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和制汉语你鸡造不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和制汉语你鸡造不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和制汉语你鸡造不



说到日本产品,一般立刻会想到的是汽车、数码相机、偶像剧、电饭煲,近来还要加个马桶盖。不过,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用到最多的「日本制造」还真不是这些,而是「和制汉语」。

简单地说,和制汉语就是日本人创造的汉字词,属于汉语中的外来语,也叫日源词。和即日本,语就是词语、词汇,也就是日本制造的汉字词语的意思。国人比较熟悉的是「人气、欧巴桑、寿司、铁板烧、照烧、新干线、过劳死、卡瓦伊、卡拉OK」等等,都知道这些词语来自日本。但是,如果告诉大家,「社会、政党、主义、银行、会计、知识、小说、公园、宗教、广场、单位、电话、干部、课程、文明、图书馆、作品、主食……」这些看上去是地地道道汉语词汇的常用词也都是和制汉语,是不是会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和制汉语你鸡造不



让我们回到历史深处,来看看汉语日常用语中这些「日本制造」的词语都是怎么来的吧。

中日文字交流的历史,最早要算从后汉光武帝刘秀开始。公元57年,光武帝接见倭国(日本)使者,赐予「汉倭奴国王」蛇扭金印。这枚金印现收藏在福冈市立美术馆中,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之后的公元二、三世纪,中国汉字传入日本,《论语》、《千字文》等也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到公元七世纪,日本人利用汉字的音读和训读创造出了日语的发音方法。公元九世纪日本人发明了平、片假名,汉语词汇在日本大行其道,汉学逐渐普及。


文化传播的规律一般而言都是从高势位流向低势位。中日两国因在历史进程中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时期「师生关系」有所置换。总的来说,中日之间汉字及汉字文化的交流,古代主要是从先进的中国流向日本,中国创造的汉字及汉字文化大规模传播东瀛,使日本在弥生时代实现从野蛮到文明的飞跃。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和制汉语你鸡造不



近代德川幕府时期以后,日本逐步转向学习西方,但中国仍然是其学术的重要供应源,汉文西书流入日本,如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中的「体、面、线、直角、钝角、面积、体积」等几何用语,利玛窦、李之藻合译的《同文算指》中的「平方、立方、开方、约分」等算术用语,艾如略《职方外纪》中的「赤道、地球、北极、南极、经度、纬度」等地理学用语等等都被日本采纳,并沿用至今。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引进、汲取外国文化的方向,已由中国转为欧美。这时翻译介绍反映欧美近代文明的新概念、新术语,成为当时日本新知识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恰恰在这种热烈模仿西方文化的历史阶段,日本出现了创制汉字新词以翻译西洋术语的高潮。正如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王力先生所说:「汉字在日本,简直像希腊文和拉丁文在西洋各国一样,它们可以被用来作为构成日语新词的基础」。


那么日本人是如何利用汉字创造新词汇的呢?他们采用的方法最主要有两种。首先是利用古典汉语中的词语意译欧美词语,比如:「革命」一词出自《周易》中的「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本来是「顺乎天命」的意思,日本人把它用来翻译英语的revolution。再比如:「文明」一词出自《易·乾卦·文言传》中的「天下文明」。本意是「文采光明」的意思,用于翻译英语的civilization。这样的词有很多,例如如医学(旧唐书)、労働(三国志)、教授(史记)、演說(尚书)、交際(孟子)、学士(礼仪)、封建(左传)、精神(庄子)、文学(论语)、法律(管子)等等。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和制汉语你鸡造不



另一个主要的方法是运用汉字造词法并参酌日语习惯来创制汉字新词。日本近代学者在译介西学术语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中国古典词借用,就自创汉字新词,例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科学、美術、哲学、抽象、動産、不動産」等等。这些新词就是遵循汉字造词法创制的,普遍使用的方法是修饰语加被修饰语组成词汇,如形容词加名词组合成「喜劇」、「美学」;副词加动词组合成「交流」、「独占」;动词加名次组合成「断交」、「動員」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应用较少的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用汉字音译西方术语,比如瓦斯、基督、基督教、倶楽部、珈琲等,掌握了汉字会意性特色的日本人在创制这些音译词时,往往也利用所借音汉字所包蕴的意思,给音译词增添会意性。第二种是利用日本以往自制的被训读的汉字词汇(固有語),对其注入新内涵,用于翻译西学术语。比如手续、取缔、引渡、场合等。第三种是日本人独自创造的汉字,如腺、吨、癌等。


