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90年代末中央地方曾就農村勞動力進城出現何種分歧

90年代末中央地方曾就農村勞動力進城出現何種分歧

核心提示:一方面,中央和國務院發布文件強調,要根據城市及發達地區的需求,合理引導農村勞動力的進城務工,但是包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等經濟發達的沿海大省都出台了各種限制農村勞動力進城以及外來勞動力進省的規定和政策。在招工次序上,原則是「先城鎮後農村」,「先市內後市外」,優先安排城市失業和下崗職工就業。

90年代末中央地方曾就農村勞動力進城出現何種分歧


90年代春運 資料圖


鳳凰衛視7月12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巡掀起了中國經濟改革的又一個高潮,此後,非公經濟迅速發展,對農村廉價勞動力的供給提出了強烈需求。與此同時,隨著城市糧食供應制度的取消,農村勞動力流動也進入了高潮期,在這段時期,鄉鎮企業,尤其是沿海地區的鄉鎮企業進入了大發展階段,外商投資大幅度增加,各地開發區建設出現熱潮。南方的沿海經濟圈更是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新時代,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建築工地。


1993年,農村勞動力流動人數達到了6200萬人,其中跨省流動達到了2200萬人,到了1994年初,出鄉的農村勞動力達到了7000萬人,而同時跨省的農村勞動力人數也增加到了2800萬人。

在1992年的第一季度,僅從深圳匯往全國各地的匯款單,就有近140萬張,共計7.03億元人民幣。匯款人群中最常見的就是三五成群伴而來的打工仔。從1997年開始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對中國出口貿易和鄉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在這一時期,中央和地區政府在對待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分歧。一方面,中央和國務院發布文件強調,要根據城市及發達地區的需求,合理引導農村勞動力的進城務工,但是包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等經濟發達的沿海大省都出台了各種限制農村勞動力進城以及外來勞動力進省的規定和政策,這些規定中,大多包含了對招收農村勞動力就業崗位和次序的限制。許多工作只允許招收具有本地城鎮戶口的人員,而只有那些危險艱苦的工種亦(或)是又臟又累,城市居民不願意從事的工作,才允許招收農村勞動力。而在招工次序上,原則則是「先城鎮後農村」,「先市內後市外」,優先安排城市失業和下崗職工就業。對於城鎮用人單位使用農村勞動力要求有審批管理,未經批准使用外來和農村勞動力的用人單位,要限期清退,之後安置下崗的職工頂崗。


然而即便如此,農民工進城務工的潮流已經是不可逆轉了,與此同時,這股潮流中也孕育著新的特點,比如農民工不再是暫居城市,而是長期居住,而且有舉家遷移的傾向。在新生代的農民工當中,有不少人幾乎沒有務農的經歷,他們對於城市的認同,甚至超過了對於農村的認同,更為關鍵的是,此時的農民工群體的維權意識也開始覺醒,他們逐漸學會了訴諸法律和輿論,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 的精彩文章:

宋美齡因何稱八一四空戰眾飛行員為「我的空軍」
1967年何人提到「揪軍內一小撮」讓毛澤東極為不滿
1979年胡耀邦提出如何解決「返城知青」就業問題?
梁興初曾做何事引林彪偷笑 挨羅榮桓評「長不大」?
宋太祖為何故預言宋王朝「不出百年」有亡國之危?

TAG:鳳凰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鏡頭下:80年代的中國農村
農村現象:年輕人進城打工,未來土地該由誰耕種?
緬甸農村的種地方式比中國至少落後40年!
歐洲農村只留下老年人
農村好強人移地界一米,道士一個動作,竟讓他家九年無年輕人
農村小伙種出一棵神樹 一棵樹上可結出250種水果
90年代最火的這五種車,最後一種農村人都會開!
上世紀40年代的中國街頭,猶如現在的農村集市,充滿年代感!
農村裡一種野果,10多年以前不起眼,現在卻是農民的「金蛋」
五十年代新中國的農民與農村
60年代的黑龍江農村
農村家裡出現這4種動物不要打,最後一種會出人命
農村干塘捉魚,全村出動,場面十分熱鬧
此硬幣全世界就發行了660枚,為何出現在農村老胡家?原因竟是
70年代的韓國農村,看起來也很窮
直擊:農村近10年的變化,展現最新風貌
農村深山裡百年樹齡結出一種果子,一斤可賣出80元
全世界最窮的總統:年薪18000人民幣,老婆還在農村種地!
苞米地里種出大量靈芝,農村姑娘靠它年入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