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記》中的相人術,「以貌取人」的智慧

《史記》中的相人術,「以貌取人」的智慧

《史記》中的相人術,「以貌取人」的智慧


《史記》中的相人術,「以貌取人」的智慧


天人相應


《史記》中描寫漢高祖劉邦的相貌為「隆準而龍顏。」


「隆」是高的意思,「准」指鼻樑,「顏」指前額,「隆準而龍顏」就是具有高鼻樑,以及像龍一樣前額圓潤的相貌特徵,這也是後世仁德之君的標準形象。

古人認為,天、人、地三者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內容,稱之為「三才」,三者和諧,方為安泰。


相人術從天人相應的觀念出發,借用「三才」之說來闡釋人的面相,將人的額頭與天相應,認為天圓開闊,所以額頭以闊圓者為貴;將鼻子與人對應,認為人應該強壯端正,所以鼻子以端直者為壽;將下巴頦與地相應,認為地方厚重,故下巴頦以豐闊者為富。


這種天人相應的相人術就是把人臉看成是天圓地方、人端立天地之間的一個小的宇宙模型。


古人把符合這個模型的臉稱為「三才有成」之相,認為是福壽貴人的標準臉型。

《史記》中的相人術,「以貌取人」的智慧


取類比象


《史記》中范蠡說越王勾踐「長頸鳥喙」,就是長脖子、嘴前突像鳥嘴的形象,認為勾踐「可以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


軍事家尉繚說秦始皇「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就是說秦始皇的相貌為細高鼻樑,細長的眼睛,鷙鳥一樣的胸膛,豺狼一樣的聲音。


尉繚認為這種相貌的人「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刻薄寡恩,心如虎狼,處於窮困時容易謙卑下人,得志時也容易吞噬人。

古代相人術的一個特徵是取類比象,勾踐的相貌被概括為「長頸鳥喙」,取的就是貪婪、忘恩負義這一類的鳥獸形象;秦始皇的相貌用「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來概括,取的都是狠毒、兇殘的動物形象。

《史記》中的相人術,「以貌取人」的智慧



骨法容色

《史記》中蒯通說出了相人術的核心方法:「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這對後世影響很大。


蒯通認為人的貴賤在於其骨骼,吉凶在於其氣色,後世也強調形體的端莊勻稱要重於臉上的五官端正,相人術中有專門的一個分支叫「骨相」,和「面相」「手相」並駕齊驅。


所以蒯通這樣說韓信:「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貴乃不可言。」看您的面相,只不過封侯,而且還有危險不安全。看您的背相,則顯貴而不可言。

《史記》中的相人術,「以貌取人」的智慧



天賦異稟


《史記》中說劉邦「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腿上有那麼多黑痣,這肯定是異於常人的,而項羽則是「重瞳」,也就是雙瞳,兩個瞳孔。


孟子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從眼眸判斷一個人的生活狀況甚至人品,這是一直延續到今天的相人術。


清澈黝黑的眸子說明生活安逸睡得好,渾濁的眸子則泄露了主人混亂的作息、運作不暢的內臟,眼神清明主善良富貴,眼神渾濁則不良貧賤。


相傳舜帝也是「重瞳」,古人往往將重瞳和帝王天命聯繫在一起,而「重瞳」這種天賦異稟,現代醫學稱之為多瞳症,是瞳孔畸形的一種。

《史記》中的相人術,「以貌取人」的智慧



本文屬儒風大家編撰整理或原創約稿系列稿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炎炎夏日,小小院落
佛的手勢皆有深意,你應該領會
江湖痛快,天地活潑
陳洪綬《花鳥草蟲寫生冊》
小暑至,盛夏始——最美小暑圖30幅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史記》中的相人術,不服不行
《史記》中的相人術,不服不行!
《史記》中的相人術 不服不行
《史記》中的相人術?不服不行
【史記】中的相人術,不服不行!
《史記》中的相人術,教你看穿一個人,不服不行!
《史記》中的相人術,教你看穿一個人,不服不行!
慧眼識人量才而用,曾國藩的相人術神奇無比,他總結的「相人口訣」令人腦洞大開
相人術之頭髮篇
曾國藩相人術,40字看懂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