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臨終託孤時是否有想過殺了諸葛亮

劉備臨終託孤時是否有想過殺了諸葛亮

面對劉備白帝城託孤,假如孔明當時頭腦一熱,說一句什麼「我怕干不好哦」之類的,他就出不了白帝城了。劉備白帝城託孤,不但託孤給諸葛亮,最後又把劉禪託付給趙雲,可見劉備的內心的想法。 演義中的劉備被突出以「仁」,但卻無帝王之才 首先,關羽命喪,執意東征,致使數十萬大軍戰死沙場,重義輕國,仁義何在? 其次,御駕親征,不惜九五之尊,致使命喪白帝,一國之君,輕己怎可?

劉備臨終託孤時是否有想過殺了諸葛亮


最重要的是,他身為一國之君,卻未將權力抓住在自己家族之中,下主要闡述此點: 劉備在演義中不愧一代梟雄,聲滿天下,以致新野敗退時十餘萬人民願意跟隨。但他卻將權力下放的過大了,就像他祖宗劉邦一樣,手下們個個功高蓋主,他卻不加遏制,直到死前才想起這一重要之事,演繹了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在最後關頭顯示了他的高明之處,卻說劉備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滅後,跑到白帝城,諸葛亮來見。


君臣相會,尚未開言,便已淚流滿面,劉備掙扎病體,握著諸葛亮的手說:「我悔未聽丞相與趙將軍之言,以致大敗,如今又病卧孤城,再難振作,大漢江山,全靠您支撐了。」說到這裡,喘了口氣又說:「君之才能遠勝於曹丕十倍,必能安國振邦,終定天下。若嗣子劉禪可輔,則輔之;如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聽到這裡,再也忍不住了,流著淚說:「臣當效忠主上,竭盡股肱之力,輔佐幼主,至死不渝!」劉備令左右草擬詔書給劉禪道:「我死以後,你們兄弟要像侍奉我一樣侍奉丞相,視丞相為父!」然後又口囑劉永、劉理,令二人千萬記住。


說完便昏迷過去,不過幾天,便撒手歸天,死時63歲。那句「若嗣子劉禪可輔,則輔之;如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的含義可聯繫他一生表現,我看可不是什麼臨死良心發現,覺得自己兒子不行想讓諸葛單幹。怕還是有意試探,假如孔明頭腦一熱,說一句什麼「我怕干不好哦」之類的,他就出不了白帝城了。劉備白帝城託孤,不但但託孤給諸葛亮,最後又把劉禪託付給趙雲,可見劉備的內心的想法。 但此時形勢已然,且看蜀漢諸將:阿斗那忠心耿耿的叔叔關張已亡,智勇雙全的忠將魏延為孔明壓制,馬超、黃忠亡故,趙雲孤掌難鳴,且有關興、張苞再結義,卻無三人同連心,劉封、馬良一班忠臣已死,其舅糜竺因糜芳之事必不敢再起事端。


而益州大批降將又是何表現,且看彭羕酒後所言:「老革慌悖,豈足道也」。可見益州諸將並非誠心降蜀,且若其皆忠誠不二,又豈會降蜀,看那可笑的黃權,亦稱「忠臣」。而此後的文才將領也都和諸葛有著些許關係,外臣已是盡掌朝政。這便導致了劉禪直到246年才正式親政。或許正式因此才重用內侍,偏信宦官,以致蜀漢亡國啊! 當然,這也多虧了劉備臨死的一招,多虧了劉備沒有找錯人,多虧了諸葛亮忠心耿耿,否則不知蜀漢江山早已姓了什麼?註:本文完全依據《三國演義》,誤以正史相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網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劉備有沒有想過殺諸葛亮?託孤時諸葛亮為何嚇得渾身是汗?
劉備託孤時有沒有想過殺諸葛亮?為何說那番話?
諸葛亮為何不篡位?劉備臨死前說了四個字,諸葛亮至死不敢有想法
三國有一人,劉備想殺他,諸葛亮不讓殺,最後還是被諸葛亮給殺了
劉備臨終之前讓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為何諸葛亮死活不聽
劉備並不信任諸葛亮,臨終前留下兩人盯住諸葛亮,都被諸葛亮殺了
劉備臨死之前想試探諸葛亮,還是有意讓賢讓其稱帝
他是劉備託孤的重臣,但是最後卻被諸葛亮差點殺掉!
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的這句話,讓諸葛亮左右不是人
此人與劉備是一對冤家,坑過救過,最終亡於劉備
劉備到底做錯了什麼,讓劉備,諸葛亮要借刀把他給殺了?
揭秘: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之時有沒有想過要殺掉孔明?
世人只有劉備三請諸葛,殊不知在劉備之前就有人做過了!
諸葛亮選擇劉備,竟然是因為逼不得已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有三點原因,你絕對想不到
劉備臨死之前對諸葛孔明說了一句話,諸葛亮到死都沒有背叛
最受劉備信賴的人是誰?諸葛亮說假如這個人在劉備不至於大敗
劉備為什麼要將諸葛亮跟曹丕比?從他的臨終遺囑就能看出心機
他把劉備吃的死死的,擁有劉備帳下最高職位,諸葛亮見到也要禮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