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烈士的名字

烈士的名字

本報記者 劉昊 童曙泉 劉冕


連綿的圓形山丘,像巨大的墳冢;隨雨而下的紅土,彷彿未曾乾涸的血跡。


80多年前,這個叫臘石寨的山地曾被鮮血染紅。1934年秋,紅軍將士用血肉之軀,對抗敵人的飛機大炮,守衛著興國縣城。那是中央紅軍長征前的最後一戰。

當年的戰場,如今已長出新草。一塊塊簇新的花崗岩墓碑,平卧在草坪中。這是正在修建的興國縣散葬烈士墓群,一共9850座烈士墓,是全國最大的烈士陵園之一。


「張聲中(1907-?)」、「張聲有(1910-?)」、「張聲酉(1909-?)」、「張聲京(1907-?)」……


「曾招芳(1901-?)」、「曾慶財(1910-?)」、「曾慶安(1908-?)」……


烈士的犧牲年月已無法考證,但他們的墓碑上有著相同的6個字——「在長征中犧牲」。

一對母女,撐著傘,走在墓碑間。女兒走得快,眼睛匆匆掠過一塊塊墓碑,像是尋找著什麼。母親走得慢,每一塊墓碑,都會端詳一陣。


已過中年的母親姓曾,她的爺爺是在長征中犧牲的紅軍戰士,可家裡人一直不知道爺爺犧牲在哪裡,聽說興國縣修建陵園集中安葬散葬烈士,特意來找找有沒有爺爺的墓。


「好多人,都是一個輩分。」女兒低聲念叨。墓碑上,同姓同輩的名字很多,「這可能都是同宗或是同族的兄弟。」母親對女兒說,「我爺爺是『廣』字輩,高興鎮人,仔細找找。」


放眼望去,山坡上,來自成百上千個家族的兄弟,長眠一處,在此相聚。每塊碑側,默立著一株柏樹,一株紫荊樹。常青的柏樹寓意烈士不朽,心形樹葉的紫荊則取意「三荊歡同株」,象徵親情連綿。


這紫荊,太適合興國了。這座因宋太宗「太平興國」年號得名的小城,忠烈自古流傳,文天祥就曾在此領兵抗元。

在這裡,家與國已不分彼此。


80多年前,興國人舉全家族之青壯年參加紅軍的,並非個例。參加長征的12個紅軍主力師中有7個師從興國出發,「興國模範師」、「少共國際師」、「中央警衛師」等部隊的將士大多是興國子弟。


「觀音子」、「觀音生」、「觀音保」、「觀音女」;「長生子」、「長發生」、「來發生」……不同的墓碑上,刻著許多幾乎相同的名字。這些名字寄託著中國父母樸素的心愿——「希望觀音保佑,保佑孩子平安活下去。」然而,大時代的洪流中,這些「觀音子」、「長生子」們沒有苟生,更沒有寄託神明,而是參加紅軍,為讓更多人更好地活,不惜獻出生命。


墓碑上,還有很多以「子」、「孜」、「老」結尾的四字名字,這或許是小名、土名,或許就是鄉鄰、戰友間稱呼的綽號。他們雖未及留下大名就已經犧牲,但就是這些通俗的名字,譜寫下最震撼的詩篇。


「大家都是為革命犧牲。」母親說著,輕輕拭了拭眼角。

這近萬座墓碑,只是興國縣有姓名可考的烈士。戰火硝煙中,慷慨赴死的興國烈士又何止這些?


長征路上,犧牲的興國籍烈士達12038名,幾乎每一公里都有一名興國子弟倒下。整個革命戰爭年代,興國縣為國捐軀的烈士達5萬多名。


邱金蓮,104歲的紅軍遺孀,住在興國縣光榮院。「老了,不能做貢獻了!」這是老人家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話。


邱金蓮兩歲就成了童養媳。16歲那年,丈夫侯禮福12歲。一次,侯禮福砍竹子,弄髒了鄉親家挑的水,被家人關起來。為了逃避責打,侯禮福趁有人送飯的當口,跳入河中,被洪水捲走。

家裡人都以為侯禮福死了。其實他沒死,參加了紅軍,不久後又回到興國。長征出發前,侯禮福回了趟家,囑咐家人莫要欺負邱金蓮。邱金蓮沒想到,這一次,竟成永別,侯禮福犧牲在長征途中。


紅軍走後,國民黨佔領興國,邱金蓮成了「土匪婆」,另嫁他人,有了三個女兒。


「一蔸桂花十八叉,桂樹低下是妹家,哥若毋嫌妹門矮,請進屋下食杯茶」……鄰居的屋裡,傳來了興國小調。邱金蓮凝神聽著,抬手摩挲著已有些發烏的銀鐲子,客家妹子的情歌,把她帶回了從前。


「我們雖不是『紅軍爸爸』親生,但媽媽總悄悄給我們講他的事,還帶著我們掩護抗日戰士呢。」邱金蓮的女兒張聲華已70多歲,「現在,媽媽住在光榮院不用花錢,每月還有不少補貼。『紅軍爸爸』可以放心了,媽媽很好,沒人欺負她。」


慷慨赴死的烈士們,也可以放心了,一切如他們所願,興國人的日子正變得越來越好。街上的私家車越來越多,全縣的村子都通了水泥路,有了電話;頭腦活絡的老表,已經玩起電商,收入越來越高……


去年,國家還批覆同意實施《瑞興於經濟振興試驗區發展總體規劃》,助力瑞金、興國、於都,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


有國才有家,家國同心,國運長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 的精彩文章:

男人腎好不好就看它!
何家英:中西方繪畫的本質是表現人性
近百件國寶級文物運抵四川三星堆
四川三星堆祭祀坑發掘30周年:耄耋老者的考古夢

TAG:鳳凰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革命先烈的名言,烈士的名言詩句
革命烈士名言警句
此人义务为烈士守陵十年还自费为烈士打棺材 安葬了24名烈士
82名抗日烈士之墓里,為何多埋了2名日本兵?
烈士家屬和官兵一起悼念兩位烈士
實拍:俄羅斯普京在大雨中給烈士墓獻花,給無名烈士致哀!
麻栗坡烈士公墓埋葬957名烈士,毛主席和周恩來都在此地題詞過
被譽為壯士乃至烈士的文科留學博士,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烈士紀念日紀念最特殊的烈士 他是兩彈一星元勛中唯一的烈士
曾经匹马单枪闯入敌阵,血洒半岛壮志未酬,烈士名册列第七,壮哉
世界上「最小烈士」!死時年僅八歲!被追為革命烈士!
直擊:普京在滂沱大雨中給烈士墓獻,普京給無名烈士鞠躬致哀!
中國這一個家族,在革命史上堪稱奇蹟,數千名親族成烈士
烈士的後人,演15年配角,49歲改名後,憑《人民的名義》走紅
文科留學博士:被譽為壯士乃至烈士,他們是怎樣煉成的?
柴雲振:活著的烈士,卻選擇回家種地,被稱為埋名的英雄!
清朝的三位皇帝,寫給忠臣烈士的三副著名輓聯!
直擊:深山中的無名烈士墓,老農一家4代人守了83年
號稱第八大奇蹟,數百名烈士捐軀建成中巴友誼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