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奇點臨近》作者:2099年,人類被徹底顛覆

《奇點臨近》作者:2099年,人類被徹底顛覆

《奇點臨近》作者:2099年,人類被徹底顛覆



書籍作者 | 雷·庫茲韋爾,《奇點臨近》作者,奇點大學校長,現任Kurzweil Technologies, Inc. (Kurzweil科技公司)主要負責人,這是一家開發和銷售圖形識別、人工智慧、進化演算法、信號處理、自然模擬處理等技術的公司。

讀書筆記達人:筆記俠 籃子深度好文:7121字 | 9分鐘閱讀


導讀:以下是讀書筆記達人籃子,閱讀《機器之心》這本書後,所摘錄的精彩金句。準備開始閱讀思考之旅~


全網首發·讀書筆記


NO.1:技術的進化,指數級增長

1)有些鳥類的壽命只有幾年時間。如果你仔細觀察它們的快速運動,就會發現它們正在以另一個標準來體驗時間。人類也有同樣的經歷。兒童的變化速率以及他所經歷的時間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


2)人類的獨特之處在於運用知識——記錄下來的知識,來製造工具。知識庫代表了不斷發展的技術的遺傳密碼。


3)技術使得我們這些生命亞種具備支配自己所處生態環境的能力。技術要求其創造者具備兩個屬性:智能以及操控環境的能力。


4)記憶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即計算能力)已是多細胞生物進化過程中具備的最高級能力。


5)在幫助強化人類的力量之後,機器開始積攢記憶的能力以及進行邏輯操控的能力。

6)1965年,摩爾發現單個晶體管所佔表面積(即該晶體管被印刻在集成電路上時佔據的面積)大約每12個月就會減少50%。


7)一塊集成電路板上的晶體管數量每兩年就可以翻番,這是的晶元的零部件數量也加了一倍,速度也提升至原來的兩倍。


8)計算機化的速度和密度從20世紀初的每三年翻一番,到20世紀末每一年翻一番,而這種屬性與用戶所使用的硬體類型無關。


9)相同單位成本的計算機功能要比半個世紀之前的強大一億倍。


10)時間與混沌定律:在一段過程當中,重大事件(即能夠改變過程性質的時間,或能對過程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的間隔會隨著混沌的程度加長或縮短。

11)如果某段過程當中混沌程度很大,那麼需要剪個很長時間才會發生重大事件。反過來看,如果有序性增加,那麼發生重大事件的時間間隔酒會縮短。


12)混論指的是在某一過程的相關事件中無序(即隨機事件)的數量。


13)混沌增加定律:如果混沌呈指數級增長,時間的流逝將呈指數級放緩。


14)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重大生物事件的周期也變長了,這是我們實實在在的經歷。

15)信息實在某一過程中有意義的有序數據。雜訊是一個隨機序列,是不可預測的。而信息也是不可預測的,如果我們能從已有的數據預測出未來的數據,那麼那部分未來數據就不叫信息了。


16)井然有序並不足以構成有序,因為有序還需要信息。只有信息不足以達成我們的研究目的。


17)進化誕生於大混沌之中,依賴周圍的無序性存在,並從中汲取保持自身多樣性所需的元素。


18)只要有生命出現,創造技術的物種就會出現,技術也必將出現。技術是通過其他方式實現持續進化的,其自身就是一個進化過程。


19)呈幾何級數的人口增長趨勢一直令人類焦慮不安,但近年來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因素(包括日益增長的財富)已經顯著遏制了人口增速,即使在發展中國家也是如此。


20)指數級趨勢影響力巨大,但也具有欺騙性。一旦到達「曲線拐點」,就會爆發出巨大的惡女里。計算機技術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印象便是一例。


NO.2:機器智能,超越人類智能的那一天正在迫近


1)地球上存在著數百萬種生命形式,從最簡單的原始細菌到複雜的人類,其錯綜繁複的基因資料庫卻僅由 4個鹼基對組合構成。「小型記錄器 」核糖體分子從僅有的 20種氨基酸中讀取密碼並複製蛋白質。


