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日本幼兒園不論是公立的(由政府辦的,教師可以享受公務員的待遇),還是私立的(由教會寺廟辦的),他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日本幼兒園教室找不到現代化的設備和琳琅滿目的高檔玩具,這與日本先進發達的科技社會似乎形成強烈的反差。殊不知,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體現以人為本、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除了教室簡樸,日本幼兒教育還有以下幾個方面讓人驚嘆不已!


差別


1、各種大大小小的包

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兒園就要媽媽們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包括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厘米長,B包多少厘米寬,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等。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經過兩年,媽媽們都可以駕輕就熟,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條理地分門別類。試想日本人可以對垃圾精細分類處理不覺其煩,是否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差別

2、大人接送孩子,空著手


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兒園就要媽媽們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包括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厘米長,B包多少厘米寬,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等。


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空著。那些各種大大小小的包都由孩子們自己肩背著手拿著,而且還都跑得飛快。


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即使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包包。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為什麼?對比在中國,接送孩子都是家長們幫孩子拿包的,是不是因為我們中國的家長愛孩子更多一些呢?


差別


3、自己動手脫換衣服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對於2~3歲的孩子,每天都要重複那麼一套換衣程序,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從不伸手幫忙。


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每天到幼兒園後,換衣服、放聯繫手冊、自己貼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從兩三歲開始的訓練,讓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情的習慣。


差別


4、運動會沒有個人冠軍


不到1歲的孩子入幼兒園,也要參加運動會。1歲不到的孩子哭著拚命向前爬,這樣的場面還是有點打動人的。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運動會,只有團體賽,沒有個人單項比賽,最終只有勝利的團隊,沒有勝利的個人。強調參與,不鼓勵相互對比。


差別


5、完全混班教育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在早上9:30之前,下午3:30以後,全園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很瘋狂。孩子們真正能體會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覺,成長感特別明顯。


差別


6、教育孩子「笑」和「感謝」


幼兒園似乎完全不重視孩子們的知識教育,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了。問幼兒園到底教什麼?答案卻只是——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在日本,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和誰講話,「笑眯眯」最重要,一個笑眯眯的女孩最漂亮。還教什麼?還教學會說謝謝。


幼兒園三年間,孩子在音樂、美術、閱讀等方面同樣在進步,而收穫都是經由綜合教育的方式獲得的。


差別


7、日本幼兒園重視「食育」


在中國,幼兒園的老師會鼓勵孩子吃飯動作快一點。日本更重視「食育」,提倡細嚼慢咽。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在「食育」中,「豐富的心靈」是重要的一環,它包括「快樂的進食過程」、「感謝的心」和「參與意識」,不僅教孩子正確地吃,還要從吃中體會出感恩、環保和節儉的內涵來。快樂又充滿想像力的童年,從充滿愛的便當開始,吃了還想吃,也不願意浪費。


差別


8、斷食培養自控力


日本的斷食文化,據說起源於日本佛教,傳至今日,日本國內仍然有大量斷食療法的機構存在,可算是一種盛行的排毒、減肥的養生方法。


在日本,除了備孕、減肥、有慢性疾病的人會斷食以外,有健康意識的中產階層,也會定期奔赴坐落在風景區的斷食療法機構,排毒療養,調節身心,連孩子也一起去。雖然斷食排毒不會餓,但是孩子要忍住饞,就很不容易。日本人認為無論對自己還是孩子,這都是自制力、堅強度的絕好培養。


差別


9、大便習慣,從幼兒抓起


日本幼兒園裡有「大便教室」,老師扮成「大便先生」到各個學校登門授課,告訴孩子們大便與人體健康的關係,還帶著孩子們用粘土做各種形狀的「大便」,告訴他們:哪種大便健康,哪種不太健康,應該在飲食上注意什麼,等等。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在1歲半就開始進行使用便器的訓練。在孩子專用的廁所,放著一大排沖水便器,孩子一入托就通過保育員人盯人的訓練,學習正確使用廁所和清潔身體的方法。


1歲半,自己擦屁屁。而在中國,我們有多少孩子小學一年級大便還不能自理,難道是日本的娃娃更聰明嗎?


差別


10、寒冬穿短褲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麼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剛入園的時候,三天兩頭就凍病了。而日本媽媽說起這事,答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就是讓他們得病的啊。


每天都會以這種方式在寒冬里鍛煉身體。日本的父母從小就不讓孩子多穿,目的是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


半裸上身的小朋友,即使在冬天也很有活力地在玩。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對比日本的幼兒教育,來看看我們的孩子——為了孩子們能成為未來人群中的佼佼者,家長們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而當他們進入社會時,卻連面試也需要父母陪,一杯水也不會倒,椅子不能放齊,離開時電燈不會關,受不了工作壓力,浮躁而輕易跳槽,眼高手低。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自然人變為社會人,學會認知、做事、合作和生存。教育就是社會化成人與孩子自然本能的相互妥協和對抗過程,通過寓教於樂與嚴格培訓的方式,將更為優秀的制度、品德和性格傳遞給孩子,鑄就孩子完善的社會性格和整個民族的個性。


有人曾說過:未來企業的競爭,包括國家的競爭,不再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之間的競爭,而是一個團隊與另一個團隊,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的競爭。


當我們在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的孩子的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一點:教育就是最廉價的國防,從小抓好教育,就等於抓住了強國之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零後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八零後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了縱容孩子的天性,日本都這樣建幼兒園
對比日本的幼兒教育,我們是否缺了什麼?
日本松島教授:沖繩為什麼要獨立?
看日本的學前教育,這裡簡直是孩子的天堂!
日本幼兒園到底教什麼?答案竟是:讓孩子學會笑眯眯
見識一下日本神作級的幼兒園,這才是真正的」幼兒的樂園「…
日本幼兒園,都給孩子用什麼飯碗?
日本孩子的性教育课怎么上?让你大开眼界
日本皇室為什麼要把菊花作為他們的標誌?
看日本最初的大規模兒童博物館,如何對孩子寓教於樂?
日本的孩子怎麼過「兒童節」
日本哪兒櫻花最好?
不認識這個日本牌子?那要怎麼做余文樂的女朋友
日本孩子教育,那些令人驚訝的細節!
為什麼日本妹子會那麼萌?
日本怎么过鬼节?
秋季的日本,紅葉要去哪兒看?
關於日本小學的英語教育是怎樣的呢?
好好看看日本!這才是真正的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