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文:冷兵器吧百夫長


面對城牆,大概是古代將領們在自己的征戰中最不願面對的事情了,中國的兵聖孫子就無奈的寫道:「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沒法子,面對高大的城牆,你不得不「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可你糧草有限,往往「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最終雖然「殺士卒三分之一」卻依然打不下來,只能老淚一抹——「此攻之災也」。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為了解決攻堅的無奈,各色大炮成了各路軍隊們一致的選擇。砲,在石字邊還沒換成火字邊的時候,並非指我們現在所說的火炮,而是用來稱呼用來砸城牆投石機之類的器具。而弩炮,就是大號的,要多人操作的發射著巨大箭矢或石頭的弩。


早在兩千年前,漢帝國和羅馬帝國並存於東西方,漢有大黃弩、連車弩和人力槓桿投石機;羅馬則有扭力弩炮(ballista)、機動弩炮(carroballista)和扭力投石機(catapulta),如果他們碰撞在一起,究竟誰的大砲更勝一籌?


簡便VS複雜,漢與羅馬的弩炮之道

漢朝大黃弩,《史記·李將軍列傳》里描述為「角弩,色黃而體大」,居延漢簡有「大黃力十石弩」的記錄,漢代一石約30公斤,可見大黃弩拉力的最低標準當為300公斤,這麼大的力道,大抵不會是一個人能拉的開的,應當是多人來操作了。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目前只能依靠居延漢簡來了解大黃弩】


雖然我們也稱之為弩炮,但由於漢代大型弩到目前為止完全沒有考古實物可供佐證,所以究竟多大,幾個人操作,能否稱之為弩炮完全不知道,如此統稱僅僅為了方便而已。

《後漢書·陳球傳》有大弩「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的描述,看來結構上仍為弓臂式,我們可以猜測,這類弩炮一直傳承了下去,和宋代《武經總要》里的床弩應該大體類似,而床弩實際上就是單兵弩的多倍放大版了,主要由弓臂,弩床、弩機和用以張弦的機具構成。


羅馬扭力弩炮則複雜的多,這是一種源於希臘的古老機械。它的名稱甚至成為現代彈道學(ballistics)的詞源,它結構複雜,既可以射擊弩矢也可以射擊石彈。根據馬塞里努斯《歷史》的記載和考古文物的發現,其儲存能量的「弓臂」主要是由一對機軸和兩股扭繩組成,扭繩中間插著木杆,木杆末端鏈接著弦,弦連接著石彈或弩矢,這些部件裝配在木質或金屬框架上,框架中心則有弩臂伸出,弩臂上有放置弩矢或石彈的凹槽,在弩臂的尾部有絞盤用於上弦。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結構複雜的弩炮零件和復原的弩炮】

扭力弩炮可大可小,多數的弩炮僅由2~5人便可操作。但也有極其巨大的版本,比如BBC曾復原過由更多人操作,射擊26公斤石彈的巨型扭力弩炮。


在輕型弩炮方面,漢朝有機動作戰的車弩,在江蘇尹灣漢墓出土的《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上記有「連弩車」數以百計。根據《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技術史》的解釋,這就是移動式弩車。


連弩並非連發弩的意思,《漢書.藝文志》著錄有《望遠連弩射法具》,如同戰國時期的絞車連弩,「連」的意思為連接,即指箭矢的尾部連接有繩索,以便回收。吳景剛在《走近科學》欄目里用復原的三弓床弩射擊時就用繩子連接在弩矢後面,以方便尋找收回。除此之外,其與大黃弩在結構上並無不同,說白了不過是一種車載的弩炮。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圖拉真功德柱上的機動弩炮】


能機動作戰的弩炮並非漢軍獨有,根據馬塞里努斯在《歷史》里的記載,羅馬也有一種用於機動作戰的小型弩炮,稱為機動弩炮,它和弩炮在結構上並無本質區別,但如圖拉真功德柱所示,與弩炮扭繩裸露在外不同,它的扭繩被封閉在金屬圓桶里,可能是為了方便保護扭繩;此外,連接兩股機軸扭繩的框架也比弩炮簡陋,這可能是為了減少重量而做的改動。它體型較小1,2個人即可搬動,1人就可以操作,並且搭載於車輛上,有著強大的機動性。