说到这儿,可能大家会说,这不是日本人用汉字造词翻译西方词语吗?那应该是在日语里呀,怎么跑到中国来变成我们汉语的内容了呢?这还要回到历史里来看。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和制汉语你鸡造不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非欧美国家实现近代化的「优等生」和成功范例,这对于中国是很大的刺激和启示。因此,从清末开始,一股学习日本的热潮在中国兴起,到清末民初时期形成了留学东洋热和翻译东书(当时称日本为东洋国或东国)热。在清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以万计的中国青年留学日本,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留学运动。与此同时,通过译介日译西书来研习西学也成为时尚。这一大批留日学生在返回中国后都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与此同时「日译」词语也随着他们开始进入汉语系统。这个时期,两国之间的语言交流就从双方交流变为了日语对汉语的单向输入。


在这一系列日语词汇引入过程中,梁启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大量采用日语新词,中国人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开始把诸如「共和」、「社会」、「主义」、「运动」等等词汇引入汉语作为政治术语。包括鲁迅、丰子恺、周作人、郁达夫等等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也有意无意地在各自的著作里借用了大量日语词语。甲午战败后,清廷在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开设法律学,聘请了一批日本法学家为讲师,大批日语汉字词进入中国的法学体系。这个时期,中国人对于日语的借鉴是全面的,源源不断的「和制汉语」就这么成为了现代汉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人创造的「和製漢語」不仅给中国增加了反映西学内容的新概念,也推动了汉语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空前地提高了汉语的表达能力,使汉语成功地适应了时代发展地要求。


首先,汉语自古以来以单音词为特征,复音词虽渐有出现,但没有改变单音词为主的格局。而和制汉语带来了大量复音词、复合词(「理论、自由」等双音节词,「未知数、唯物论」等三音节词,「心理作用、民族问题、地主阶级」等四音节词),丰富了汉语系统,为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准备了条件。


其次,从日本传入的许多意译词,带来了很多新的词汇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国词汇和语言传统的变革。前缀、后缀的词缀化构词法大大发展,如用「化、式、炎、力、性、的、界、型、感、点、观、线、论、率、法」等作为词尾构词。动补结构的新词大量出现,比如「扩大、加强、提高、改良、改善、革新、纠正」等。动词的名词化现象突出,如「教育、生产」等。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和制汉语你鸡造不



这些变化增强了汉语表达的逻辑性,促使汉语向更加缜密、清晰和准确细致的方向发展。这种语言词汇方面的变革,对于近代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名词体系的基础。


那么我们的现代汉语中到底有多少和制汉语呢?《汉语外来词词典》中列出的日语借词(和制汉语)有893个;《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列出的日语借词有436个;《现代汉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列出的日语借词有598个。就目前研究来看,汉语中的日制汉语的确切数量还是个未知数(这也是个日制汉语词)。虽然我们目前看到的统计数据并不太大,但这些日制汉语大部分都是我们的常用词,比如:解放、解决、马铃薯、人格、人生观、派出所、克服、经验、警察、故意、大本营、保险、保健、表情、表演、表现、传染病、博览会、动脉硬化、集团、集合、领土、生产力、玩具、突击队、体育、特殊、学位、游击队、意识、总理、周期、唯物论、宿舍、入场券、建筑、对象……


文/苏州小来


日本物语微信号:Roningosho


中文最大日本文化电子揭示板浪人御所(SenGoKu.Cn)与日本视角(JPsoo.com)旗下自媒体,介绍日本历史、文化、设计、游记、器物、艺术、生活等方方面面精彩内容,做有深度的公益性日本媒体资讯站。


JPSOO.COM 日本视角 SENGOKU.CN 浪人御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物语 的精彩文章:

这部五星日剧,戳中了每一个北上广漂
揭秘历史上日本人「时尚观」之变
揭秘丰臣秀吉与织田信长竟然是这样的关系

TAG:日本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