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說我們的老皇曆:康熙年間的一場曆法案

說說我們的老皇曆:康熙年間的一場曆法案

王安石提出「三不足」,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既是王安石變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自宋以降,人們常引用這句話來表達一種不斷革新的精神。。西方洋玩藝傳到中國,祖宗之立法就要丟掉, 中國人往往先抵制,然後就出現中國「古已有之」論。高球踢的毽子是古代中國足球。四庫全書是古代中國百科全書。連赫魯曉夫也有「中國的」。我們有東方的威尼斯,中國的畢加索等等。萬聖節到中國被置換成農曆7月15的鬼節。世界上只有國人一年過兩個新年:我們的曆法是公曆農曆雙軌制。我們現在公立學校和私塾並存。最近有人說中國古代就有自來水設施。然而中國其實是1910年在洋人幫助下才有了自來水設施。但是當時北京市民難以接受,有人說是洋胰子水。不過水管子的開關中國人還是叫「水龍頭」——龍吐甘霖也,而西方叫tap。龍是治水的。農曆屬於舊時代殘留遺產文物古董,雖然可以賣高價如舊石器時代遺物或陶器一般,但現代人是按公曆計算。古代希臘人也曾經使用農曆即陰曆,後來改行公曆,這曆法對他們也是外來的,這沒有什麼不好。如今沒有人拿土陶罐子打水啦。古代貝殼貨幣如今不能流通。遺產有一定存在價值,但不可能風行天下萬邦列國,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舊的上層建築已經轟然倒地,但是想恢復的大有人在。毛澤東先生一貫反對復舊。1958年他在南寧會議上說:「如果我們不是輕視過去,迷信將來,那還有什麼希望呢?古董沒有不好,但也不可太多。北京拆牌樓,城門打洞,也哭鼻子,這是政治問題。」現在有人懷念舊房子,舊院子。現在中國學者大力鼓吹中國年節,以為是愛國的表現。但是春節期間京城萬民環衛工人出動,爆竹殘屑春節首日清出458噸,這消息就不好。廣西特大煙花爆竹爆炸案37人死亡,同樣是舊曆法舊風俗帶來的。


中國古代,修歷乃國家大典,關係到國家朝廷社稷前途命運,因為古人相信天人合一,天象決定了人事。曆書者,皇曆也。黃曆相傳是由軒轅黃帝創製,故稱為黃曆。黃曆或者稱作皇曆,有的地方稱為老黃曆、老皇曆、農曆、陰曆等名稱。黃曆附加大量與趨吉避兇相關的規則和內容,是古時帝王遵循的行為規範,由欽天監計算頒訂。


中國至今還有「老皇曆」一詞。中國有祈年殿和天壇,都表示對天的尊敬,這是農業社會不同於西方商業社會之處。所以曆法由國家決定,個人不得研究天文。上供祭祖,圖騰崇拜,十二生肖,先民遺俗,迷信猖獗,皆農業經濟特色。我國舊時代實行農曆,即陰曆,現在實行公曆。然而至今懷念舊曆的仍大有人在。1911年,孫中山主張取消農曆紀年,走向世界與國際化,改行公曆紀元。1912年國民政府禁止農曆新年,把公曆1月1日稱為春節。看來,孫中山先生是革命先行者,其意不在驅除韃虜,而在民主法制。我們姑且不論是非,但是我們不應當忘記這段歷史。改行公曆曾經是先輩的理想,看來無可厚非,至少不該受到嘲諷。1930年,中國國民政府發命令云:民國元年已經頒令以公曆為國曆,為此,今年廢除春節,1月1日--4日為新年假,嚴禁原來春節期間歇業;傳統年節活過動應當提前:12月15日為年前掃除日,12月31日為除夕,1月1日為新年,公曆1月15日為元宵節,打年鑼鼓,游市上燈。為此,國民政府還嚴禁印製舊曆曆書,禁止報刊附印舊曆,郵居自1月15日起停止收發賀年片,工礦企業對在舊曆年上班者加薪。當時有「過一個革命化的新年」的口號。1930年12月28日,國民政府召開推行國曆演講大會,學界耆宿革命元老蔡元培發表「國曆(即,公曆)遠勝陰曆」的演講。我覺得蔡孑民先生可能不是鬧著玩。他不應當受到今人嘲諷。我似乎覺得這是對曆法爭論的結論。中國春節喜歡講除舊布新,我們現在正廣布新曆,但有人發思古之幽情,歸去來兮。西曆傳入中國,經過血火淬礪,流過血掉過頭,誠足以發人深思。