人力?扭力?投石機的分歧


投石機雖然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應用,漢和羅馬也不例外,但款式卻截然不同。中國的投石車被稱之為砲,砲最早記載於《墨子》一書,專用於防守,而更廣泛的運用則要等到東漢末官渡之戰時砲車的出現。中國的投石機結構比較原始,採用人力槓桿結構,依照《陸敬嚴:圖說中國古代戰爭戰具》的總結,這種結構由四個基礎的部分組成:「高聳的砲架;放置在砲架上可以活動的槓桿,槓桿前短後長;拴在槓桿前段幾十、上百根拽繩;槓桿後端用繩索連著的盛放石塊的皮碗。」


其發射手段十分的簡單,由人猛力拉動一端的繩子,利用槓桿原理將另一端的石頭射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類結構的好處是製作簡單,成本低,但是壞處同樣明顯,人的力量有限,因此要拋射足夠重的彈藥就需要大量拉拽繩子的人員操作,十分不便,性能還不強,《武經總要》就記有宋代多達250人拉拽的投石車,射程才50步。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人力槓桿投石車的復原圖和《武經總要》里的繪圖】


羅馬的投石機就與中國的人力槓桿式完全不同了,它和弩炮一樣也是扭力的,根據馬塞里努斯的記載,因為其高高的旋臂像蠍子的尾巴故人送外號蠍子炮(scorpio),而又因為其投射石彈像野驢被追擊時踢起石塊,所以又被稱為野驢炮(onager)。


雖說同為扭力,卻與弩炮有著些許不同,它的機軸和扭繩各只有一個,但更粗;石彈被裝在旋臂末端的袋子里而非凹槽;擊發依靠的不是弦的帶動而是旋臂的拋射。因此相比弩炮,其力量更大,對槓桿投石機來說就更是如此了。由於不像槓桿投石機那樣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操作,因此其結構雖然比槓桿複雜,應用卻同樣簡便。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現代人cos的羅馬士兵正在操作扭力投石機】


孰優孰劣?性能為王——比射程


比較武器,畢竟還是得從性能下手,古代這些弩炮、投石機的性能不外乎三點,射程、威力和精度。


大黃弩的射程根據未央宮刻字骨簽所載,現公布的材料中最大為「射四百二步」,漢代一步1.38米,400步合560米,但因出土簽牌早已散亂,無法得知其對應為多少石的弩,但顯然已是漢弩炮的極限射程。當然,肯定有人要拿《後漢書·陳球傳》中1「遠射千餘步,多所殺傷」來反駁,不過,這類文人記載怎麼能和居延漢簡的真實性相比呢?不僅如此,宋代的官方軍事手冊《武經總要》中記載,以70人張發的八牛床弩射程只不過300步,即420米,足見千步之說實為文人臆想。


雖說四百步的射程相當的遠,但這只是極為少數的極端案例,畢竟八牛床弩都要70人張發了,那麼一個能射400步的弩得多大?根本不可能是普遍使用的弩炮。按漢簡記錄的東海武庫,漢軍裝備最多的還是車弩,而車的承載量有限,只能裝載中小型弩炮,大抵應是10石大黃弩的級別。這種的射程就沒那麼好看了,不比最遠的單兵弩大多少,如《陸敬嚴:圖說中國古代戰爭戰具》所言,射程僅有二百步,合280米。也難怪,在《武經總要》里宋代7人張弓的雙弓床弩射程不過一百七十步,10石的大黃弩射程在這個區間再正常不過。


羅馬弩炮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弩炮有大小的區別,一般來說,羅馬普遍使用的為2~3人操作的中型弩炮,根據《Osprey New Vanguard 089 - Greek & Roman Artillery 399 BC-AD 363》一書提供的實驗,這種弩炮用13公斤的石彈,以43.5度的角度射擊,射程達到400多米;1人操作的輕弩炮,使用80cm長的弩矢,最遠射程可達370米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古羅馬軍營遺迹出土的各類大小石彈】


只看最大射程,貌似漢弩炮在最大射程上比羅馬還略有優勢。但我們要愛科學愛邏輯,不能隨便就田忌賽馬。羅馬人手中兩三人操作的弩炮比宋朝7人操作的雙弓床弩射程遠了不少,已經相當於70人操作的八牛床弩的射程了。


再說了,相比只有一兩斤且有尾羽用來穩定飛行的弩矢,13公斤的石彈要沉重許多,也沒有箭體來幫助穩定飛行,這樣都能取得如此射程,漢羅間弩炮的射程差距足以管中窺豹了。


既然弩矢比石頭更易射遠,大黃弩都不能在射程上壓制扭力弩炮,可想而知投射石頭的漢軍投石機就更慘了。《范蠡兵法》載:「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十二漢斤僅約3公斤重量,只投出了二百步,280米的距離。


