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以離染的心 去做每件事】


通常剛開始修行時,我們想要獲得、達到、知道與看見,卻不知到底要達到或知道什麼。過去我有個弟子,修行深受懷疑與困惑所苦,但他仍持續修行,而我也持續指導他,直到他開始找到一些平靜為止。


但當他終於稍微平靜下來時,又再度陷入疑惑。「我接下來該怎麼做?」他問我。你瞧!困惑再次生起。他說想要平靜,但當得到之後,他卻又不想要它。他詢問接下來該怎麼做!

因此在修行中,應該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我們藉由看清事物而離染,如實覺知身與心的特相。


修定時,我們將注意力固定在呼吸進出的鼻端或上唇。這固定注意力的動作稱為「尋」,當將心「舉」起來,並固定在一個所緣上時,就稱為「伺」,即對鼻端呼吸的思惟。「伺」的特質會將其它心理感受自然地混合,此時我們可能會以為心是不平靜的,它無法平靜,但事實上這只是由於「伺」與那些感受混合的緣故。若它在錯誤的方向上走得太遠,心就會失去安定,這時一定要重新整頓內心,以「尋」將心「舉」到專註的所緣上。當如此建立注意力時,「伺」就會接手,與各種心理感受混合在一起。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我們的心為何徘徊 它為何不靜止?】


現在當我們看見它發生時,因為不了解可能會質疑:「我的心為何徘徊?我希望它靜止,它為何不靜止?」這就是以執著之心在修行。


事實上,心只是依循它的本質,但我們卻沒事找事,想要它靜止,並質疑它為何靜不下來。然後反感生起,於是又將它加在其它每件事物上,增加自己的懷疑、痛苦與困惑。因此若有「伺」,就如此省察心裡發生的各種事,我們應明智地想:「啊!心就是如此。」瞧!那「覺知者」在說話,告訴你要如實地看事物。


心就是如此,我們隨它那樣,心就會靜下來。當它不復集中時,就再拿出「尋」,它便很快地又安定下來。「尋」與「伺」就這樣一起工作,我們以「伺」思惟各種生起的感覺,當它逐漸變得散亂時,便再次以「尋」將注意力「舉」起來。


這裡的重點是,此時的修行一定要以離染的心去做。

看見「伺」與心理感受交互作用,可能會以為心是迷妄的,並開始對它反感。就在這裡,我們造成自己痛苦,我們不快樂只因希望心靜止。這是邪見,我們只要稍微改正見解,了解這活動只是心的本質,這樣就足以對治迷妄,這就稱為「放下」。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覺知心的本質 就能放下】


現在,若我們不執著,練習在活動中離染與於離染中活動,則「伺」與其它感受的互動便自然會減少。若心不受打擾,「伺」就會自然傾向于思惟「法」,若我們不思惟「法」,心就會恢復散亂的狀態。

因此,有「尋」然後「伺」,「尋」然後「伺」,「尋」然後「伺」……,直到「伺」變得愈來愈微細為止。起初「伺」會如流水一樣到處跑,若被它迷惑而想要阻止它流動,自然會痛苦。若了解水的流動是它的本質,便不會有痛苦,「伺」就是如此。有「尋」,然後「伺」,與心理感受交互作用。我們可以將這些感受當作禪修的所緣,藉由注意那些感受來安定心。


若能如此覺知心的本質,我們便能放下,就像讓水流過一樣。「伺」變得愈來愈微細。例如,心也許傾向于思惟身體、死亡或其它「法」的主題。當思惟的主題是正確的時,愉快的感覺就會生起。


那愉悅是什麼?是「喜」,它可能會呈現出毫毛豎立、清涼或輕安的形式,心是狂喜的。「喜」常伴隨著「樂」,各種感覺來來去去,以及「一境性」。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心變得愈細微 較粗的特質會被舍離】


初禪時,有「尋」、「伺」、「喜」、「樂」與「一境性」。那麼第二禪如何呢?當心變得愈來愈微細時,「尋」與「伺」相對而言便顯得粗糙,因此它們被捨棄,只留下「喜」、「樂」與「一境性」。這是心自己會做的事,我們無須妄加揣測,只要如實覺知即可。


當心變得更微細時,「喜」也會被捨棄,只留下「樂」與「一境性」,那是我們會注意到的。「喜」去哪裡了呢?它哪裡也沒去,只是心變得愈來愈微細,因此,較粗的特質就會被捨棄。只要是太粗的,就會被舍離,它持續舍離,直到達到微細的頂點,即經中所說的第四禪――最高階段的禪定為止。在此,心逐步舍離粗的心所,直到只剩下「一境性」與「舍」為止,再沒有別的東西了。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愈渴望安定 心所受的干擾就愈大】