曆法改革昭示的是革故鼎新。明末清初,在華的耶穌會士曾參與朝廷的修歷工作,勤勞懋著。察吾中國之慣例,曆法乃國家大典,非個人可得而私。欽天監這一名稱很有意思,欽者,和皇帝有關的行為也。天屬於皇帝專門認識的領域,因為他是天子。順治時《天主堂碑記》云:自古帝王膺承曆數,協和萬邦,所務者,敬天勤民之事,而其要莫先於治歷,定四時以成歲功,撫五辰而熙庶績。然而在西方,天文是一種私人可以參與的科學研究活動。哥白尼不是欽天鑒正。西來教士欲以公曆替換夏曆,使中國藉此進入國際社會軌道,即,進入地球繞日軌道。當時中國皇帝是和漢人相對的少數民族,他們對西夷不像漢人那樣反感。由此而引起的「曆獄」,是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大事。這場曆獄是順治、康熙年間(1656-1665年)由非滿族人的楊光先發動的,史稱中國基督教「第二次教難」。


早在明崇禎帝在位年間,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等人就曾編定過一部在當時堪稱科學全書的《崇禎曆書》。起初湯若望很想在書名中使用一「西」字。但因為普通中國人以為「西」是個不好的字眼,只有反對西方科學文化的人才使用這個字,以示鄙夷與忌恨。因此,有些聰明的主張學習西方文化的人,寧肯使用「新學」而不使用「西學」。湯若望只好打消了使用「西」字的念頭。乃至清軍入關,這一次「外國人」坐了皇位,湯若望謬托知己,滿以為可以放心大膽地使用「西」字了。他那本曆書又以《西洋新法曆書》出版,不料卻因此引起許多麻煩。


清朝初年,西方傳教士一如既往地得到中國皇帝的信任,被授以官職,掌管欽天監(掌管觀測天象,推算節氣曆法的官署),負責編修曆法。中國古代相信興天人合一,天上的事情具有國家大典的性質。睿親王於順治元年下令採用西洋曆法,並定名曰:「時憲歷」,以取代大統歷等曆法。而且順治帝還在曆書封面上題寫「依西洋新法」五個字。自此好多年印行的曆書上都有這幾個叫人看了不順眼的字。反對西洋曆法最起勁的是咱們漢人安徽人楊光先。滿族人本來是夷人,故對夏曆被取代,沒有多少包袱。按中國的先例,修歷為國家之大事,關係國家之興亡。祖廟之安危,人人不可得而私。明朝有洋人參與歷務,已屬罕見,實為異寵,不料湯若望又在時憲新曆上使用了「依西洋新法」幾個耀眼的字,楊光先認為這分明是「暗竊正朔之權以予西洋,而明謂大清奉西洋之正朔也」,他對這種全盤西化很有些憤憤不平,以為是篡皇奪權。不過楊光先的報告送到禮部,並沒引起重視,因為順治帝寵信西士。當然,今天的人,已經習慣於西洋曆法。


