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風雲年代》講述中共三年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大逆轉

《風雲年代》講述中共三年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大逆轉


《風雲年代》講述中共三年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大逆轉



(圖)《風雲年代》劇照

首先是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大無畏精神。信仰是人的靈魂,是人生的支柱,有了堅定的信仰,就有了奮鬥的目標,就有了做事的無窮動力,也就有了犧牲小我顧全大局的觀念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再有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從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解放全中國人民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贏得了全中國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使得內戰局勢在僅僅三年就發生了驚天逆轉。而這樣的大勢所趨也讓深藏在敵人內部的共產黨員們看到了希望,增強了必勝的信心,從而能夠在敵人內部堅守下來,爭取最後的勝利。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國共內戰的局勢是如何發生大逆轉的。


1946年6月,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悍然向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挑起全面內戰。此時,國民黨在軍隊數量、軍事裝備、後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面都明顯地超過了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總兵力達430萬,其中正規軍約200萬,不僅接收了侵華日軍100多萬部隊的裝備,而且獲得美國政府的軍事援助;同時,還踞有長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地,控制著幾乎所有大城市和絕大部分鐵路樞紐、海岸線,擁有全國大部分近代工業——國民黨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均比抗戰前強大。而當時,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只有127萬,其中野戰軍僅61萬,沒有海軍、空軍;解放區沒有近代工業,基本都是傳統的農業經濟;國際上,蘇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並沒有給予中國共產黨多少實質性的援助,相反,卻與國民黨簽訂了條約,在某種程度上壓制共產黨而支持國民黨。


戰爭初期,由於國共兩黨力量懸殊,國民黨迅速取得了暫時的勝利,佔領了大中城市,解放軍被迫轉入偏僻的鄉村。最危急的時刻,中共中央領導機構被迫一分為二,毛澤東、周恩來等轉戰陝北,指揮全國的軍事作戰,劉少奇、朱德等則組成中央機關工作委員會前往河北指導全國土地改革工作及中央其他工作。



《風雲年代》講述中共三年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大逆轉


(圖)電視劇《風雲年代》中的梁銅,由張鐸飾演


局勢嚴峻,中共中央在軍事、政治、經濟上制定了一系列富有遠見的方針、政策:在軍事方面,人民解放軍實行「以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以集中兵力打運動戰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擊戰為輔」的作戰方針;在政治方面,放手發動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民族民主統一戰線,徹底孤立國民黨反動集團;在經濟方面,必須一切依靠自力更生,作持久打算。而全國的形勢也在悄然之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1947年,對共產黨而言,是歷經艱難的一年,又是走向勝利的關鍵一年。在戰場局勢發生變化的同時,人心向背也發生了急劇變化,這是解放軍由被動逐步轉為主動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共產黨人奪取政權的最根本原因。


這段時期,國民黨在政治上頑固地堅持反動專制獨裁,頒布了《國家總動員案》,對中共黨員、民主人士、進步群眾等進行血腥鎮壓;經濟上,官僚資本控制社會經濟命脈,由於內戰消耗,軍費激增,因而對民眾加緊殘酷掠奪,濫發紙幣,造成通貨膨脹、物價暴漲,工商業倒閉、工人失業,農產量激劇下降、農民破產。國民黨統治區經濟處於崩潰邊緣,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此外,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在接收區紙醉金迷、窮奢極欲、吃拿卡要、敲詐勒索。


《風雲年代》講述中共三年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大逆轉



(圖)瀋陽國軍司令部前的衛兵


一時間,民間哀鴻遍野。國民黨及其軍隊的表現,讓民眾大失所望。1947年5月前後,全國各地,特別是國民黨佔據的各大中城市陸續掀起了「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反對美帝國主義干涉中國內政」等一系列大規模運動,形成了繼人民解放軍對蔣介石集團軍事鬥爭之外的第二條戰線。這樣,國民黨的地位更加孤立,其敗績也更加顯現,從1947年下半年開始,逐漸走上下坡路,其所領導的軍隊越戰越怯,士氣大跌。


而中國共產黨通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其政治主張逐步地獲得了社會各階層,特別是億萬中國貧苦農民的認同,其領導的解放軍也越戰越勇。戰爭進行1年後,形勢發生了有利的變化。國民黨軍隊總兵力已由戰爭開始的430萬人減少到373萬人,其中正規軍由200萬人減少到150萬人。相反,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已由127萬人增加到195萬人,其中野戰軍由61萬人增加到100萬人以上。為什麼解放軍會越打人越多?