當心在修定的階段時,一定是如此進行,不過這只是讓我們了解修行的基本原則。我們想要讓心靜止,但它就是靜不下來,這是渴望安定的修行,其出發點是慾望。


心原來早已受到干擾,接著我們又藉由想要讓它安定來干擾它,這渴望正是造成干擾的原因。我們不了解這安定內心的渴望就是渴愛,我們愈渴望安定,心所受到的干擾就愈大,除非不再渴望,才能結束和自己的鬥爭。


若我們了解,心只是根據它的本質在表現,它很自然地會如此來去,對它若不過分感興趣,就能了解它的方式很像小孩子。小孩可能會亂講話,若我們了解,就會讓他們說,小孩自然會像這樣說話,因為他們不懂事。當我們放下時,就不會受他們打擾,而能在小孩喋喋不休與玩耍時,不受干擾地和客人說話。心就像這樣,它並無害,除非我們執著它,並被它所迷惑。那才是麻煩真正的起因。


當「喜」生起時,人們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快樂,只有那些曾體驗過它的人才可能領會,「樂」與「一境性」都會生起。


有「尋」、「伺」、「喜」、「樂」與「一境性」,這五種特質都彙集於一處,雖然特質不同,但都集中在一處。


我們能看見它們都在那裡,就如看見各種不同的水果在一個碗里,可以在一心種看見全部的「尋」、「伺」、「喜」、「樂」與「一境性」。


若有人問:「怎麼會有尋?怎麼會有伺?怎麼會有喜與樂?」那將會很難回答,但當它們在心裡匯聚時,就可以自己去看它怎麼會那樣。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無論發生什麼事 都隨它去】


在這一點,修行變得有些特別。我們必須持有正念與正知,並且不迷失自己。


如實覺知事物這些是禪修的階段,是心的潛能。無須懷疑任何有關修行的事,在坐禪中,即使你沉入大地,或飛到空中,或甚至「死亡」,都別讓疑惑生起。無論心的特質如何,只要保持覺知即可。


這是我們的基礎:無論行、住、坐、卧,都要具備正念與正知。無論發生什麼事,都隨它去,不要執著它。喜歡或討厭、快樂或痛苦、緩役或確定――都以「伺」加以思惟,並衡量那些心理特質的結果。


別想為每件事都貼上標籤,只要覺知它,了解心裡發生的一切事,都只是感覺而已。它們都是短暫的,它們生起、存在,然後消失,就是如此,並無固定不變的實體或自我。它們不值得我們執著,所有東西都一樣。


當我們如此以智慧了解一切色法與名法時,就會了解心與身、苦與樂、愛與恨的短暫本質,它們都是無常的。了解這點,心就會厭離,對身與心與一切短暫的生滅現象感到厭倦。當心如此醒悟時,它會尋找出離那些事物的方式,它不會再想執著它們,它了解這世間的不圓滿與生的不圓滿。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沒有什麼可以執著】


當心如此了解時,無論走到何處,我們都能看見無常、苦與無我,沒有什麼可以執著。無論去坐在樹下或山頂上,我們都能聽到佛陀的教導。所有的樹都像是同一棵樹,所有的人都像是同一個人――當中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它們都同樣生起,暫時存在,衰老,然後死亡。


若我們了解身與心的實相,就不會生起痛苦,因為不再執著它們。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會有智慧,即使只是看見一棵樹,也會以智能思考它,或瞧見青草與昆蟲,也都能提供思惟的資糧。


當歸結到這一點時,它們都有相同的命運,它們都是「法」,是最究竟的。


若我們能了解這點,就已完成了旅程,稱為「世間解」――如實了知世間。心完全覺知它自己,並切斷苦的因。


當不再有任何因時,果也就不可能生起。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修行必須誠實 不要三心二意】


我們需要長養的基礎是是:


第一、要正直與誠實;


第二、慎防作惡;


第三、心中保持謙卑的態度,少欲知足。


若我們在言語與其它事情上能少欲知足,就會了解自己,而不會陷入混亂,心將具備戒、定、慧的基礎。


因此,解脫道的行者一定不可大意,即使你是對的,不可大意;若是錯的,那就更要小心。若事情進展得很順利,你也感到很快樂,一樣不可大意。為何我要說「不可大意」呢?因為所有事都是不確定的。應如此覺知它們,若得到平靜,只要如實覺知即可。你可能會想耽溺其中,但你應覺知它的實相,就和你對待令人厭惡 的性質一樣。


這個修行完全取決於你,沒有人能像你一樣覺知你的心。修行需要誠實,如法而行,千萬不可三心二意。這並非說應讓自己筋疲力盡,你只要具有正念與正知,就能明辨是非,若了解這點,就知道如何修行。你無須具有太多東西,只要在這上面精進即可。


(圖文來源網路,義工編輯整理)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註:fojiaozhishi

以離染的心,去做每件事 點擊播放 GIF/40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知識 的精彩文章:

一個微笑,一個奇蹟
最平常、最高深的法門
心靈成長到底修什麼
讓別人的功德成為自己的歡喜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TAG:佛教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