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文 |李伯重

在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東亞世界文化版圖的大洗牌中,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以及儒家都是贏家。有贏家就必然有輸家。這個大洗牌中的輸家有祆教(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聶斯托里基督教、苯教、薩滿教等宗教,但最大輸家應當是婆羅門/印度教。


印度教是今天世界主要宗教之一。2010年,全世界印度教信徒約有10億,約佔世界人口的15%,僅次於基督教信徒(基督徒)的22億(佔世界人口的32%)和伊斯蘭教信徒(穆斯林)的16億(佔23%)。因此從信徒人數來說,印度教是當今世界第三大宗教。


但是,不像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印度教主要流行於印度和尼泊爾。雖然絕大部分印度教徒生活在印度,但印度教卻不是印度的國教。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為國教的國家是尼泊爾,但2006年5月18日尼泊爾議會通過決議,宣布尼泊爾為世俗國家,廢除印度教的國教地位。自此,世界上的印度教國家不復存在。


在東亞世界,印度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信徒總數約為450萬—500萬人,其中70%—80%在印尼。1986—1987年度,全印尼有印度教廟宇34228座(其中198座已得到修葺),在這一年度,出版了印度教的經書60445冊。而在印尼,印度教徒又主要集中在巴厘島。因此今天的旅遊勝地巴厘島,是東亞世界唯一一個印度教為主的地區。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巴厘島印度神廟的雕塑


然而,今天東亞世界印度教的凋零,並不意味著印度教在東亞世界歷史上也微不足道。事實上,在15世紀以前,印度教曾經是東亞世界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其影響至今還依稀可見。


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羅門教,形成於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4世紀達到鼎盛時期,之後開始衰弱。7世紀中葉,婆羅門教與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派——印度教。在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結合印度民間的信仰,經商羯羅的改革,逐漸發展成為印度教。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所有的教派別都以撰於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經》為經典教義,此外各自還信奉其他不同的經文。因此前期婆羅門教也被稱為古婆羅門教,而印度教則被稱為新婆羅門教。這裡我們籠統地稱之為婆羅門/印度教。

婆羅門教大約於公元前3世紀或者更早一些傳入東南亞,成為東南亞地區最早的主要宗教信仰。東南亞各地的統治上層,大多接受了婆羅門教,因此東南亞地區出現了一些「印度化王國」。在中南半島上,「印度化王國」的早期代表有占婆(即占城)、扶南、剛迦、狼牙修等,後期則有真臘、高棉、古吉打、三佛齊、滿者伯夷等國。這些都是與中國有密切關係的國家。


婆羅門教傳入東南亞一般通過兩條路線:一條是海路,即從印度的東海岸出發,經過馬六甲海峽,到達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另一條是陸路,即從印度的阿薩姆進入上緬甸,再由緬甸傳入湄公河流域。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東南亞歷史上第一個大的王國就是扶南國。扶南是今日柬埔寨的古稱。在中國古代史書中,柬埔寨有多個名稱,漢代稱為究不事,隋唐稱真臘,又稱為吉蔑、閣蔑(音譯自Khmer,即高棉),宋代亦稱真臘(又作真里富),元朝則稱甘勃智。到了明前期稱甘武者,萬曆後方稱柬埔寨。柬埔寨建國於公元1世紀下半葉,歷經扶南、真臘、吳哥等時期。它建立於公元1世紀左右,在湄公河畔,包括現在的柬埔寨和越南的南部,其勢力可能達到今日的泰國和緬甸南部。當時,印度教已傳入扶南王國,並佔主導地位。

公元375年,統治扶南的是竺旃檀王。據考證,這是一個印度化的名字。據《梁書·扶南傳》記載,竺旃檀王死後,其繼承者是一個來自印度的婆羅門,姓喬陳如,名耶跋陀。這位來自印度的國王曾經「復改制度,用天竺法」。喬陳如死後,扶南國逐漸衰落。


7世紀,在湄公河中游又興起一個高棉人的王國,中國史書稱之為「真臘」。真臘王國的位置,在今天柬埔寨北部和寮國南部。真臘的第一代國王叫拔婆跋摩,其意思就是「被濕婆保護的人」。真臘王國的歷代國王也都崇信印度教。790年,高棉國王闍耶跋摩(King Jayavarman)征服了爪哇人統治的崗伽王國(Kambuja,即柬埔寨,Cambodia是其現在的拼寫形式)。812年,闍耶跋摩國王正式宣布柬埔寨脫離爪哇王國,建立了吳哥王朝。吳哥王朝國勢強盛,疆域包括從今緬甸邊境到馬來半島北部的廣大地區。