及至順治去世,康熙八歲即位。輔政大臣鰲拜獨擅朝政,楊光先又趁機誣告湯若望等人潛謀造反,邪說惑眾、曆法荒謬。其中最易煽動輿論者,是他認為天主教以亞當為人類全體之始祖,簡直把炎黃子孫都變成西洋人的後代了。「天主教謂亞當為人類元祖,亞當西洋人。是我中國人皆西洋人子孫矣!(這推論肯定不合邏輯——安希孟)」(注意,我們中國最近還有人憤憤不平地批評一本關於亞非歐人類有共同起源的書,維護龍的傳人說。)更可怖的罪名是,他以為順治之死是因為欽天監為榮親王所擇殯葬日子不吉利造成的。湯若望等罪同篡弒。康熙三年(1664年),湯若望、利類思、南懷仁、安文思等傳教士被鞫審。此時湯若望已七十有三,身患重病,口不能言,由耶穌會士南懷仁為之答辯。第二年三月初一,禮刑兩部決定將湯若望肢解處死,其餘傳教士杖充。第二天輔政大臣正欲執行,忽然地動山搖,連日五次,滿城惶懼,會同定案的欽臣二百餘人咸以為上天示警。有人當即提出應以清獄為戒。一批傳教士得以釋放留京,但湯若望仍羈押擬死。太后(順治之母)以為天譴可畏,傳諭曰:「湯若望向為先帝所信任,禮待極隆,爾等欲置死地,毋乃太過!」傳令開釋。但仍有五位中國教徒因為給榮親王擇葬日一事被冤殺,其他幾位奉教官員被罷免官職。楊光先被任命為欽天監監正。看來迷信深重。

被一場莫名其妙的地震救了性命的湯若望於1666年壽終。其副手南懷仁幽囚北京。1668年,十四歲的康熙帝除掉了鰲拜,親自執政。他發現楊光先治歷多有舛誤,且楊光先對天文知識,一無所知,又發現湯若望一案實屬冤案,於是召南懷仁及欽天監人員入朝,頒旨曰:「曆法關係國家要務,爾等勿懷夙仇,各執己見,以己為是,以人為非。務當平心考察,誰是誰非,是者從之,非者改之,以成至善之法。」次日又大會群臣,讓南懷仁、楊光先測驗日影和星象、以比較中西曆法孰優孰劣。結果南懷仁的測量準確無誤,而楊光先茫然不知所措。楊光先看到大事不妙,又上一奏章說:「中國乃堯舜之歷,安去堯舜之聖君而擇用天主教歷?且中國以百推算,西曆以九十六刻推算(按:每小時四刻,每日二十四小時共九十六刻),若用西洋歷,必至短促國祚,不利子孫。」就是說,中國之曆法,乃堯舜相傳之曆法,皇上承堯舜之統,自當用堯舜之歷,安有法堯舜之聖君,而用天主教之歷哉?曆法關係到國家的命運與前途。不料康熙絲毫不理會這些聳人聽聞的說教,因為他早有平反前案之意,所以試驗也者,不過使楊光先當眾露醜,且使群臣明白是非曲直而已。而且楊光先的一番話更引起康熙的反感,他斥之為妄言,著即以誣陷罪革職,查辦楊光先,又命南懷仁為欽天監監正,且為湯若望恢複名譽,原被殺害的官吏照原品給葬銀賜祭。受誅連被罷黜的幾個官員依原品位復職。楊光先本擬斬處,其妻當流放到寧古塔,但康熙念其年高,從寬發落,遣回原籍。楊光先狼狽出京,行至山東德州,背上生惡疽(俗稱「發背」)而死。一場歷案至此水落石出。


湯若望的《西洋新法曆書》又得以《新法真書》重新刊行。南懷仁經常受到康熙帝的召見,為皇帝講解數學和天文學,又為皇帝鑄炮數十尊,康熙親自到炮場試驗,喜不自禁。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聽說中國皇帝如此厚遇西洋學者,乃派精通天文學的五名傳教士來華,這便是法國傳教士來華之始。康熙帝自20歲到30歲,刻意講求西學,孜孜不倦,殆無虛日。南懷仁病歿後,康熙帝派員致祭,御制碑文,勒石紀念,曰:「遽聞溘逝,深切悼傷,追念成勞、賜名勤敏。嗚呼!錫命永光乎重壤,紀功廣示於遐陬。」


