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法國學者出書揭示:化學品如何侵入我們的生活?

法國學者出書揭示:化學品如何侵入我們的生活?

本書分為五部分,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軸講述了化學品的產生,被戰爭年代參戰各國的利用,現代化學工業對環境對人類的進一步影響和毒害,官方組織對一切真相的隱瞞與無力控制,以及化學品對人類未來的致命性打擊。化學品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一邊在享受它帶來的福澤,一邊在無知且無助地被它推向可怕的深淵。


媒體評論:


不,這本書絕不是要給化學判罪,而是要通過大量難以辯駁的實例來證明:從化學探索中滋生的化學工業引發了一場針對所有生命體的不宣之戰。這與做出發現的天才們無關,問題在於我們人類的無法逾越的局限性。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前所未有的書,它第一次完整地剖析了生活中化學品肆虐的可怕局面。全書以犀利不乏幽默的筆鋒,以及揭露一切真相的態度向我們解釋了為什麼七億不同的化學分子會出現在水裡、空氣里、土地里、食物里,甚至是新生兒的血液里;拜爾、巴斯夫等化工巨頭是如何發跡的;為何在同一時間,癌症、肥胖症、厭食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症、哮喘與自閉症突然泛濫;所謂的飲用水裡到底藏著什麼;跨國企業如何用包裝過的信息欺騙全世界……


書摘:


她們哭盡了全身的淚水。她們,美人魚們。要知道,想感動這些女妖殊非易事。您或許還記得《奧德賽》中描寫的那些「躺在周圍遍是腐爛屍體、風乾萎縮的人皮的綠茵間」的女妖的兇殘手段。在荷馬生活的年代,她們還是些長著女人頭的鳥類,從暗礁上吟唱著蠱惑人心的歌謠來吸引航行者。但她們不止是音樂家——這些神的女兒們還有知曉現在、預見未來和回憶過去的能力。在尤利西斯如此漫長的旅途中,是不是只有她們奇蹟般地知道他的名字?

在此,我們可無意於質疑美人魚的英明遠見,何況今天的她們還在流著用微小的泡泡和塑料小球做成的眼淚。它們混在沙中,在世界各地的沙灘上都有億萬之巨。事實上,美國人就稱它們為「Mermaid』s tears」——美人魚之淚。博客BulleBio(有機泡)的博主在2010年2月的一篇短文里寫道:「那時還是小姑娘的我,最喜愛的遊戲之一就是到沙灘上去,撿那些藏在沙粒之間的五顏六色的塑料小珠。我熱衷於挑揀並把它們按顏色分類,但我始終不解它們何以出現在貝殼之間。」


再擠擠,裡面總還剩下點什麼


其實,還是有問題可提的。它們如此之多,又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被誰?在哪裡?答案是現成的,只是不盡如人意。沒有美人魚之淚,就乾脆不會有化學。這些塑料材質的小顆粒起初是石油,等而下之的是天然氣或煤炭。即以石油為例,它先被餾出,轉化成多種產品,其中包括石腦油。幾番操作之後,所得的材料再從巨大的聚合反應器通過,出來的是一種樹脂;繼而樹脂不僅要被加熱、熔化、澆鑄,還要被「擠壓」——作為化學術語,這個詞指的是經過一個有圓孔的「擠壓模」,以便產出直徑1 ~ 5毫米的小液珠及球體、圓柱體,甚至立方物體。


隨後,這些小顆粒裝在25千克規格的簡易袋子里或者標準集裝箱里,發往世界各地。到位後,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秘魯還是澳大利亞,法國還是納瓦拉王國,當地的工廠都會根據具體的工業需求對其進行一輪熔化、澆鑄和「擠壓」。盤子、PVC管、垃圾桶蓋就此誕生了。


所以說塑料小顆粒堪稱工業的起點。可謂一種原材料,儘管這種說法不太恰當,因為這些塑料,不論是聚乙烯、聚丙烯還是聚苯乙烯(通常是這三種)都是加工製造而成的。在不可勝數的運載貨物中,總有一部分會損失在運輸途中,卻沒有任何人關心此事。卡車在潮濕的路面上打滑了,輪船在海上散落了幾個沉重的集裝箱,更有甚者,已經完成的產品被四處丟棄,破碎後重新吐出「明珠」。您有沒有想過那些裝在兒童玩具(包括可愛的小狗熊)里的塑料珠的命運?

