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南海水生生物展參觀記

南海水生生物展參觀記

在第12個中國航海日到來之際,很多人來到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南海水生生物展進行參觀。


地處熱帶、亞熱帶的南海,是亞太地區面積最大的海區,也是世界上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區之一。南海水生生物展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國家海洋局海洋日活動辦公室、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三沙市海洋與漁業局主辦。展覽設計製作了64塊圖版,展出了500多件南海水生生物標本,輔以互動多媒體和視頻動畫等多種方式,再現了南海水生生物的奇妙世界。


記者在南海水生生物展上看到,幾個小朋友分別扮演成海星、扇貝和小丑蝦的角色,你追我趕玩起了抓捕與逃跑的遊戲。參觀展覽的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的李碩甲同學大呼「神奇」。他說:「南海的海底世界太神奇了!比我以前知道的要多好多。居然有這麼多的魚類、珊瑚、大海龜,還有好多是我叫不出名字的。如果在海底的珊瑚礁上看上面那些游來游去的魚,就像我們站在陸地上看鳥在天上飛吧?」

一個貝類展示櫥窗引得眾多觀眾駐足。這些貝殼都被命名為「某某寶貝」,比如花紋看上去像個小酒桶的叫「酒桶寶貝」,像片片雪花飄落的叫「初雪寶貝」,生動傳神。在這裡,記者聽到了一對父女的對話。女兒問:「爸爸,為什麼這些貝殼都叫寶貝呀?」爸爸說:「因為它們跟小朋友一樣,特別好看,特別可愛。」女兒說:「那它們也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嗎?」爸爸說:「是的,它們是南海媽媽的寶貝,我們都要愛護它。」


生物物種的豐富性和脆弱性並存,這一特點在我國的南海海域體現得特別明顯。南海水生生物展展示了「漂浮游泳,追襲獵食」「守株待兔,固著生長」「偶有移動,濾食吞食」「爭鬥依存,發光發電」等八大板塊的水生生物,包括鯨鯊、蝠鱝、玳瑁等難得一見的生物標本,讓觀眾對南海的生物多樣性有了直觀深刻的認識。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吃麻醬渣的老品種
研究發現不飽和脂肪有助於降低死亡率
產婦體內藏針20年 未感染堪被稱奇蹟
中國一女實習生在日本遇害 遺體被裝箱後拋屍運河
對話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張興棟

TAG:海外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海洋生物技術創新與海洋生物技術產業經濟
新疆福海縣舉行水生生物資源人工增殖放流儀式
微距拍海洋生物妙趣橫生一面
海水稻生物技術研究院落戶武漢
海洋生物|藍鯨的輓歌
海洋大型生物进行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熱河生物群和燕遼生物群的翼龍研究
最丑的海洋生物
官洲國際生物論壇永久落戶廣州國際生物島
隱生宙古生物演化史
南海海洋所利用生物合成技術獲得強效抗結核抗生素
新知 | 海綿共生微生物群落
為什麼高級智慧生物產生在陸地而不是產生在海洋?
澳海灘現神秘生物 海灘現白色長毛生物
英媒:俄漁夫晒圖捕獲深海「外星生物」多為古生物
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產業集團
生命之光——讀《生物與非生物之間》
生物藝術篇/生物+藝術=?
薛社普病逝 細胞生物與生殖生物學創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