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四大金剛」的晚年生活:從將軍到普通人

「四大金剛」的晚年生活:從將軍到普通人

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黃永勝是身經百戰的四野戰將,他們四人曾被稱為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剛」。這四位曾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戰將,因捲入了林彪反革命集團,而受到了人民的審判。


獲刑後,四人先後在監獄中服刑,後相繼保外就醫,直到終老。那麼,他們過著怎樣的晚年生活?浮華過後,他們又有著怎樣的人生體味?

「四大金剛」的晚年生活:從將軍到普通人


吳法憲:研習書法,老有所養


「九·一三事件」後,吳法憲鋃鐺入獄,被判處有期徒刑17年。1981年8月的一天,公安部來了一位副部長,找吳法憲談話:「中央已經決定,將你放出秦城,安排你到濟南保外就醫。


到了那裡可以和陳綏圻(吳法憲的夫人)住在一起,還可以帶一到兩個子女照顧你們的生活。為了保障你的安全,到了濟南可以改一個名字,至於改什麼名字,你自己考慮一下。」

總算盼到這一天,吳法憲非常高興。他把名字改作「吳呈清」,那是他原來使用過的名字。9月15日上午,吳法憲在公安人員的陪同下,乘車離開秦城監獄,踏上了保外就醫之路。


沒有了高牆、電網,沒有了重重鐵門和帶槍的衛兵,只有女兒巴璀在身邊,吳法憲終於相信,他真的自由了。從15歲參加紅軍開始,吳法憲過的就是集體生活。


他不會做飯、不會燒水,分不清人民幣的元角分,更不知怎樣使用煤氣灶,一切都要從頭學起,多虧女兒在身邊照料。


是年11月,陳綏圻也到了濟南。在濟南生活中,吳法憲學會了做飯、燒水、生爐子,有時還能炒幾個菜。吳法憲經常上街買菜,人們都認識他。


有的叫他「吳大爺」,有的叫他「老吳頭」、「老胖頭」,叫什麼他都答應,很隨和。副食店的營業員對他挺照顧,挑好菜給他留著。用不著排隊,看他來了,有人會喊:讓老紅軍先買!

只讀過幾年私塾的吳法憲,在紅軍中已算得上「知識分子」。儘管毛筆字也就是描紅水平,但行軍路上刷刷標語已非他莫屬。


兒子吳新潮轉業後,被安排在藝術學院工作,他為父親買來筆墨紙硯,還介紹了幾位書畫界的朋友。吳法憲的篆書技藝大進。


始料未及的是,本為修身養性、強身健體,卻引來眾多慕名求書者,更有人攜其「墨寶」遠渡東瀛,以50萬日元的價格出售。


對此,吳法憲倒頗有「自知之明」,多次不無自嘲地對人說:「我的字並不好,是我有『名』,臭名遠揚啊。」


上世紀90年代,山東省委為吳法憲調整了住房,撥給他一幢獨門獨院的小樓,居住條件大為改觀。醫務部門為患有多項老年病的吳法憲提供了良好的保健醫療。

2004年10月17日15時58分,吳法憲在濟南逝世,終年89歲。

「四大金剛」的晚年生活:從將軍到普通人



李作鵬:著書回憶,拒不改名

1981年1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作出終審判決,確認李作鵬為林彪反革命集團主犯,判處有期徒刑17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


李作鵬保外就醫時,組織上要求其改名。李作鵬不願意,經過再三做工作,才答應化名為「李明」。


李作鵬晚年致力於寫回憶錄:一為《蓋棺論英雄——我所認識的林彪》;一為《沙場回憶》及兩部「文革」回憶錄,共100萬字。


後來,有書商找他談出書的事,說:「要改作者名,才能出版。」李作鵬說:「我李作鵬就是李作鵬,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書商勸道:「若不改名,只有送國外出。」


李作鵬大怒:「不,我是中國人,決不到國外出書。中國能出就出,否則就給老鼠啃掉。」出書之事只好就此作罷。


2009年1月3日早晨7時30分,李作鵬逝世,享年95歲。

「四大金剛」的晚年生活:從將軍到普通人



邱會作:關心時事,執手偕老


1976年12月,邱會作被押解到北京秦城監獄。邱會作說:「除了未用刑罰外,我在各方面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囚徒,但是,伙食是一天一元錢。冬天,房內有暖氣,半個月可以洗一次澡,可以蹲馬桶解手,生活上並沒有很大困難。」


1979年12月,中央派了一個審查組,重新審查邱會作的案子。審查組負責人說:「我們對中央負責,也對你邱會作本人負責。


審查過程中,有任何違反紀律的事,如逼供信,你可以直接報告中央,也可以將信件通過我們轉交。」邱會作說:「把我關起來也罷,判刑也罷,都由中央決定,我的態度是服從。」


1981年9月,邱會作以保外就醫的名義被安置在西安居住,每月生活費100元。他和夫人胡敏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從1983年起,每月生活費增至200元、30斤糧、半斤食用油,有病在省人民醫院就診。