2)幾十個原子組成的微小分子就能轉碼解碼、轉錄信息、探測錯誤和糾正錯誤。所以,有機體實際上是由一個個原子構成的氨基酸分子鏈構造而成的。


3)進化這位編程師雖富於創造,有時卻也草率馬虎。它只留給我們一套低級的目標代碼(即上億比特的編碼數據 ),卻未提供更高級的源代碼 (即用人類能理解的語言表示的代碼 ),沒有任何解釋說明,沒有「幫助 」文件 ,沒有可查文檔 ,也沒有用戶手冊。


4)除了缺乏過程記錄 ,進化還是個效率非常低下的程序設計師。據現下估計97%的基因密碼不做運算,也就是說,大部分密碼序列不能生產蛋白質,看上去毫無用處。真正活躍工作的密碼僅為23兆位元組 ,這比微軟文字處理軟體佔用的空間量還要小。


5)人類編寫程序的慣常方法與上述機制恰好相反,我們會有目的地進行程序變更設計,可以同時對程序進行多重變更,其中每一項變更的效用都經過獨立測試,而不是對該程序的總生存期做一個概括評價。若我們嘗試用有機體的自我進化模式來改進人類電腦程序,那這些程序必會因為不斷增強的隨機性而崩潰。


6)進化有一個致命缺陷 ——速度極其緩慢,其創造出的設計固然巧奪天工,可歷時太久,久得驚人。


7)人類的祖先又用了很漫長的時間才開始學會創造技術,但對現代人類而言,所謂的漫長不過是幾萬年,速度有了明顯的提升。


8)解決一個問題或創造一項智能設計所需的時間與智力的進化有關嗎 ?顯然人類智商測試的設計者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他們給智商測試限定了時間。我們都認為用幾秒解決問題絕對勝過用幾個小時甚至幾年。人們常對智商測試的時間限定爭論不休 ,然而這並沒什麼好爭的,因為解決問題的快慢一直都是衡量進程好壞的指標。


9)如果我們從時間角度考量進化的工作性能,只能很遺憾地說,進化的智商無限接近於零。


10)而我們人類創造的技術之所以進化得如此高效,是因為我們將分散的能量聚集到幾件事上,速度加快了上百萬乃至 10億倍。與人類智商相比,進化的智商便相形見絀了 (當然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你的觀點也會隨之不斷變化 )。


11)假設我們打碎了一隻杯子,很難使杯子恢復到打碎之前,這涉及熱力學第二定律。由於總體的熵總是呈增加趨勢,絕不可能減少,所以時間單向移動。打碎杯子增加了整體的隨機性,若要恢復則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然而宇宙收縮進程中,混亂度降低,此時的時間也就可逆了。宇宙的收縮致使時光倒流,進化變成退化。在宇宙時間表的後半段,時間倒退回過去。


所以如果你想打破心愛的杯子撒撒氣,可以選擇在靠近宇宙時間表中點的地方進行 。你會發現杯子剛打碎就又恢復成原狀,因為此時我們跨過了宇宙時間中點,進入了收縮階段。


NO.3:圖靈的語言-機器會有意識嗎?


1)我們可以認為意識和身份根本不是特定粒子的功能 ,因為我們自己的粒子一直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當中 。從細胞的層面來看 ,我們可以在幾年時間內更換大部分細胞 (不過腦細胞無法改變 ) 。 2從原子的層面來看 ,變化的周期要更短一些 ,我們的腦細胞也是如此 。人類根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粒子集合體 。物質和能量的形式是半永久式的 (逐漸變化的 ) ,但是人類體內真正的物質含量卻一直處於變化之中 ,並且變化速度非常之快 。


2)我們不應該把人類的基本特性同某些特定粒子聯繫在一起 ,而應該與我們所呈現的物質及能量模式聯繫起來 。


3)認為動物 「只不過是機器 」的觀點十分普遍 ,這對動物和機器來說都是一種蔑視 。現在人腦仍然要比機器複雜100萬倍,機器的複雜性和敏銳性跟昆蟲差不多,而昆蟲的主觀體驗非常有限,當然 ,也沒有什麼令人信服的方法對它們的主觀體驗進行測量 。但對於機器和高等動物 (比如智人以及智人的亞種 )能力的不同觀點也將是短暫的 。