經過對占城國的戰爭,到了944年,吳哥王朝向東擴充至今屬越南的長山山脈,西至緬甸,南達暹羅灣。11世紀初,吳哥王朝領土繼續擴充,在蘇耶跋摩一世在位時期(1002—1050)步入全盛期,勢力範圍擴展到湄公河下游和寮國的琅勃拉耶。在闍耶跋摩七世統治期間(1181—1220),又將佔城納入版圖。此時吳哥王朝擁有戰象近20萬頭,成為地區強國。


12世紀和13世紀初,吳哥王國達到了極盛,版圖除柬埔寨之外,還包括今泰國、寮國、越南南部、馬來半島北部和緬甸的一部分,被稱為「高棉帝國」(Khmer Empire)。首都吳哥城建築雄偉,被稱為「中世紀全球最大的城市」,中心區域地帶面積為400平方英里,呈發散狀向外延伸數百平方英里,城區直達洞里薩湖邊,面積和今天英國的大倫敦市(600平方英里)相當,全城人口可能多達100萬人,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吳哥窟的雕像


在元明時期,因為這裡「民俗富饒。天時常熱,不識霜雪,禾一歲數稔」,所以有「富貴真臘」之諺。吳哥王國在蘇耶跋摩一世在位時期(1002—1050)步入全盛期,他們大力崇信婆羅門教,興建了大量的寺廟。今天我們看到的吳哥古城的大部分建築都是婆羅門教建築,建於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和闍耶跋摩七世(1181—1219年在位)兩位國王的時代。


在中南半島上,還有一個信奉婆羅門教的千年王國——占城國。占城(Champa)即占婆補羅(梵語之意為城),也被簡譯為占婆、占波。占城是一個文明古國,占人的語言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後因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使用南天竺文字,並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占城上古時稱為象林邑,簡稱林邑,為秦漢象郡象林縣故地。


公元192年(一說137年),日南郡象林縣功曹之子區連(也作逵或連,又稱釋利摩羅),起兵殺死縣令,佔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後自立為王,始建占城國。8世紀下半葉至唐末,占城國改稱環王國,五代復稱占城。占城是中南半島上的大國,國都位於因陀羅補羅(今茶蕎),國土北起今越南河靜省橫山關,南至平順省潘郎、潘里地區,並有舊州、烏麗、日麗、烏馬、拔弄等15個屬國。著名的占城稻就產自這裡,北宋初年首先傳入我國福建地區。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江淮兩浙大旱,水田不登,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種三萬斛,分給以上地區播種,獲得成功。不久,今河南、河北一帶也種上了占城稻。南宋時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為廣大農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糧食之一。


緬甸與印度比鄰,至少在公元前5世紀以前,印度教就已經傳入緬甸,後來佛教也傳到這裡。據我國史籍記載:4世紀以後,在中緬甸建立了一個王國,名為「驃國」。驃國的首都是室利差旦羅,其宗教信仰就是印度教和佛教的一種混合體。11世紀,緬甸建立起一個統一的王朝,即蒲甘王朝,該王朝信奉大乘佛教,但是他們的大乘佛教是密教化了的佛教,包含著許多印度教的影響。據說,緬甸歷代王朝的宮廷中都聘用婆羅門祭司,讓他們用印度教的儀禮主持國家大典。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緬甸的寺廟


公元前3世紀左右,印度教已傳入泰國。公元5世紀,在扶南王朝佔領的泰國地區時,印度教和佛教都很盛行。13世紀以後,印度教逐漸衰落。大城王朝時期(14—18世紀),泰國的王宮中仍然聘請印度教的婆羅門祭司擔任宮廷太師,讓他們主持各種儀式。從大城王朝一直到今天,王宮的重大活動仍保持著佛教和印度教的儀禮。


馬來半島和南洋群島在歷史上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早在公元之初,婆羅門就傳到這裡,並得到很大的發展。


公元1世紀前後,姿羅門教由印度的科羅曼德耳海岸,通過馬六甲,傳入南洋群島,公元4世紀傳入爪哇,從沿海逐步深入內地,受到宮廷王室的保護。爪哇人將印度文化、印度教與當地的原有文化和宗教結合起來。爪哇的印度教是主要信奉濕婆教。也有些爪哇人信奉毗濕奴教。但爪哇人不熟悉印度教的經典《吠陀》,種姓制度也從沒有像印度那樣嚴格。