離開秦城監獄時,邱會作對監獄負責人說:「沒有別的要求,但願住房有暖氣、洗澡等設備,治病方便。」但是到達住所後,缺的正是這三樣。


邱會作立即對秦城監獄送他的人員說:「你們帶我回北京監獄吧!」保外就醫就有了相對自由,邱會作卻提出如此要求使北京來的人十分驚訝。


他們對邱會作的兒子說:「要勸慰你父親,不要對生活失去信心,生活上的困難會解決,情況會越來越好。」邱會作的妻子胡敏原籍陝西長安縣,是有50年軍醫經歷的大夫,對丈夫照顧得十分周到。


上世紀80年代初,邱會作一度是記者追蹤的目標,但他直言:「我不喜歡記者,他們喜歡捕風捉影寫東西。我根本沒接受採訪,他們竟然一篇一篇地寫,有的更是筆下胡謅。」


書攤上一度熱銷的各種「文化大革命」秘聞,邱會作開始還翻一兩本,發現假的太多,從此不看。


邱會作在西安的日子裡,曾多次住院,且多住在軍隊醫院。軍隊人員凡是認出他的人,都習慣地稱他為「邱部長」或「老首長」。邱會作一住院,最忙的是胡敏。她跑前跑後,安排治療事宜。


一對清瘦的老人,滿頭白髮,步履蹣跚,相依為伴,讓人頗為感動。他們很留心國家大事和世界大事,每天都要向左鄰右舍借報紙。邱會作的原則是「快借、快讀、快還」,所以鄰居都願意借報給他。


直到1992年,生活條件出現好轉,邱會作被政府安排住進陝西西安幹部休養所,每月1500元生活費,還專門為他配了一輛轎車。


到了2001年末,邱會作病重,被接回北京,住在協和醫院。2002年7月18日,邱會作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89歲。

「四大金剛」的晚年生活:從將軍到普通人



黃永勝:保外就醫,因病去世


黃永勝,湖北咸寧人,參加紅軍後由士兵到班長,由班長到排長,積數十年軍功,官至解放軍總參謀長。


著名作家白刃曾說,黃永勝雖然滿口粗話,但是卻滿腹風雅,能背上百首古詩詞,偶爾還會寫幾句詩。


白刃曾見黃永勝保存的一張老照片,照片背面有黃永勝的題詩:「南征北戰二十春,今日南下見多親,戰友已故我獨回,小照一紙今猶存。」


黃永勝的夫人項輝芳回憶,黃永勝喜讀雜書,武打、風水、相學,無所不知。家中藏有雜書一千餘冊,他喜歡古典音樂,尤其是京劇。


黃永勝的卧室里放著一台老式唱機,洗手間里放著一台日本進口的磁帶錄放機,他工作再忙也要不時地聽上一段。


1983年4月26日,黃永勝於青島保外就醫期間因病去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詩雜評 的精彩文章:

翻過喜馬拉雅山的解放軍,看到印度這一幕愣住了
聽說林彪和戴笠有這樣一番對話,蔣介石嚇的渾身顫抖
炸掉越軍鬼屯炮台之後幹了件事,手段有點狠世界一驚
桃園結義時劉備一無所有,為何願拜他當大哥?

TAG:史詩雜評 |

您可能感興趣

林彪手下「四大金剛」的晚年生活:從將軍到普通人
最早去世的開國少將:在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同年冬天就去世了
從奴隸到將軍的奇蹟:年羹堯的發跡之路!
他是唯一活到上春晚的開國將軍,30年奔走全國行善
「大將軍」與「天下兵馬大元帥」,有大小之分么?
年羹堯從奴隸到將軍的發跡之謎
許世友將軍的同鄉 1988年被授大將軍銜 晚年笑談大刀砍鬼子
我軍最年輕的開國將軍曾獲毛主席盛讚,晚年不幸死於車禍
一人也能亂十年天下?大災星「宇宙大將軍」侯景的崛起
丁酉年值年太歲:唐傑大將軍傳說
此人是國民黨最年輕的將軍,曾經打的日軍潰不成軍,晚年流落在此國
大明最後的將軍,孤軍奮戰十年後投降,在新朝隱逸十年|淘人物
紅軍大學「將軍科」:55年授銜時最低也是中將
從奴隸打拚到大將軍,還娶了之前的女主人!
清朝的反腐大戲之大將軍年羹堯第二期
他是民國時期的反水將軍,五易其主,建國後擁有四個老婆,在西湖度過晚年
兩億年歷史昆蟲:鐵甲將軍,中國人討厭,到澳大利亞成寶為國爭光
百歲開國將軍的養生之道
毛澤東堅決要授予上將軍銜的人,卻是等到晚年才入黨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