4)自由意志的概念反映了更深層次的矛盾 。自由意志即刻意的行為或決策 。


5)解決問題有很多辦法 ,有一種常規的做法就是否認問題的存在 :意識和自由意志只是由語言的歧義產生的假象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意識並不完全等同於幻想 ,只是另一種邏輯過程 ,這是一種可以對自身做出回應並和自己互動的過程 。


我們也可以在機器製造的過程中做到這一點 :構建一個帶有自身模式的程序 ,然後讓這個程序自我檢測並按自己的方法做出回應 ,讓這個過程進行自我反省 。這樣 ,機器便有了意識 。這是一系列進化了的能力 ,因為自省的思維方式本身更加強大 。


6)笛卡爾的著名宣言 :「我思 ,故我在 」通常被視為西方理性主義的象徵 。這一觀點解釋了笛卡爾的想法 ——「我思,意思是我可以操縱邏輯和符號,因此我的存在有價值 」 。


7)「意識是另一種物質 」派 ,這一學派的觀點認為意識對物質世界造成了干擾 ,與科學實驗有衝突 ,意識一定可以獲勝 ,因為它有能力證明自己的遠見 。


8)美國人工智慧研究員道格拉斯 ·霍夫施塔特認為 :「我們的大腦太過簡單 ,還無法了解自己 ,這一點也許只是命運中的一次意外 。行動遲緩的長頸鹿便是一個例子 ,它們的大腦發育水平明顯無法滿足它們自我了解的需求 ——不過這一點和人類大腦很像。 」


9)我們可以想像思維社會中的每一種思維都是有意識的 ,儘管層次最低的那些思維意識相對較少 。


10)如果機器能通過圖靈測試 ,我認為人們就會相信這台機器有意識 。


11)如果我的個人電腦是由電子材料 (而不是人腦當中那種物質 )構成的模擬神經元的神經網路 ,那麼電腦當中的你運行速度要快 1 0 0萬倍 ,我眼中的一個小時將是你眼中的 1 0 0萬小時 。


NO.4:人工智慧的萬能公式,也許很快就能找到


1)世界上存在太多的原始數據 ,我們不得不銷毀大部分無用的信息 ,保留有用的部分輸入到資料庫中 。這就是神經元 「不全則無 」功能背後的真諦 。


2)開啟智能的鑰匙之一在於了解什麼是不需要計算的 。


3)一個已能識別人臉的神經網路軟體包含了網路結構和神經元連接強度的相關知識 。比如識別系統能正確識別出張三的臉部 ,但它無法說明因為這張面孔有著目光深邃的眼睛 、高挺的鼻子 ,從而識別這是張三 。我們也能讓神經網路學會識別棋局中的巧妙棋步 ,但它同樣無法闡述走這步棋的理由 。人類記憶同樣如此 。


我們能輕易認出一把椅子 ,並不是因為腦中有相關具體描述 ——椅子是一個水平面下方垂直連接多處支撐架構的結構,該水平面上方又有一個垂直面,而是因為神經網路中存儲著無數次看到椅子的經驗,雖無法細化到每次看到椅子的具體時間地點,但是這些經驗已經留在神經連接模式中,形成了有關椅子的知識。


NO.5:超級智能即是天才,也是白痴


1)我們想讓機器智能地回答人類話語 ,就需要知道 (儘管未必是有意地 )語音結構 、聲帶的發音原理 、語言和方言的聲調 、措辭規則和討論的主題等相關知識 。分析每一層次的內容便能找出有用的條件 ,以縮小搜索範圍 ,找到正確的答案 。


2)電腦之間可以隨時隨地快速共享已有的知識 ,但人類無法進行這種信息的直接共享 ,我們所擁有的除了耗時的人際交流手段 ,就是教與學的方法 。


3)知識下載將會是神經植入技術的優勢之一 。通過植入的方式 ,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 ,記憶力也會增強 。不同於本能和天性 ,我們不會忘記在電子突觸上留出快速下載的埠 ,到時候下載知識到我們的大腦中也就很便捷迅速了 。


