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談1949大變局:我感到抬不起頭,說不出話
1949年1月8日,蔣介石請他吃晚飯,從蔣堅持要胡適去美國而猜測,蔣從無求和的打算和誠意,所謂「求和」文告都不過是演戲罷了。
2月15日,胡適在上海銀行分行和老同學、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談了半小時,竺可楨日記中說:「八點至霞飛路……晤適之,……適之對於中共與中央和談之成功甚悲觀,但謂北京之解放未始非福。」
也就在這段歲月里,胡適重提了「和比戰難」的口號。他最早提出「和比戰難」是在抗戰初期,1938、1939年他給蔣介石政府的電報中就強調和平比戰爭難百倍。1949年,胡適正是意識到和平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才會接受蔣介石請他去美國的要求。
4月21日,胡適乘坐的輪船抵舊金山,還未進口,海關人員就帶來一批新聞記者,夾著報紙來訪問他,要他談話,他在幾年後回憶:「我已經有十多天沒有看到報紙了,連忙接過報紙時,我首先看的消息,是國內和平決裂,共軍已經渡江。在這種情形下,要與外國的新聞記者談話,是多麼困難。」此次赴美與抗戰時情形不同,國民黨政權即將在大陸崩潰,美國朋友問他的態度,他表示:「不管局勢如何艱難,我始終是堅定的用道義支持蔣總統的。」他後來寫下《我們要選擇我們的方向》一文時,再次重申了「我這個觀點是永遠不變的。」
這和蔣對他的謙恭、拉攏恐怕也不無關係,即使在下野溪口時,這年3月9日,蔣曾專門派兒子去上海看他。5月8日,浙贛鐵路已被解放軍戰略,長沙、衡陽指日可下,香港學者陳君葆在日記中說:「以蔣介石言,已無可為了。而胡適還說『救中國還來得及』!」
5月28日,蔣介石給胡適寫了一封密信:「此時所缺乏者而急需於美者,不在物質,而在其精神與道義之聲援。故現時對美外交之重點,應特別注意於其不承認中共政權為第一要務。至於實際援助,則尚在其次也。對於進行方法,行政與立法兩途,不妨同時進行,但仍以行政為正途,且應以此為主務。望先生協助少川大使,多加功夫為盼。」
胡適大致上就是按照蔣的這一思路,開展他最後的外交努力,所以有人說他是「不是大使的『大使』」。然而國內局勢迅速變化,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使他深感抬不起頭,精神上苦悶極了。到7日6日,胡適在美國展開民間外交的各種上努力都歸無效,他通知駐美大使館,取消一切約會,不接見任何政府或國會的領袖。以後(1952年12月7日)他回憶說:
……在民國三十八年,我感到抬不起頭,說不出話。我曾對家人說:「不要以為胡適之在吃自己的飯。」我們家鄉有句俗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以我幾十年的經驗,我感到青山就是國家。國家倒霉的時候,等於青山不在,青山不在的時候,就是吃自己的飯,說自己的話,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在國外這幾年,正是國家倒霉的時候,我充滿了悲痛的心情,更體驗到青山真是我們的國家。
這次出去我很苦痛,由於許多老朋友的失敗心理,使我感到難於說話。所以在民國三十八年七月十六日,我通知中國駐美大使館,取消一切約會,不接見任何政府或國會的領袖。因為大家成見太深,使我處處碰壁,也因為局勢太大,不是私人間的談話所能轉移的。在這個時候,只有替國家保留一些尊嚴,替國家保留一些人格,所以我取消一切約會。就是自己作文章,說幾句話,也是人家請我作,請我說話,才作才說的。因此,三年以來,我只是給國家留了一些體面,其他毫無貢獻。
在這裡,胡適把只代表一小撮人利用的國民黨政府和堂堂國家混為一談,他所念念不忘的為國家保留「尊嚴」、「人格」究竟意味著什麼也就不言自明了。(傅國涌)






TAG:光明網 |
※人前媽媽1句寒暄話,讓孩子30年抬不起頭
※她抬起頭,說,我只是在等你看見我
※媽,我都23歲還租房住,你就不能多打幾份工別讓我抬不起頭
※10歲女孩雙乳重8斤,過重的「煩惱」讓她抬不起頭!
※女子不惜借30多萬也要整容,整容以後也敢抬起頭走路了
※哭的時候抬起頭淚就不會流出來了
※男人抬不起頭?枸杞加它一起吃,9天讓你壯如牛,老婆勸我少喝不然回娘家
※一場已經遺忘的戰役,創造了6000比1的死亡率,中國人從此抬不起頭!
※男子無家可歸住墳墓15年,最後他說的話讓眾人都抬不起頭
※抬起頭向上看07.01
※成龍是大哥!但他在這個17歲女孩面前永遠抬不起頭
※慈禧擠出50萬參加世博會,結果展出的產品,讓國人百年抬不起頭
※老婆說她找到了「高薪工作」,卻讓我顏面盡失,抬不起頭來
※老公在我面前抬不起頭,晚上看到卧室一幕,我感到心酸
※一塊上龍下烏龜的石碑,讓韓國人400年抬不起頭
※男人40抬不起頭?生薑加它吃,7天還你一個鐵腰板,戰鬥無須停!
※俄羅斯因T-50而抬不起頭,引進殲20戰機,或許是最佳抉擇!
※現在窮到抬不起頭,不出3年升官發財 財源大進 好事成雙的生肖
※有個好舅舅?再婚被罵到抬不起頭,如今開網店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