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干不死對方的子彈決鬥

干不死對方的子彈決鬥

利維坦按:提起決鬥,很容易讓人想到俄國詩人普希金。在他的《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奧涅金與連斯基的決鬥,似乎也預言了詩人自己的死亡。他本人在和喬治·丹特斯的決鬥中腹部受了致命傷,兩天後掛掉了。


當然,中世紀時期的決鬥者往往借口保衛榮譽權(有時會為了微不足道的事情決鬥),或是為恢復其君主的名譽而提出決鬥。決鬥的目的一般不是為了獲得滿足,而是展示自己的騎士精神……不過,決鬥自然也有在現代人看起來詼諧荒誕的一面,比如《夫妻決鬥:棍子和流星錘必殺史》(點紅字直接取閱)……


文/Tao Tao Holmes

譯/石煒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wax-bullet-duels-were-the-paintball-fights-of-1909

干不死對方的子彈決鬥


歷史上第一次蠟制子彈決鬥出現在紐約卡內基大廳的潘澤館(今天的潘澤體育中心),1909年。(美國國會圖書館/LC-DIG-ggbain-04322)


回到1804年,如果在那場決鬥中,副總統阿倫·伯爾(Aaron Burr)射向美國國父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的槍里裝的是蠟制子彈——今天,世界也許會不一樣。


類似的手槍決鬥是一種極具衝擊力,展示決鬥者驕傲本性的行為。但通常決鬥雙方也會同意一起向空中或地上開火;即使他們瞄準對方,由於當年工藝導致槍支具有的不確定性,也未見得有多少人會喪命。從言語,刀劍,再到槍支,在美國南方的歷史上決鬥盛行許久,以至於最終立法者不得不介入其中。


巧的是,20世紀初,有一項運動卻讓決鬥變得不那麼危險,同時又保證了其場面的精彩:蠟制子彈決鬥。同樣是決鬥者拿著武器互相射擊,區別在於敗的一方只是「在理論上宣告死亡......把原本可能發生的致命後果換成了大家的歡笑。」

干不死對方的子彈決鬥



決鬥雙方裝備全身護具,相距60英尺。(美國國會圖書館/LC-USZ62-100361)


這是《紐約時報》在1909年報道的第一場公開的蠟制子彈決鬥。這場受關注的決鬥發生在卡內基大廳(Carnegie Hall),決鬥雙方分別來自「卡內基之劍」(Carnegie Sword)和「手槍俱樂部」(Pistol Club)。雙方相距60英尺,準備就緒。他們身穿黑長袍,頭戴面具。他們的標準點44口徑法式決鬥槍里裝滿了法國進口的蠟制子彈,這前所未有的場面還引來了一小群觀眾。


蠟制子彈決鬥最早出現在法國。20世紀初,一家「決鬥學校」在巴黎成立,在這所精英學院中,除了決鬥訓練用的是蠟制子彈,學員們戴著保護面具,其他方面,他們都謹遵傳統決鬥的規定與榮譽準則。蠟制子彈射擊在加入國際手槍與左輪手槍錦標賽後,也成為1908年倫敦奧運會上的特別表演項目。

干不死對方的子彈決鬥



1908年倫敦奧運會,一場簡短的,不流血的決鬥表演。(公開圖片)


蠟制子彈並非全然無害。當缺乏適當的保護,距離過近時,蠟制子彈依然能打壞身體。觀眾還需提防流彈,特別是小心他們的眼睛。

這項運動和今天的彩彈射擊遊戲有不少相似處,也許彩彈射擊是今天與其最接近的一項活動,因為它同樣需要人們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彩彈射擊也許能用於一對一決鬥,儘管沒人會吝嗇子彈;事實上,大家想的是能多開幾槍。

干不死對方的子彈決鬥



紐約,用於決鬥的手槍和蠟制子彈。(美國國會圖書館/LC-DIG-ggbain-04329)


儘管任何人都能參與彩彈射擊,但蠟制子彈決鬥還是需要一些技巧和經驗。1908年,一位富有的英國決鬥者瓦爾特·威南斯(Walter Winans)告訴我們,決鬥是專家的遊戲。他承認決鬥本身的危險並不大(據他說最大的危險是弄混彈殼和彈藥)。他還提到,無論是用劍或是用槍,對決一旦開始,雙方都不會有任何不體面的舉動。