NO.6:茶杯中的宇宙-量子計算引爆技術未來


1)人腦的存儲容量大約相當於 1 0 0萬億個突觸強度 (指神經元間連接上的神經遞質濃度 ) ,大約有 1 0 0 0萬億比特 。


2)鑒於此 ,預估價值 1 0 0 0美元的個人計算機的速度及容量在 2 0 2 0年左右就可以與人腦媲美是合理的,對於神經元連接計算尤其如此,儘管其當下的速度和容量尚遜色於大部分人腦計算活動。


3)光學計算機的優勢就是可以對潛在的數萬億同步計算進行大規模並行計算 ,其劣勢是無法對其進行編程 ,只能在光學計算元素的給定程序上進行一系列固定的計算 。


4)當我們掃描某人的大腦 ,把他們的思維文件重新組裝到一個合適的計算媒介當中時 ,一個新的 「人 」出現了 ,對其他觀察者而言 ,他和接受掃描的人一樣 ,有著完全相同的人格 、經歷和記憶 。


NO.7:虛擬現實,再造一個「客觀世界」


1)是什麼造就了心靈 ?機器若有心靈 ,那它的精神藥物是什麼 ?心理疾病又有哪些 ?還有它坐在整潔的辦公室里能感受到與人類類似的生理或心理愉悅感么 ?——埃特 ·戴森


2)線狀染色體末端存在一段名叫端粒的物質 ,細胞每分裂一次 ,它就會逐次變短一些 ;當端粒縮短至零時 ,細胞分裂便會終止 ,最終會自我毀滅 。人類一直想要攻克疑難雜症 、延緩衰老 、打破人體的極限 ,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改變控制細胞的遺傳密碼實現 。


3)以細胞為單位建造身體這一點便值得保留 。採用此種方法可以保留我們身體的許多優勢 :提高機體可靠性的冗餘 ;自我複製和修復能力 ;身體的柔嫩與溫暖 。但正如我們終將摒棄速度緩慢的神經細胞一樣 ,我們最終也會被迫拋棄基於蛋白質的其他局限特質 。


4)自我複製之所以如此重要 ,是因為一次建造一台微型機器成本極高 ,為了提高效率 ,我們必須生產上億台納米機器 ,而要低成本地實現此複製 ,唯有通過組合爆炸的方法 ,即機器的自我複製方可實現 。


5)我們並不總是需要真實的身體 。如果身在虛擬環境 ,那虛擬身體就能滿足需求 。


6)高質量的虛擬現實主要滿足了人們的兩種感官——視覺和聽覺 。除此之外 ,皮膚也是很敏感的器官 ,所以虛擬現實技術也正在開發其中的觸覺界面 ,微軟公司開發的力量反饋遊戲手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7)一旦進入虛擬現實 ,我們的身體 ——至少虛擬身體可以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邪惡的惡魔或者其他任何形象 ,不管現實生活中是否存在 ,只要是能與虛擬世界中的其他生物互動交流的形象都可 。在虛擬現實中 ,你並非唯一的存在體 ,你可以和朋友互動 (他可能身處另一個虛擬現實隔間中 ,並且和你現實相隔很遠 ) 。


8)到21世紀後半葉,通過納米技術 「群集 」的途徑 ,真實世界將呈現許多虛擬世界的特點。


9)高度真實的視覺、聽覺、觸覺三位一體的虛擬環境發展至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將會較為完善。到那時,虛擬性伴侶將成為對現實性伴侶的一個極大挑戰。