再補充一點,根據一份20年前的美國官方報告,水中微粒的問題在20世紀70年代初現端倪,之後就爆炸了,字如其意地爆炸了。1992年美國共生產了27百萬噸塑料樹脂,其中的大部分變成了顆粒。最令人震撼的是這種「害蟲」的「繁殖」能力。同樣是在1992年,人們在連接美國和墨西哥灣的休斯頓運河底提取了樣品,僅在一個樣品中就發現了250000個塑料顆粒。


往伊利湖裡放線


隨後,人們假裝吃驚地「發現」海洋垃圾的主要溢洪道湖泊和河流都已經飽和了。僅2013年就有三項大型的調查研究指明了情況的嚴峻性。第一項研究證實北美五大湖的表面水中含有數量驚人的微型塑料。在此次研究結果公布的同時,其作者之一謝利·梅森(Sherri Mason)宣告世人,遠征隊帶回來的伊利湖樣品中所含的塑料微粒三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水樣,甚至三倍於面積相當於一個大陸的、著名的「太平洋垃圾帶」的水樣。


第二項研究是關於法國和瑞士之間的萊芒湖的。其第一作者弗洛里安·福雷(Florian Faure)在2013年5月表示:「我們非常吃驚地發現,在瑞士這個如此尊重環境的國度里,微塑料濃度居然如此之高。」


第三項是關於義大利加爾大湖的範圍更加廣泛的研究4。研究精確地表明了一模一樣的情況:塑料微粒無所不在。雖然不曾在我們的河流里尋找過,但它們顯然也存在於河流里;凈化站里我們不曾找過,但那裡肯定也有;自來水管里也會有,因為有些微粒能穿過所有的過濾網。劑量很小,是的,但是涉及以上這些領域時,劑量之說沒多大意義。更何況,算上已有的其他小劑量污染物,就應該用乘法,甚至用多元方程來計算了。

污染物的小戰船


擁有全世界第二大領海、專屬海洋經濟區面積達1100萬平方千米的法國情況又如何呢?國有機構Ifremer(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從2010年才羞羞答答地開始了探索,且不得其法。一番上下求索之後,該機構在2012年的一份資料中做出了下面這個醉人的觀察報告:「總的來說,目前的數據十分有限,不足以從中得出決定性的結論。」


幸運的是,總還有別人會做這個工作,而且是滿懷激情埋頭苦幹。日本東京大學的有機地球化學研究者高田秀重(Hideshige Takada)即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從1998年開始,他開始研究散布在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與有污染的化學產品之間的複雜、深刻的關聯。眾所周知,塑料碎屑導致海洋哺乳動物、魚類和海洋鳥類窒息,而最為惡劣的就是小顆粒。還不能忘了中毒的問題。事關這些動物,也事關我們這些消費那麼多魚類和海產的人類。高天在2009年3月22日答《日本時報》記者問時解釋道:「PCB(例如長久以來用作變壓器的珀瑞冷[pyralène])和DDE(DDT的一種副產品)等化學物質是非常疏水的,這使得它們與脂肪族物質有很強的親和性。然而,塑料從本質上說是加工轉化過的石油,因此微粒就能聚攏水中的所有疏水污染物。這種污染物的濃度比普通海水中的濃度高差不多一百萬倍。」可以說,這些塑料珠就是滿載毒藥的微觀的戰艦,隨風、隨水漂流、擱淺。每一個微粒都像飽吸了污染物的海綿。


臭氣之王列奧·貝克蘭

2013年初,跨國企業聯合利華宣布它不再使用塑料微珠了。指的是在包裝用品中?不,是在化妝品中。此前人們並不知道,這個龐大的工業使用看不見的塑料珠——直徑小於0.1毫米——來幫助去除死皮,尤其廣泛地用於面部護理產品中。因此乳液、除味劑、牙膏、眼影液、洗髮水中含有微粒,其中總有一部分不可避免地會進入下水道,並遲早到達海里、海灘上。