我中國自有明以來,君臣士庶,不諳中外情勢,即今言之,也有不少妄自尊大之士胡亂吹噓,盲目排外。這樣看來,近代中國累朝歷代之驕橫排外自吹,良有以也。一種虛驕之氣深入骨髓,以為我國之外盡屬蠻夷,舍六經四書詩賦文章,別無學問,以至我國開化雖早,進化則遲。如今我國早已廢除舊曆,推行新曆或西曆,即公曆,這是一種世界人類共同體社會通行的普通話。只有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才死守舊曆即封建社會落伍的農本時代的曆法。我國曆法節期,自當奉行國際通行的規則,猶如我們服從國際公法。有人想恢復舊曆,恢復以皇帝在位年代紀年法。然而,西曆西服西餐,洋火洋樓洋蠟,這沒有什麼不好,文人們享用,但還要說便宜話。洋車,你不天天坐嘛!山東一農村男子娶德國女子為妻,很好。然而有人大力推行農曆,懷念農業宗法經濟。有人鼓吹以農曆七夕作為情人節!但七夕真正含義是乞巧,這一天婦女穿針引線做巧果。但是你會讓你的女兒做針線活嗎!文人們別有用意在焉!葛洪《西京雜記》:「(男耕女織舊時代)漢彩女,常以七月穿七孔針於開襟褸,俱以習之。」多好哇,文人學者教授們這下會讓自己的女兒做女紅了,可以在高樓扔繡球了!不考托福啦。還有的學人說,七夕應當作為中國情人節乃因為牛郎織女的傳說。隔河而望,鵲橋相會,天河滔滔,苦海無涯。哈哈,這就是文人學士為國人制定的情人節!多豐富的想像力!他們想回到牛郎織女時代:哭哭啼啼,悲悲戚戚,嬰兒叫爹喊娘。中國知識分子別有用心,要讓天下有情人不能成眷屬,這就是中國土情人節!好,浪漫!請文士們回歸情人節吧,一年一度探親期,時間就在七月七。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文人們很讚賞,也很懷念,那就回到過去夫妻分居吧!既然兩情繾綣,就不要朝朝暮暮纏綿悱惻紅袖添香衣香鬢影了。如今世界連成一片,人類大家庭有共同日曆年曆。國人在世界公認的情人節日之外另設情人節,這有何意義呢?這凸現的可能是我們自身的弱點。中國的土情人節難以推廣到世界,可能在華夏故土也難以風行廣布。少數中國前清遺少遺老從反感情人節到過土情人節。這就是中國特有的雙軌制。中國人不過情人節則已,一過就是兩個。兩種曆法並存的局面還沒有結束。中國人要過兩個年,世所罕見。夏曆新年僅見於東亞文化圈。如今連雜誌的開本都和國際接軌,難道我們還過土情人節?我們連跨國婚姻都有啦,貪官們對洋行(外國銀行也)不陌生,過洋情人節還丟人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新聞 的精彩文章:

白宮裡的上海灘名媛:鄧小平誇她全世界只有一個
懷孕期間宜食用的多種食物
30條情侶之間浪漫的愛情說說大全
我們還用擔心吃到三聚氰胺嗎?
大夫,我得了「宮頸囊腫」!

TAG:搜狐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白雲觀里的文昌殿:說說那些年我們曾拜過的文曲星到底是誰
說說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小說的主角
木心:當我們說「看臉」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那些年,我們未曾讀懂的父愛
那些年,我們一起看過的《還珠格格》:小燕子和趙薇
那些年,我們一起信過的健康謠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宮崎駿
維和回來,我們說說馬桶的事兒
如何理解汪曾祺的小說?「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曹雪芹」
最近新海誠很火,但我想說說宮崎駿帶給我們的童話世界
那一年,我們一起做的康復事兒……
那些我們愛的人和自己說的最後一句話
秦始皇陵里這一東西告訴我們:千年前,我們的影響力已到了阿富汗
我今年三歲半,我和大家說說我們一家人的美國自駕之旅
我們曾這樣過中秋:老照片的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陳丹青:從徐悲鴻的一生看為什麼我們的時代沒有大師?
我們為什麼被稱為漢人?看看當年的漢朝到底多麼強大
我們都曾因為愛情,說過這四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