10)虛擬性行為技術催生了一系列滑坡謬誤 ,一夫一妻制的概念也逐漸被淡化 。


11)一旦神經植入普及 ,我們不僅能營造虛擬感官體驗 ,還能模擬出這些體驗產生的情感 ,甚至能創造出與體驗本身毫無關聯的情感 。


12)我們費盡心思想要獲得幽默 、愉悅和幸福感 。如果能隨心所欲地激發這些情感 ,似乎就剝奪了它們存在的意義 。


NO.8:寫詩、譜曲、繪畫,一台機器的創造天賦


1)控制論藝術家的時代已經開啟了,雖然還處在初期階段。


2)這些系統的優勢可以通過短語、形狀或樂譜等令人吃驚的獨創形式表現出來。


3)自動化進程大約始於300多年前的英格蘭——現在還在加速前進(遵循加速彙報定律),消除了技術階梯底層的工作,創造了技術階梯頂層的工作。


4)根據加速彙報定律,我們可以預測的答案就是,結題還會向更高的水平攀升,這表明人類也需要通過其他手段讓自己變得更有能力,教育智能實現這麼多了。人類趕上技術發展進度的唯一方法就是,從自己創造的計算技術當中獲取更多能力,也就是說,人類要和技術融為一體。


5)工業社會不能發生有益於自由的改革,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現代技術是一個統一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所有的組成部分都是互相依賴的。


NO.9:改變無處不在,未來就在眼前


1)每台電腦都配有無線技術以連入遍布全球的互聯網,可以進行即時可靠的超寬頻通信。


2)人們也在研究人腦的逆向工程,他們對不同大腦進行掃描,有對剛剛過世的人的大腦進行破壞型掃描,也有利用高解析度的磁共振成像對活體人腦進行無創型掃描。


3)在21世紀初,一些教育家擔心孩子們會過度依賴閱讀軟體,然而孩子和家長早已接受了這種軟體。研究表明,視聽同步呈現出來的文本確實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


4)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失明、失聰和癱瘓並不會造成日常生活障礙,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也認為其殘障只是行動略有不便。智能技術為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做出了大貢獻。


5)通過無處不在的高速無線寬頻信息網路的傳播 ,人們至少可以在硬體和支持軟體層面上實現電子文件的有效彙集 。


6)大多數書籍、音樂專輯、影像、遊戲和其他形式軟體的購買都不涉及實體交易 ,信息傳播產生的新型商業模式也在興起。


7)工作群體的地理位置趨於分散,即使在不同地方居住和工作,人們也能順利一起工作。


8)計算和通信安全是美國國防部的首要關注點。人們普遍承認,能有效維持計算資源完整的一方在戰爭中會佔據主動。


9)病人一生的病歷都存儲在電腦資料庫中。於是這些隱私 (包括其他個人信息 )的訪問權成了人們關心的主要問題 。


10)試想一下:圖靈測試中的一位人類法官通過終端設備同時審問一台計算機和一個人.如果人類法官無法區分哪個是真人、哪個是機器,那麼說明機器擁有了人類水平的智能。


NO.10:2019年,即將到來的技術變革


1)現在的計算機大多是隱形的,它們鑲嵌在各處 ——牆壁里、桌椅中、衣服里 、首飾里,還有身體里,無處不在。


2)人們可使用手提式顯示器閱讀文件,或者更為常見地使用無處不在的 「直接針對眼睛 」顯示器將文本投影到虛擬環境中閱讀。


3)失明人士、失聰人士和截癱患者的這些問題將不再那麼明顯 ,也不再會被當作大問題。


4)不管使用哪種通信方式,用戶都能感覺對方好似近在咫尺。


5)一般來說 ,沒有真人參與其中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動個人助手代表自己和其他自動助手完成交易 。


6)人們開始和自動模擬人物建立關係,把它們當作同伴、老師、監護人或者情人。


7)人們一致同意計算機還未能通過有效的圖靈測試 ,但對於這一點的爭議也越來越多。


NO.11:2029年,人類與機器之間的鴻溝不再


1)人類(即人腦)機器創造出的計算技術,所有這些加起來的計算能力總和中,非人類能力佔99%。


2)人類學習基本都由虛擬教師進行教學 ,知識的鞏固也由神經植入器完成 。


3)為失明者設計的高度智能視覺導航設備 、為失聰者設計的語音轉換文字設備 、神經刺激設備 、為肢體殘疾人士設計的智能矯正假體以及其他各種神經植入技術已普及,這大大減少了殘障人士身體上的不便。事實上 ,大多數人都會使用感官加強設備 。