今日印度尼西亞歷史上三個最古老的王國是3—6世紀的古戴王國(在今天的加里曼丹)、4—6世紀的多羅摩王國(在今天爪哇島茂物附近)和訶陵王國(在今天爪哇),都是印度人所建,奉印度教為國教。古戴和多羅摩王國遺留下來的碑文使用的都是梵語,文字是缽羅婆字母,石碑上刻有笈多王朝時期流行的印度教神像,如濕婆神、象頭神、神牛等,碑文上有國王賜予婆羅門黃金、土地的記載。從發現的古戴王國的石碑上刻有岌多式的印度教神象,如濕婆、神南吉、象頭神等。


這個古戴王國「是以濕婆教為王宗的」,同時上述崇奉印度教(主要是濕婆教) 的君主征服村社和贈地於婆羅門的事例,也反映了印度教在爪哇的傳播往往與僧侶、王族兼并土地聯繫在一起。多羅磨(Taruma) 王國國王信奉的是毗濕神,他們引進大批婆羅僧侶。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濕婆神像


5世紀爪哇婆羅門教的情況,中國古籍中也有記載。中國東晉高僧法顯自陸路赴印度求經,在取海道歸國途中曾於義熙七年(411)飄泊至耶婆提。他在《佛國記》說:「到一國,名耶婆提。其國外道婆羅門興盛,佛法不足言。一些學者認為法顯所提的那個國家就是當時西爪哇的古國多羅磨。那裡的居民崇信印度教。


5世紀以後,南洋群島相繼出現過幾個大型的印度教王國,其中最主要的有7—13世紀建立於南蘇門答臘的三佛齊(即室利佛逝)王國、13世紀初爪哇島中部和東部興起的新柯沙里王國和15世紀興起的滿者伯夷王國。


三佛齊王國主要信仰佛教,並且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婆羅浮屠佛塔。但是這裡也流行著印度教的信仰,一些人曾把印度教經典《摩訶婆羅多》的一部分,譯成爪哇散文,從而成為印尼最早的散文。9世紀,爪哇地區信奉印度教的勢力再度興起。在爪哇中部建立的馬打蘭王國,有四位國王崇信濕婆教。


其中一個國王,在巴蘭巴南建築了一群供奉濕婆的神廟,歷時數十年,約有250座神廟,是印尼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印度教寺廟群。這些建築物氣勢宏偉、工藝精良,其工程和藝術價值,都不下於婆羅浮屠。新柯沙里王國在格爾達納卡拉王在位時期(Kertanagara,1268—1292年)國勢強盛。先後征服蘇門答臘南部的末羅游、巴厘島和馬來半島的彭亨,勢力達到加里曼丹南部,控制了包括整個爪哇島的印尼東部地區和馬來半島南部地區,成為取代室利佛逝地位的海上貿易大國。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巴蘭巴南的神廟


1290年爪哇信訶沙里國王克塔納伽拉(Kertanagara)將三佛齊逐出爪哇,之後他的女婿克塔拉亞薩(Kertarajasa)建立了滿者伯夷王國。到了14世紀,滿者伯夷達到全盛,其版圖大致相當於今日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總和。這些國家都是「印度化王國」,印度教是最流行的宗教。


婆羅門教也曾經傳入中國並且在一些地區成為重要宗教。


7世紀中葉至10世紀初存在於雲南大理一帶的南詔王國,曾經是中南半島上最強大的政權。南詔的宗教信仰十分複雜,有原始的巫教,後又傳入佛教密宗和道教。最近有人從《南詔德化碑》和《南詔圖傳·文字卷》中找到南詔曾經信奉婆羅門教的證據。南詔時期滇池、洱海一帶廣泛存在的對大黑天神的崇拜,也證明婆羅門教經蜀身毒道由印度直接傳入雲南。


大黑天神梵名「摩珂迦羅」(Mahakala),摩珂是大,迦羅是黑,故大黑天神是意譯。他的原型就是婆羅門教崇拜的大自在天王濕婆。白族和彝族把大黑天神當作「本主」和「土主」,即「本境之主」和「本土之主」,是他們保境安民的土地神。現今滇池、洱海地區仍然保留著許多供奉大黑天神的本主廟和本土廟。這是婆羅門教與當地巫教進行融和的證據。


婆羅門教除了通過陸路從西北絲綢之路和西南蜀身毒道傳入中國外,還通過海路傳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早在唐天寶七年(748年)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時,因途中遇到風暴,他們的乘船漂泊到海南島南端的崖縣,後被當地官員接到廣州大雲寺供養。鑒真和尚等人在廣州親眼看到「又有婆羅門寺三所,並梵僧居住」。「江中有婆羅門(指現在的印度一帶)、波斯、崑崙等舶,不知其數;並載香葯、珍寶,堆積如山。」可見當時廣州已有婆羅門寺三所,並有人絡繹不絕地從印度乘船而來。


