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爱因斯坦的大脑,感受到一种王之蔑视
我所尊敬的一位老师曾经说,所谓成长,就是越来越心平气和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你就是做不到。
所以,包子铺今天给大家来一碗天才们的脑切片。
在上菜之前,我们要先介绍一些烹调脑切片时经常使用的手法,一方面利于大家咀嚼消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本店独树一帜的逼格。
当然了,小本经营,点到即可。
【烹调手法简介】
关于大脑的研究是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的一个主要分支,从宏观上来说主要包括对于大脑的物理解剖结构(structure)以及大脑功能(function)的研究。研究对象可以是整个大脑,单个以及多个脑区组成的神经网络甚至是单个神经元细胞。
由于其复杂精细的结构和极不耐操的质地,科学家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方法试图(但并没有完全成功)对付它。简单粗暴的实体解剖容易对重要脑组织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操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血腥暴力场面也不太符合科学家们对于自己文质彬彬高高在上的设定,所以脑神经成像(neuroimaging)成为了研究人类大脑活体的主要方法之一,比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磁场来探测大脑神经元血液动力的变化,进而来测量这些神经元的活动情况。
记不住没关系,操作起来特别简单,就是有一个圆筒型的大机器,让你脱光了(一般来说会让你换上确保是不含有金属材质的衣服),直挺挺地躺进去,全程尽量保持不动就行了。
也可以有一些更为精细的研究方法,比如利用微电极对单个神经元的活动进行测量,但是因为要将电极植入到脑区,所以一般常见于动物实验中(比较受欢迎的有大鼠,大兔,大猫),也有一些研究可将这种方法短期地应用在由于疾病以及意外损伤需要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前提下)。
光有炫酷的技术是不够滴,要对一个人的大脑进行具有一定科学行的判断,还需要精心设计的实验和强有力的对照组。
比如,如果我想研究某天才 A 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理想状态下,我就需要找到一个同年龄、同性别、同等水平的生活环境但只是普通人的对照个体 B。如果我想进一步确认天才 A 的某个脑区确实使其获得了不同于其他人的能力,另一个比较理想的对照组就是因为某些原因缺失了这个脑区的个体,看这个能力是否在这些个体中有所损伤。
当然,以上这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还是一种推测,如果想要进一步确认因果关系的话,那就需要一些勇气和想象力了,尝试利用实验操作(比如神经递质和轻微电击)来改变和控制大脑的活动以及个体的行为,当然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此类实验都还停留在动物实验的阶段。也有一些例外的,我在今年年初的 seminar 时见过到一个研究组利用直接在大脑上植入电极对于神经元的刺激来改变人类大脑对于长时记忆的提取,在他们所展示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实现了通过改变植入电流的信号在短时间内改变人类大脑对于面部的记忆和识别功能,颇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意思。 或许在未来想改变某个人的记忆和行为,并不需要像电影里所展示的催眠师们那样大张旗鼓地折腾(貌似很多人以为学心理的都可以干这个),插一个电极就轻松搞定了呢。
不可否认,能改变甚至是控制人的行为,这大概也是心理学(力图实现)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唠叨完了,上菜。
据某位匿名用户说,天才是 99% 的努力 + 1% 的天分。
下图中爱因斯坦的大脑笑了。
王之蔑视,你们先自行感受一下。
怎么样,是不是什么也没看出来。很正常,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如果你把你的大脑放到边上比较一下,或许就能看出什么来了。
幸好科学家们已经帮我们找好了替死鬼们,啊不,是对照组(即与爱因斯坦同性别,同年龄的人们的大脑)。我们只需要站在巨人们的大脑上四处张望一下就可以了。下图为与对照组相比,爱因斯坦的大脑在外部结构上可能存在差异的一些区域。
概括起来,爱因斯坦的大脑在重量(被认为与智力水平相关)和整体的解剖结构上与常人无异,但是在个别脑区中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最突出的差别位于顶叶(parietal lobe,如下图高亮部分所示)。爱因斯塔的大脑在这个区域比对照组要大 15%,并且很可能含有更高密度的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而顶叶一般被认为与视觉加工、空间认知和数学能力息息相关。
大 15%........数学好,物理好,怪我咯.........
在有了脑成像技术之后,科学家们就不再满足于去挖死人的大脑了(爱因斯坦的大脑最后被分为 240 个切片并置于几个不同的地点进行保存)。在一项对于杰出音乐家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这些音乐天才们的大脑有一个有意思的共同之处,负责听力的一个脑回(Heschl’s gyrus,如下图所示的第 2 列)是普通人(下图的第 1 列)的 2.3 倍大,也比一些同年龄的业余爱好者(下图第 3 列)要大一些。在听到同样的乐曲时,音乐家们在这个脑区的激活水平也远远高于普通人。
嗯,下次别人向你推销高档耳机的时候,你不要说跟人解释说你是『木耳』,你要一本正经地说『哥们啊,不是我不想买,是我这里的脑回路没长好,用不上啊……』。o(╯╰)o
嘿,又学了一招不是?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仅仅够格当对照组的凡人来说,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大脑的可塑性(plasticity)。一些后天的训练不仅仅能使我们更为熟练地掌握某种技能,更有趣的是,它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比如长时间练习用某一只手弹奏乐器的音乐家,控制这只手的单侧脑区(如下图中手指所对应的运动皮层)就会比另一侧同区域的脑区要更为发达一些。
不单单是练习弹奏乐器,玩一些游戏,比如变魔术,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在一项发表在 Nature 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让 24 名被试参与学习一些魔术的基本技巧,发现与参加训练之前(如下图右下角的第一列,即 Scan 1)相比,她们大脑的灰质(gray matter,是神经元主要集中的地方)在训练之后(如下图右下角的第二列,即 Scan 2)显著地增加了。
更为有趣的是,由于参加训练的被试们都不是职业的魔术师(即训练结束后就没有反复强化),大脑的这种改变并不持久。在 3 个月之后,他们大脑的灰质含量就已经又有所下降(如上图右下角的第三列,即 Scan 3)。
所以,总的来说,在想方设法给自己偷懒这件事上,我们的大脑都是卓越的天才。
觉得自己棒棒哒。
编辑:小T 改编自:知乎日报

TAG:陕西音乐广播 |
※年度熱門·切開愛因斯坦的大腦,感受到一種王之蔑視
※來到坦尚尼亞,感受大自然最為野性的呼喚
※看了劉嘉玲在上海和蘇州的豪宅,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她的富有
※劉嘉玲在上海和蘇州的豪宅,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十萬點傷害
※多識活佛:苦和樂都是一種暫時的因緣和感受
※受精那一刻,女人的6大奇妙感受,孕媽的你感受到了嗎
※行走在絲綢之路的中哈邊境,深刻感受到貧富差距,感謝祖國的強大
※喬丹說科比更強是因為感受到詹姆斯的威脅?
※被無比嚴厲的領導讚揚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感受大自然的親切
※當奧尼爾讓美女感受一下他的肌肉之時 你想到了什麼?
※一隻就魅力大到爆炸的比熊,養一大波是什麼感受,你知道嗎?
※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來吳哥窟感受古迹,感受壯觀驚奇
※來感受下這隻馬爾濟斯犬,這大眼睛大耳朵的萌到犯規了!
※海豹哥感謝虎鯨的一尾巴,讓它感受到這飛躍的感覺
※這些電影去掉特效之後,島君感受到了滿滿的惡意!
※總有一些詩句,感受到生活的驚艷之美!
※瑜伽和大自然接觸,你感受到了什麼?
※杜蘭特:我是雷霆球迷也做同樣的事,希望感受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