比威力——重彈高速無可比


射程不足威力湊,大漢弩炮的威力想必是十分的高,才使得射程落了下風,遠射千步且不論真實與否,多有殺傷總歸毫無疑問了吧?只能說,還是太天真了,由經典的動能計算公式我們可以得知,初速和重量越大,動能就越大,威力也就越大,這個想來沒人反對。


那麼論重量,漢軍弩炮幾百克的弩矢,投石機的石彈也不過3公斤重,和羅馬扭力弩炮的13公斤石彈完全沒有可比性,僅是羅馬中型弩炮射擊石彈重量的零頭。


論速度,射程越遠說明初速越大,畢竟石彈不會有什麼特別的空氣動力學效果,漢軍普遍使用的大黃弩和投石機射程竟還不及羅馬中小型扭力弩炮,初速顯然也不可能高過羅馬了。速度、重量都不行,漢弩炮和投石機的威力相比羅馬人的東西……不言自明。和千餘步一樣,多所殺傷只不過是一種虛妄的誇張。


與難稱可靠的中國文人二手記載相反的是,關於弩炮的威力,西方史料中有大量親身經歷者的詳細描寫,約瑟夫在《猶太戰記》中就生動的描述過他身邊的一位戰友被弩炮擊中,整個腦袋都被擊飛。城內一位孕婦被弩炮擊中,腹內胎兒飛出去100英尺。


這樣恐怖的威力還並不是上限,投石機因為其扭繩尺寸往往大於弩炮的扭繩,所以其力量也大於普通的弩炮,可以發射更重的石彈,故而威力巨大,關於此,馬塞里努斯作為旁觀者有著觸目驚心的記憶,他在著作《歷史》中寫道:


「被擊中者無不粉碎。」


「這種機械必須放置於草皮或碎磚石堆之上,因為危險來自其巨大衝量而非重量,如果部署在石牆上,它們可能會震垮身下的建築。」


「有一位我軍的工兵,名字我已忘記,當時他正好站在一具蠍子炮後面,有一塊石頭被炮手不經意放置在已向後拉滿的拋射器上,這個不幸的人被擊中後背,胸部碎裂而死,他的肢體零散扭曲,身上各個部位簡直無法分辨。」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BBC復原的約瑟夫筆下的巨型弩炮】


千里穿楊——比精度


射程和威力都遜色,漢弩炮為人稱道的準確度肯定要高於羅馬了吧?比如李廣就曾以大黃弩射殺匈奴裨將,而李陵千里送戰功於匈奴之時也仍做到了「因發連弩射單于,單于下走。」漢弩炮精準度可見一斑。


然而這並非漢弩炮獨有,羅馬扭力弩炮可以射石頭,也能射弩矢,由馬塞里努斯親身經歷並在《歷史》中記載的戰例就可以說明一切,公元359年的波斯圍攻羅馬城市阿米達,「波斯盟軍西奧尼泰人的國王和王子在城下耀武揚威,結果一名經驗豐富的弩炮手早就瞄好了,一箭貫穿了王子的鎧甲與胸膛。」要射你王子就不射你國王,就問你怕不怕?


多還是少?弩炮裝備的數量


東西再厲害,數量不多又有何用?射服西域的大漢靠數量就能壓死你!真的嗎?我們也來扒一扒羅馬軍與漢軍弩炮的裝備比例和數量吧。


根據東海武庫的記錄,長柄武器總數有57.7萬,由於刀劍可以做副武器不計入在內,這就意味著在考慮備份武器的情況下最多可以裝備約30萬的軍隊,而其中車用弩機11181件,假設一半作為備用更換的零件,則每60人就可以裝備一件弩炮。


乍一看,這比例很高,但很多人卻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由於弓臂、弩機等部件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製作,而戰時使用又非常容易損壞,為了方便替換維修,儲存於武庫備用的弩機備件自然遠遠多於實際裝備數量,因此這武庫里弩機所佔的比例僅僅是理論上的最大保有量。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許多人心目中的漢軍弩兵的樣式正如電影《英雄》里的畫面】


