棄自己
父母離異爺爺奶奶去世 13歲男孩陪侍重症父親
勸請天下父母從小教育孩子要戒殺放生,愛護尊重生命
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去世 13岁男孩陪侍重症父亲
女嬰被親生父母遺棄,8年後她生命垂危親父挺身而出
古代孩子生多了無法撫養時 重男輕女的父母會怎麼對待女孩子?
山西10歲被領養女孩患重病 親生父母不願配型
三歲女孩被父母傳染感冒引發病症,五周後在母親懷中離去
13個月嬰兒突患白血病,年輕父母舉債求醫
患病嬰兒去世,父母守護孩子屍體15天,讓人感動!
孩子自閉症跟父母年齡有關係
四歲男孩患怪病眼睛流血後乾涸,貧困父母到處求醫!
1歲女童被燙傷後延誤治療導致嚴重休克,只因父母要照顧3歲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