宋元時期,泉州是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對外貿易口岸,這裡也建起了一些印度教廟宇,裡面供奉著濕婆大神的化身——「林伽」(男性生殖器)。1980代,在泉州出土了約有兩百多件印度教的文物,其中有大量石頭製成的「林伽」像,還有其他神靈,如毗濕努、濕婆、黑天、羅摩、吉祥天女的石刻雕像等。泉州南門城附近有一座番佛寺也就是婆羅門寺。儘管現在這個婆羅門寺早已不存,但有許多遺物被陸續發現。在南門城蒲壽庚故宅遺址的東北隅,有一口池塘,泉州人叫它番佛寺池,在這裡曾經出土了一尊婆羅門教三大神祗之一的毗濕奴的石雕像。另外,還出土了一批婆羅門寺的石雕建築材料,上面鐫刻著取材於印度兩部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的神話故事以及用古泰米爾文寫成的有關印度教的碑銘。

李伯重:在東亞文化大洗牌中的最大輸家



婆羅門教雖然沒有在中國大規模地流傳,但它在中國也留下了一定的影響。婆羅門教的音樂、繪畫、雕塑、醫藥、天文、數術、占卜術、咒術等等,對中國文化起著重大而持久的影響,雖然往往和佛教的文化影響混淆在一起。如石窟或寺廟中的多首多臂像雖然後來以佛教的名義出現,但都是源於婆羅門教。至於我們在《隋書·經籍志》中所見到的婆羅門典籍,更是非常清楚了。在《宋史·藝文志》里,還可以發現諸如《婆羅門僧服仙茅方》一卷這樣的書籍的存在與流傳,證明婆羅門教還保持著一些影響。


史學大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其《人類與大地母親》一書中,對西歐人來到東南亞之前這個地區的宗教狀況做了分析,說:「1511年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時,東南亞已經形成四種宗教並存的局面。其中兩種宗教即上座部佛教和伊斯蘭教,相對來說是較晚傳入此地的。上座部征服了幾乎整個大陸東南亞,只有越南、占城的殘餘部分和馬來半島最南端除外。越南人是中國流派的大乘佛教徒。占(城)人和大陸馬來人成了穆斯林。海島馬來人表面上成了穆斯林,但實際上仍然是印度教徒。巴厘島上的馬來人仍然是虔誠的印度教徒。在婆羅洲、沿海地區的馬來人成了穆斯林,但在廣大的內地,他們仍然是異教徒。」然而,在15世紀之前,婆羅門/印度教在東亞世界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但是基本上是一種上層的宗教,未能紮根於廣大普通民眾之中,因此在伊斯蘭教咄咄逼人的攻勢前,只好節節敗退,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本文原標題:《大輸家:婆羅門印度教「退出江湖」》)


【作者簡介】


李伯重 |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中國經濟史學家。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吳鉤:北宋亡於花石綱?事情沒那麼簡單
流沙河:縴夫告大學,一場今天很難想像的官司
何三畏:「好話」也不要無端栽在「好人」頭上
湯禎兆:日本非主流音樂中的小職員窘境
關於兒童拐賣,你不知道的九個事實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重磅!亞冠慘敗成導火索,江蘇蘇寧和國際米蘭開啟洗牌大幕
中東格局大洗牌,沙特相繼較好美俄,特朗普的中東算盤恐落空!
港媒:台中壓倒高雄 台灣政治力大洗牌
紅木大洗牌,越南已有百家中國紅木工廠
《海賊王》中五大最神秘人物盤點:七武海與海軍已全部洗牌!
美媒:地緣政治大洗牌,歐洲是否更愛中國?
90後四小花旦將重新洗牌,最大贏家非迪麗熱巴莫屬!
AI和雲計算讓晶元業洗牌,英特爾成了最大輸家
書生雲王東臨:IT基礎設施市場正在重新洗牌
華夏魯能怕了嗎?中超3土豪大變臉,爭四格局重新洗牌
王者榮耀主播人氣大洗牌,張大仙第一,嗨氏落榜
英超群雄捲土重來,大巴黎一戰正名,歐冠格局重新洗牌?
「AI讓晶元業洗牌」蘋果、微軟和谷歌擠入賽道,英特爾、英偉達、高通、AMD幾家歡樂幾家愁
美軍航母駐守,中國新型航母建造,亞太格局將重新被洗牌
又要大洗牌?奧迪大舉進軍掀背市場!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家族勢力大洗牌,誰會成為鐵王座主人?
馬競和巴薩將進入換血、洗牌時代!西甲進入皇馬一家獨大的新局面
埃爾多安對美國徹底心寒,中東即將面臨大洗牌
S-400和「薩德」同時降臨沙特,中東迎來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