其他的工業種類呢?商業秘密。權威的英國海洋保護學會估計,四分之三的皮膚護理產品中都含有塑料微粒,最高可達每克147百萬個單位。別忘了塑料可是驕傲又健壯的傢伙,其生存時間要以世紀計。


那麼到底是誰發明了塑料?最早是從才華橫溢的比利時化學家列奧·貝克蘭(Leo Baekeland)開始的。貝克蘭1863年出生於根特市,父親是一個鞋匠。列奧21歲時就獲得了科學博士學位。然後他結婚,赴美,入籍,開始了將給他帶來財富的科學研究。1891年,他已經發明了一種可以在實驗室中藉助煤氣燈的微光沖洗的照相紙。革命性的發明! 1899年柯達的創始人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把他的公司和他的專利權一併買下來,耗資750000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可觀的金額。


列奧·貝克蘭有錢了,但他似乎並不滿足:他用這筆橫財在他紐約州揚克斯市的家裡建起了一座超級現代化的實驗室。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的回答簡明扼要:「為了掙錢。」1他就是在這個實驗室里,嘗試一勞永逸地弄清楚酚和甲醛之間的化學反應之謎約。他從1872年就開始著迷於這個題目了,那一年,阿道夫·馮·貝耶爾(Adolf von Baeyer)使這兩種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得到了一種黏稠的樹脂。後來的故事在化學史上屢見不鮮。貝耶爾放棄了這條線索,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的價格太高。


貝克蘭重拾起這條線索,不顧他的鄰居們的怨恨——他的實驗室常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窮追不捨,終於到達了盡頭。貝克蘭自製了一個被後人稱作bakéliseur(壓熱器)的反應器,用以控制壓力和溫度,終於造出了一種樹脂,它一開始在熱力下是可壓延的,而一旦冷卻後就會徹底變硬。1906年,一項專利誕生了。


貝克蘭的發明酚醛樹脂是第一種合成樹脂,它開創了一個我們至今仍在其中的最好的也是最壞的新時代:塑料的時代。不消說,新生的酚醛樹脂又為軍事力量帶來了福祉。我們可以看到它取代木頭,用於K98毛瑟卡賓槍的卡栓上,以及突擊步槍AKM、AK47和衝鋒MP38的彈夾上;但它主要還是用於多種民事服務,為使用者帶來了便利:撞球、薩克斯吹口、煙灰缸、門把手、平底鍋把、馬桶蓋,等等。這個名單似乎列也列不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新聞 的精彩文章:

預防兒童意外傷害——交通安全
夏季睡眠不足乍辦?
你都遇到過哪些不遵醫囑的情況?有什麼後果?
丁香頭條約稿啦!
形形色色「風濕病」—風濕性多肌痛

TAG:搜狐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最新研究:引發肺癌的生物學機理被揭示
我們都是來自恆星:科學家揭示生命元素如何在宇宙蔓延
量子生物學:試圖揭示自然界的奧秘
根據特斯拉的理論,科學家揭示了現代物理學可能的時間旅行方式!
大自然美的不像話!英國皇家生物學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幫你揭示隱藏的世界
前沿:中國學者揭示:寨卡病毒如何導致小頭症
朱清時院士:科學與佛法其實高度相融,科學不排斥任何現象,科學一直都在揭示現象背後的本質
低齡留學生家長請注意:英國一流寄宿學校揭示錄取內幕,讓你留學更簡單!
中國學者揭示:寨卡病毒如何導致小頭症 | 前沿
我國科學家揭示暗能量存在證據
科學家揭示未來氣候變化對我國南方森林的影響
自然雜誌向你揭示人體內的「動物世界」你敢看嗎?
《科學》:壓力大容易抑鬱!科學家揭示表觀遺傳學層面的作用機制
物理學院「極端光學研究創新團隊」在PRL發表文章揭示微腔中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
科學家揭示世界的真相,當你了解了真相,也就明白了生存的意義
揭示經典心理學現象」戰或逃」行為的神經機制
智慧法語:為何無法逃避出生和死亡?佛揭示根本原因
我國科學家揭示免疫記憶新機制
從歷史人物的經歷中所揭示出的四大社會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