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癌症該如何分類?從1.0到4.0版

癌症該如何分類?從1.0到4.0版

關閉


菠蘿因子


文 菠蘿

「菠蘿,肺癌有新葯可以用么?」


「具體是什麼癌症類型呢?」


「說了是肺癌啊。」


「這恐怕還不夠,必須了解一下具體是肺癌的哪一種。」

一般問起癌症種類,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肺癌、乳腺癌、直腸癌,等等。這沒錯,但這是癌症分類最初級的1.0版。在過去一百多年,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癌症分類方式已經出現了n次革命性升級,從最初的1.0版,到2.0,到3.0,現在最新的4.0版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


分類方式的不斷升級,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對病人進行更好的「個性化治療」。


只有了解現代癌症分類方式,才能更好地和醫生交流,了解新葯背後原理,從而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


癌症分類1.0


發病部位

一千多年前,出現了癌症的概念。慢慢的,大家開始對癌症按照發病部位,或者說癌症組織來源來分類,比如肺癌,胃癌,直腸癌等等。這樣的分類直觀,容易理解,我們平時說腫瘤排名,也還是按照這樣的分類來的。

癌症該如何分類?從1.0到4.0版



這種按照「部位」的分類,是「癌症分類1.0版」。這雖然簡單,卻也是一次革命,因為這樣分類不僅讓互相的交流變得容易,而且有臨床價值,因為顯然肺癌和乳腺癌,從生長特性到治療手段,都是非常不同的。


癌症分類2.0

部位+臨床病理


病理科醫生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2.0版的標準,來對病人進行分類。


比如,下圖就是2.0版本裡面,4種主要肺癌類型在顯微鏡下的不同樣子。

癌症該如何分類?從1.0到4.0版


從1.0升級到2.0版,中間經歷了上千年,體現了無數醫生和科學家的智慧。我們開始真正認識到癌症多樣性,證明同樣部位,不同亞型的病人使用不同治療方式,能達到更優化的效果。


但是大家慢慢發現2.0版有問題。


第一,這種分類主要靠病理科醫生經驗和主觀判斷,水平不高的話很容易出現誤判。


第二,即使分為同一種亞型的病人,比如「晚期非小細胞腺癌」,對藥物的響應非常不同,醫生仍然無法準確預測病人對藥物的響應。


我們是否能找到更好的分類方法,來幫助醫生優化治療方案?


基因測序帶來了一線曙光。


癌症分類3.0


部位+病理+基因突變


進入21世紀,隨著癌症中的基因突變被逐漸發現並理解,我們進入了癌症分類3.0版時代:「部位+病理+基因突變」。


在3.0系統下,基因檢測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有時也叫「基因分型」或者「分子分型」。


比如「非小細胞肺腺癌」,在2.0分類中是「同病」,而在3.0分類下則可以被進一步細分成了「EGFR基因突變」,「ALK基因融合」,「KRAS基因突變」等近十種不同的疾病。

癌症該如何分類?從1.0到4.0版



之所以要這麼分類,是因為科學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突變的肺癌,對藥物,尤其是新型靶向藥物的響應是非常不同的


如下圖,當靶向藥物「特羅凱」用於所有「非小細胞腺癌」的時候,療效差別很大,有些人結果非常好,很多人則沒有任何效果,腫瘤甚至還在快速生長。


為什麼呢?


以前,在2.0版分類下,我們完全無法理解。直到使用基因檢測才發現,特羅凱在肺癌中的療效主要由病人基因突變類型決定:EGFR突變病人往往效果不錯(灰色),而相反,如果癌細胞是KRAS突變的時候(藍色),「特羅凱」是完全無效的。

癌症該如何分類?從1.0到4.0版



正是因為類似的臨床試驗結果,醫生開始推薦病人進行基因檢測,按照是否有EGFR, ALK,或KRAS突變來進一步分類,從而決定病人是否適合使用「特羅凱」,「易瑞沙」等不同靶向藥物。

癌症該如何分類?從1.0到4.0版



隨著分類方式的進步,大家和醫生的對話也變了:


1.0時代: 「我爸爸的肺癌應該怎麼治?」


2.0時代: 「我爸爸的3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應該怎麼治?」


3.0時代:「我爸爸的EGFR基因19號外顯子突變,3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應該怎麼治?」