一方面,共產黨的主張得到了中國人民的廣泛認可,包括國民黨軍隊的官兵,在戰場上,很多被俘的國民黨官兵就地投誠加入了解放軍。1948年初,華野當時總結了經驗,叫「即俘、即補、即戰」,也就是上午俘虜,中午補充到解放軍的部隊里,下午就參加作戰。到渡江戰役時共產黨的軍隊達到了400多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連隊百分之七八十是「解放戰士」,就是國民黨俘虜。



《風雲年代》講述中共三年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大逆轉



(圖)南京海軍陸戰隊守衛的美國大使館

另一方面,1947年9月,中國共產黨舉行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以實現耕者有其田。在「參軍保田」的口號下,翻身農民踴躍參軍,使解放軍的隊伍不斷壯大。據統計,1947-1949年,晉冀魯豫解放區參軍農民累計達148萬,山東解放區先後有59萬青年參軍,還有700萬民工隨軍征戰,單就參加淮海戰役支前的民工就超過500萬人。


在解放戰爭中,共產黨為老百姓做得最具體的一件事就是解決了土地問題,這一舉措使得大量普通百姓、窮苦農民信任共產黨,願意跟黨走。解放戰爭中,我們不需要後勤部,後勤部就是老百姓;我們沒有野戰醫院,野戰醫院就是大娘的炕頭。在國民黨統治末期,他們徹底失去民心,被老百姓拋棄了。當時,國民黨的行軍日誌上有一句話「不得進村宿營」,這和共產黨剛好相反。共產黨的部隊離村還有好幾里地,孩子們就來迎接了,油燈就點上,大娘將熱水燒好,百姓的炕頭就是營房。世界上沒有一支軍隊能夠享受那麼強大的後勤支援。


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從1947年下半年開始,決定戰爭進程的主動權開始轉入共產黨人的手中。6月底,劉(伯承)鄧(小平)萬大軍一舉強渡黃河天險,隨後揮師千里進軍大別山,由此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不久,陳(賡)謝(富治)大軍挺進豫西,陳(毅)粟(裕)大軍揮戈西進,三支大軍與國民黨軍逐鹿中原,創建了江淮河漢之間新的中原解放區,完成了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的戰略任務。



《風雲年代》講述中共三年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大逆轉



(圖)國共內戰時期的老照片


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全國大反攻、打倒蔣介石」的口號。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表宣言,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此時,人民解放軍在內線和外線的配合作戰,構成了人民解放戰爭全國規模的戰略進攻的總態勢,而國民黨軍隊被迫由戰略進攻轉變為全面防禦,標誌著戰爭形勢的根本改變。


1948年上半年,人民解放軍繼續發動進攻,蔣介石的中原防禦體系開始崩潰。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向國民黨發動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在四個多月的時間裡殲滅了國民黨精銳部隊。1949年4月,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指戰員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隨著渡江戰役的勝利進軍,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崩潰,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解放軍繼續向全國進軍,消滅國民黨殘餘勢力,國民黨政權垮台。


1949年10月1日,當莊嚴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冉冉升起之時,蔣介石還在廣州邊聽廣播邊做著「反攻復國」的籌劃,而就在短短兩個月後,面對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的勢頭和國民黨將領眾叛親離的局面,他就不得不從成都坐飛機飛往台灣,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踏上祖國大陸的土地。這是人民的選擇,也是國民黨反動派自己的選擇,再次印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也正是電視劇《風雲年代》中,隱蔽戰線上的梁銅們在與國民黨反動派的較量中屢屢得手,取得最後勝利的根本原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一場顛覆弱國無外交往事,這群大清的志士做到了
《風雲年代》解讀國民黨為何敢冒天下大不韙發動內戰
唐高宗僅用5個月就把五百年朝鮮古國百濟「秒滅」了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解放戰爭時期的十大經典之戰
解放戰爭時期的六大經典之戰,但內戰「無英雄」
他是抗日戰爭的「戰鬥模範」,解放戰爭中的「利劍」,抗美援朝中犧牲的最年輕安徽籍高級軍官
毛主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領導的8場以弱勝強的戰役
解放戰爭中殲敵最多的集團軍
解放戰爭時的六大瞬間:得民心者得天下
四平:東北解放戰爭勝負手,解放戰爭城市攻堅戰中損失最慘的一次
解放戰爭第一年,各大戰區戰績排名,林彪只能排第三
解放戰爭時:毛澤東領導下的哪三大戰役?奠定了共產黨的勝利基礎
解放戰爭中共五大野戰軍實力誰最強?
中越戰爭經典拔點作戰戰役:解放軍收復法卡山之戰
解密中越戰爭:一場中越戰爭打下來,解放軍幾十年都不會缺這個
《解放海南——戰時文獻與戰後回憶解碼》出版
解放戰爭中共五大野戰軍實力曝光
揭秘華野在解放戰爭中輸得最慘的一場戰鬥
中國解放軍實現跨越式大發展:與世界第一差距日益減小
解放戰爭:國共大比武
中越戰爭秘聞:79年對越作戰解放軍各參戰部隊殲敵戰果
簡說解放戰爭中四大野戰軍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