但到20世紀,槍支技術的發展遠遠超越了過去簡單的單發明火手槍,這也讓決鬥變得空前的危險。這場遊戲終將結束,在美國南方,最後一場沒人被逮捕的決鬥發生在1877年。

干不死對方的子彈決鬥



帶有表演性質的經典決鬥場面,雙方距離極短,並且拿著不大可靠的武器。(普希金博物館/公開圖片)


今天,無論用蠟制或鉛制子彈,決鬥都被當作一種過去的儀式。18世紀和19世紀初,那些朝彼此開火以捍衛自尊的決鬥者,今天或許會讓律師來代勞。


蠟制子彈決鬥漸漸退出歷史,可蠟制子彈本身卻流行起來。雖然很稀罕,但確有不少網站在銷售,你甚至可以自己動手製作。蠟制子彈有時作為魔術道具,因為它們比普通子彈更保險,安靜,便宜。蠟制子彈也被速射競賽採用,當然比賽是朝某個目標開火,而絕非我們的同類。

干不死對方的子彈決鬥



一場保護措施升級,不再致命的傳統決鬥。(美國國會圖書館/LC-DIG-ggbain-04323)


拿槍決鬥的日子已經不再,但開槍交火的場面卻並不少見。或許槍里都裝上蠟制子彈的話,世界會更好。


譯註:


伯爾-漢密爾頓決鬥是美國政治史上最有名的恩怨衝突,主要產生於兩人長期的政治意見分歧。1804年,伯爾作為參議員參加紐約州州長的競選,而漢密爾頓所控制的媒體卻極力詆毀伯爾的名譽,緊張的氣氛達到頂點,最終以決鬥收場。伯爾在這場決鬥中倖存下來,並被指控謀殺罪,但最終卻還是被赦免了。由於這場決鬥,社會輿論對伯爾本人的批評也愈加尖銳,可以說正是此次事件導致了他政治生命的結束。

干不死對方的子彈決鬥 點擊播放 GIF/1421K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維坦 的精彩文章:

「木桌子效應」和諾貝爾獎級的實驗
共產主義與LSD:鐵幕後的實驗
神聖解剖學:以科學與上帝的名義
《大魚海棠》:細聊神話的開端

TAG:利維坦 |

您可能感興趣

好蠢萌 袋鼠與鏡子里的自己決鬥碰壁而歸
非洲沒有什麼是靠打架解決不了的,部落赤裸決鬥求偶
這場決鬥被人動了手腳!被動過手腳的決鬥,不叫決鬥!
兩種不同的決鬥 火影忍者手游決鬥場和積分賽
看到孩子被欺負母牛憤怒了!與兩隻獅子決鬥結局如何
看到孩子被欺負母牛憤怒了!與兩隻獅子決鬥結局如何
在這個地方,為了吸引女性的注意,男人要裸體決鬥!死傷難免!
為了爭奪美女,非洲部落男子光著身子決鬥
印度被信奉神牛的家畜牛,但是印度的捕手們也在殘忍的與它們決鬥
他把蠍子和甲蟲放一起決鬥,豈料結果讓所有人看傻眼
這個部落的男人必須決鬥才可以挑老婆,有人會被打死!
遊戲王官方手游,還是熟悉的味道,一起來決鬥吧
活鴿射擊與手槍決鬥:你所不知的奧運「血腥料理」
非洲兩公鹿為跟母鹿交配而決鬥,雙雙纏綿而死,姿勢讓人哭笑不得
那些敢於與猛獸決鬥的勇士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死亡的威脅
溫順麋鹿拚死決鬥,竟然只是為了這個,讓人想不到
眼看大黑蛇即將吃掉兔寶,超勇敢兔兔媽奮不顧身與蛇展開生死決鬥
海賊王里那些勝負未分的決鬥,真的很吊人胃口!
《海賊王》不打不相識,與路飛決鬥後,藤虎後悔自剜雙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