顯然是越來越複雜。但大家先別崩潰,這還沒完,因為伴隨免疫療法興起,4.0版呼之欲出。


癌症分類4.0


位置+病理+基因突變+免疫特性


近兩年來,「部位+病理+基因」的癌症分類3.0版,又不夠用了,因為它無法預測最近很火的免疫療法效果。


癌症分類4.0版:「位置+病理+基因突變+免疫特性」,是目前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


或許再過幾年,我們就得這樣問醫生了:


「我爸爸的PD-L1陽性1+,CD8細胞陽性1+,新抗原指數2+, EGFR基因19號外顯子突變,3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應該怎麼治?」


99%的人應該已經暈菜了,這很正常。別擔心,這是科學研究最前沿,還不成熟,暫時不會廣泛用於臨床。


但4.0版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所以我建議大家要不就早點開始學習,要不就多結交點學生物醫學的朋友。

癌症該如何分類?從1.0到4.0版



每個人的癌症都是不同的,為了最優化治療,癌症類型肯定會被分得越來越細,終極結果就是每位患者都是一種獨特分型,適合獨特的治療方式,所謂「一人一方」。


但當分類過於細,過於複雜的時候,會帶來一個大問題:不僅病人,連很多醫生都會懵圈,因為信息和選擇都實在太多了。咋辦?


這時候,需要一個傻瓜軟體,只要輸入各項信息,電腦就能輸出推薦治療方案,比如下面這種:

癌症該如何分類?從1.0到4.0版



理想狀態下,推薦出來的應該不是一種固定方案,而是會有多個選擇,按成功概率,價格,副作用風險等因素排名,就跟現在買機票,訂旅館一樣。選擇一個最適合病人需求的療法。


它最大的難點是背後的資料庫,不僅需要隨時更新臨床研究結果,還需要人工智慧學習能力,門檻不低。


有人已經開始做了,我相信這是一個在不久的未來就會爆發的商機。


健康君編輯 miffyyz


參考文獻


1. What Can We Learn from Genomically-Driven Trialsin Other Tumors? FDA Breast Oncology Group.


2. The BATTLE Trial: Personalizing Therapy forLung Cancer. Cancer Discovery. 2011Jun;1(1):44-53


3. Clinical Trials of Precision Medicinethrough Molecular Profiling: Focus on Breast Cancer. Am Soc Clin Oncol Educ Book. 2015:e183-90.


4. http://www.focus4trial.org/


封面和文內圖片來自網路。


本公眾號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所發文章均為作者原創,並授權發表於「健康不是鬧著玩兒(jiankangkp)」。歡迎讀者轉發給朋友或朋友圈。任何公共平台(包括微信公眾號,媒體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盜用。聯繫我們,請發信到hi@jiankangkp.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不是鬧著玩兒 的精彩文章:

化療,拿什麼來安慰你翻騰的胃
科學守護天使們的降臨
今天轟動全球的抗癌新葯Niraparib到底是個啥?
介入治療在兒童實體腫瘤中的應用

TAG:健康不是鬧著玩兒 |

您可能感興趣

癌症分類歷史:從1.0版——4.0版本
我國癌症發病率達270.59/10萬 如何預防?
靶向葯2017:囊括27種癌症
癌症80%的人死於這個原因,2000多個抗癌成功結晶
2萬元抗癌藥降到7600元 五招預防癌症
2017年去世的8大明星,4個患癌症,1個酒駕!
每年新發1500萬癌症!40%因病從口入!素食可能救你的命!
這個日本人83歲開始,14年,帶領7000名日本人,種300萬棵樹,治癒中國「地球癌症」!
2015年,癌症治療有哪些突破?
厲害了!90歲老人37年戰勝5種癌症,她是怎麼做到的?
它比癌症還可怕!全球3.4億人受傷害,每年「殺死」100萬人
37年患5種癌症,活到了90多歲,被贊「抗癌英雄」
美國2017癌症報告,看完出了一身冷汗...
塵封200年清代御醫偏方重現 可治療癌症估值2.1億!
7~9月高發期,這種病毒比癌症更恐怖!致死率近乎100%
世界癌症大會報告:2030年,癌症每年殺死的女性達550萬
911事件永遠的傷害:3700名救援人員患癌症!
國人40%癌症與6種因素有關,60%或因「壞運氣」
她因癌症被500強掃地出門:20歲的你就在熬夜,40歲的你能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