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古典書城


「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化公號 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社群 」


國學經典 古典文學詩詞歌賦 歷史趣聞風俗禮儀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文|美物計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


——湯顯祖【皂羅袍】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呀......",鑼點一起,恍惚間聽得遠遠傳來一聲,長長裊裊。

蹁躚小步,悠悠登台,水袖流連道不盡風致楚楚,一唱三嘆說不盡輕柔委婉。


似二月新柳,如三月春風,輕輕撩動人心——這就是單雯。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2005年首演崑曲《1699·桃花扇》,16歲的單雯遇見16歲的李香君,一炮而紅,桃李年華,聲名鵲起。


如今10年過去了,單雯成為中國崑曲新生代最出色的旦角,是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四代傳人。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崑曲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起源於元朝末年的江蘇崑山地區。


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戲曲藝術中的珍品。其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說在各方面都達到了很高境界。


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句話落在單雯這裡,剛剛好,對崑曲,她十年深情,十年磨礪。


單雯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祖上最早是唱京劇的,到了她父親這輩才改唱崑曲。


小時候,她經常跟著父親去排練廳,「從睡夢中醒來都可聽見小劇場里傳出咿咿呀呀的聲音,當然更多時候,我是歪著腦袋坐在台下看戲,或者在後台化妝間里亂竄。」


正是童年時期的耳濡目染,讓她對崑曲藝術擁有了非同尋常的敏銳與領悟力。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10歲時單雯考入江蘇省戲曲學校崑曲班,5年的戲校生活,每天5點多就要起床練功,吊嗓子、壓腿、劈叉、練腰、練眼功......


「如果沒有我小時候在學校科班裡面那幾年的基本功打基礎,我做文戲的身段也不會好看,也不會有骨架子。」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16歲時,一場桃花扇讓她一夜成名,當然單雯的幸運不僅於此,2001年崑曲申遺成功,找回了久違的風光,時代也給了她最好的成就。


2007年,單雯拜入「崑曲皇后「張繼青門下,成為這位國寶級大師的關門弟子。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戲曲傳承是一個厚重的命題,師徒間的口耳相傳,600年來代代相衍,映現的是崑曲保存之舉。


身上的一招一式、嘴裡的一腔一調,都有講究有來路,這些年,張繼青不僅教授給單雯對角色的把握、唱腔的處理、分寸的拿捏,更教給她讓觀眾感受到演員的情緒,才是最高的表演境界。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時光清淺而過,這些年單雯是舞台上明媚靚麗的杜麗娘,是血濺桃花扇的李香君,是清雅出塵的林黛玉,也是一場浮生若夢的大槐安螞蟻國瑤芳公主......


單雯的唱腔與表演都極為精緻,扮相令人驚艷,崑曲的舞台上,似乎沒有人比她更幸運。事實上,人們往往只看到她出色的天賦,忽視了她的堅持與努力。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年輕貌美,加上有著《1699·桃花扇》、《牡丹亭》等大戲的表演經驗,單雯也為不少影視劇所邀約,但她都拒絕了。


「一開始也曾動搖過,但後來想想,我覺得自己還是更喜歡舞台藝術,走岔道是浪費時間。


對我來說,崑曲是一場永不過時的時尚盛宴。崑曲已經是,而且會一直是我的生命。未來,我會繼續地走這條路,慢慢沉澱在舞台上的修養,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歡上崑曲。」」


這是一種帶著執著信念和力量的生命態度。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不需任何粉飾與雕琢,恰如戲文所唱的那樣,「小姐小姐多丰采」。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崑曲之靈,韶華之韻,一個崑曲閨門旦的十年



美若天成,為戲而生


本文為美物計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歡迎讀者分享


其他公眾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讓古典不再老舊


讓文化融於生活


讓傳承成為潮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典書城 的精彩文章:

中文之美,美得震撼!
大魚海棠:我們忘掉狗血劇情,只說中國風
等一人邂逅,繪一城煙火
花自多情,看花人自老
她是古代最浪漫的愛情信物,如今卻難得一見

TAG:古典書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