4)大部分通信不再需要人的參與 ,即使涉及人類 ,也是人類與機器之間的交流 。


5)生產 、農業和交通產業中不再有人類的身影 ,教育機構成了人類工作的主要場所 ,律師的人數也遠超醫生從業者 。


6)人們越來越多地討論起機器的合法權利 ,尤其是那些獨立於人類存在的機器 (即非大腦植入型機器 ) 。


7)許多傑出的代表性藝術家都是機器 。


8)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類的延壽會涉及仿生器官的運用 ,包括大腦的組成部分 。納米機器人成了偵察員 ,在特定範圍內也是血液中的維修工 ,同時還是仿生器官的建造材料 。


9)機器智能的主觀體驗逐步被接受 ,尤其是因為 「機器 」也參與了這場討論 。


NO.12:2099年,人類的定義被徹底顛覆


人類思維正融入自己創造的機器智能領域。


雖然基於機器的智能體的基本權利已得到解決,人類、機器智能體以及其各種結合體也具有各自不同的權利和力量,而這也成了政治和哲學的根本問題。


【後記】


宇宙會止於大收縮 ,還是會止於星球的無限膨脹直至死亡 ,或者止於其他方式 ?我認為最根本的問題無關乎宇宙的質量如何 ,或是否存在反重力 ,或愛因斯坦所謂的宇宙常數 。但宇宙的命運終將有結論 ,我們會在時機成熟之時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


知名人士的精彩書評:


庫茲韋爾的書著實撩人眼球,他預言不久的將來,人類將是半人半機的構造。


——《福布斯》


《機器之心》一書廣泛探討了諸多有趣的話題,例如熵、混沌理論、大爆炸、量子理論、神經網路、遺傳演算法、納米工程、圖靈測試、腦掃描術、國際象棋程序、互聯網等,涵蓋了信息技術界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紐約時報》


【後台回復「筆記」


獲得100個做筆記的好方法


更多精選文章點擊以下頭像

《奇點臨近》作者:2099年,人類被徹底顛覆



點擊獲取:獨家音頻內容|跟著大咖去耶魯遊學,和全球頂級教授探討

《奇點臨近》作者:2099年,人類被徹底顛覆



會員專享|用1800元,林莉帶你啃馮衛東10萬元品牌戰略課

《奇點臨近》作者:2099年,人類被徹底顛覆



精選好書|網路關係已經過飽,趕緊簡化出最重要的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記俠 的精彩文章:

復旦哲學教授郁喆雋:總擔心人工智慧,人類到底懼怕什麼

TAG:筆記俠 |

您可能感興趣

七夕臨近,星婆本周運勢【8.28~9.3】
2017英超臨近尾聲,這5支隊伍角逐第4
6.14別懊悔!加息臨近,黃金1260空單被套還有機會出局!
170620 小兵生日臨近 禮物爆倉 兩手根本拿不完
67天,「世界精神衛生日」臨近了
A股臨近3400點該買什麼股?
隨著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日的臨近
1999元5.5寸屏幕標配變焦雙攝!小米新機臨近!
「百縣大會」腳步臨近,哪些亮點不容錯過?11月10日等你來!
2017年nba季後賽臨近,勇士和馬刺並非無懈可擊!
2017高考臨近,能叫醒你的25張圖,看到第幾張會醒?
32位時代臨近終結,iOS10最終測試版發布:小修小補
七夕臨近杭州金牌紅娘做媒忙,20多年促成780對夫妻無一離婚
日本「2018年教育問題」臨近、地方大學如何競爭
ComputeX 2017臨近,一大波X299即將發布
讀完《奇點臨近》讓我感觸最深的10個觀點
國際瑜伽日臨近 印度9.2萬名囚犯74位部長都練瑜伽
陳喬恩,一個臨近40歲卻依然保持一顆18歲少女心的精緻女生!
6月21日:關口臨近還需空,金銀依舊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