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辛德勇先生治學絮語

辛德勇先生治學絮語

辛德勇先生治學絮語



文:白鷳來源:豆瓣

作者按


這學期聽辛德勇老師講述《目錄學概論》時,除了古籍版本學知識外,還會隨手記一些有趣的邊角料,幾個月下來積累了幾十條,有些挺有趣,有些則對治學頗有裨益,故錄於下。


讀古書時要注意一下作者的通例,很多學者錯就錯在沒有關注通例。每一個年代、每一個作者寫書時都有一個通例,作者之觀點必須放在通例中去理解。


像呂祖謙《大事記解題》等前輩學者不用的書,不要以為就沒用,因為往往是他們的研究條件沒有我們今天好,他們看不到這些書。沒有沒用的書,只有不動腦筋的人。

不要有固定的做學問的模式,做學問要像打仗,兵無常形,要根據實際情況擺陣型。


治經學要純,治史學要雜,只有繁雜地讀各種史書,才能盡量減少主觀判斷的可能性。


田餘慶先生《說張楚》一文過度解讀了《史記?六國年表》中「秦虜王安」後一年「秦滅韓」的意義,於是得出了陳韓三角地帶反秦最激烈的錯誤結論。田先生用的《史記》底本應該是張文虎的金陵書局本,這個版本的《史記?六國年表》改動了舊本原貌。(案:辛師九月底說這番話時,田先生仍健在,現在斯人已逝矣。)


做歷史不要夸夸其談,像國內一窩蜂研究「新清史」的人那樣。歷史學是笨人的學問,只要好好讀書,解決一個小問題,對於整個體系的理解就是有意義的。不要想著做大師,要做小匠人。你干好一個小匠人的活,做出了一塊磚,最後總是能派上用場的。


泛濫地看書,甚至只翻個幾頁,了解它大致講什麼,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司馬光《資治通鑒》里不同時段的歷史價值不同。離司馬光比較近的隋唐五代部分,價值最大。魏晉南北朝部分較複雜,引用時要小心。至於漢代的部分,司馬光甚至還引用野史色情小說,如《趙飛燕外傳》,很不可靠。


南宋對歷史事實準確性的要求已經遠遠超過北宋,北宋史學是比較空疏的。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就產生於南宋的這一要求精確的史學風氣下。


中華書局的那套二十四史,經常偷偷挖改卻不註明,只說是幾印幾印,其實內容是有不同的。


《大清一統志》是研究清以前地理最好的一部書。


明代印刷業膨脹,著述量成倍增長。南朝、北宋亦出現了書量的猛增,前者由於紙的普及,後者由於印刷業的發展。

其實每個朝代的年號都是有寓意的,不是隨便起的。如果本朝要定年號,那一定叫慶豐。


錢大昕的考證不是餖飣之學,他是在弄懂整個整體後再進行具體問題的考證,所以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蘊含巨大的信息。


乾嘉學者只重考據,不重辭章和義理,有很大問題。讀書時只揪住一個小問題不放,卻不從書的整體理解。


所有的研究,都只能就已知的材料,做最合理的推斷。不能迷信出土材料。

明朝內閣排出首輔、二輔、三輔、四輔,本朝高層政治人物排名次的做法,很可能來自明朝。


編排:@二師兄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資訊 的精彩文章:

龍獅之爭:中國為何打不過英國了?
以畫記事:一幅來自清代的黃河史詩巨繪
說到吃,明代皇帝口味有多重?
中國人為什麼愛嗑瓜子?
清朝皇帝結婚時的鐘是誰送的?

TAG:明清史研究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