看《漢書》記載,李廣利兩次征伐大宛同為數萬人的規模,初征大宛時「攻之不能下」,二征大宛時,「兵弩甚設」才能將據守城市的敵人「射敗之」,兵弩甚設不可能只增加一點,即便增加一倍也不為過,以甚設之後可達武庫的比例計,增加一倍之前就是每104人才能裝備一件弩炮,足見在一般情況下,漢軍攜帶弩炮的裝備比例相比理論峰值是要大打折扣的。


再看羅馬,常有人說道,羅馬弩炮一個軍團才55門,和大漢根本沒法比。這種說法固然不是空穴來風,但卻是一知半解,4世紀的羅馬史家韋格蒂烏斯所著的《兵法簡述》確實提及羅馬軍團的標準配備是55門弩炮。但此書的作者所述的是比較寬泛的古典羅馬軍制,顯然只是一般的理論配置,但實際和理論往往是脫節的。因此解讀這份資料時,我們還應該參考其他內容,以做斧正。


公元68年,羅馬將領維斯帕先奉命鎮壓猶太人叛亂,在圍攻叛軍城市尤塔帕塔時,每天都用350門各類弩炮進行轟擊,而兩年後,其子提圖斯圍攻叛軍最後的據點耶路撒冷時,更增至700門各類弩炮。圍攻尤塔帕塔時維斯帕先才只有3個軍團,而圍攻耶路撒冷時,提圖斯也只有4個軍團,顯然都超過了一個軍團55個的規定,達到一個軍團116門到175門。羅馬軍團有6000人,換算下來每34-51人即可擁有一門弩炮,若以理論上較低值的每個軍團55門計,每109人就可以擁有一門弩炮(數據引自此戰中猶太人一方領袖約瑟夫的《The Wars of the Jews》等)。可見漢軍的弩炮裝備比例和羅馬旗鼓相當。


有人會問,雖然比例不佔優勢,但是總數還是佔據優勢啊,一個武庫就有一萬弩炮,即便以50人就有一門弩炮的比例,帝國時期區區18萬人的羅馬軍團(以均數30個軍團計),也不過才3600門弩炮。但別忘了,武庫里的弩機還包括用來維護替換的備用零件,用裝備于軍隊的數量比倉儲數量是何等的不科學。


據《漢代兵力論考》考證,與羅馬帝國時期相當的東漢,漢軍中非屬國兵,也就是中央軍同樣只有18萬人左右。而漢對大型弩的管控極其嚴格,班固《後漢書》中就記載漢昭帝時「罷天下亭母馬及馬弩關。」註解後漢書的顏師古引用孟康的話解釋:「舊馬高五尺六寸,齒未平,弩十石以上,皆不得出關,今不禁也。」可見相當時期里漢朝屬國兵,也就是各郡國兵、地方軍們相當時間裡是不可能得到弩炮的。那麼同樣只有18萬可以用到弩炮的的漢軍,在裝備比例也不如羅馬的情況下,又何來數量優勢?


射人還是射牆?這是個問題


如東海武庫所示,漢軍所用弩炮多為車弩;史料中又有李廣狙殺匈奴裨將,李廣利二征大宛用弩炮壓制了守城士兵的記載;再參考弩炮射擊的是弩矢,投石車射擊的石彈十分小。不難看出,漢軍應用弩炮的特點是機動靈活,以射人為主,但攻堅能力與威力就不敢恭維了。畢竟漢弩炮和投石機彈輕速低,除非對方牆薄土松,否則面對修築良好的城牆只能一籌莫展。


反觀羅馬弩炮,其威力巨大且主要的記載多為攻堅,因此總有人覺得它只能用於攻城,砸砸不會動的城牆,果真如此嗎?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前排百夫長:來人!上弩炮乎他一臉!】


羅馬弩炮既可用於攻堅,也可以在防守時將敵人「射敗之」,比如凱撒就在自己的《高盧戰記》中記錄了阿萊西亞戰役中弩炮守營的事情。公元前52年,凱撒圍攻阿萊西亞,高盧人反攻時,羅馬軍營地里的「弩機發射了大量矢矛。」擊潰了他們。


馬塞里努斯的《歷史》一書也提到公元359年的阿米達攻城戰中,面對偷摸上來的波斯弓箭手,羅馬人就「搬來了五具弩炮,發射出高速木箭桿。」將敵人全部射敗。


自然,野戰也有弩炮用武之地,阿庇安《內戰史》記載,公元前48年法薩盧斯戰役中,兩支對陣的羅馬軍「愈來愈接近的時候,雙方首先投射弩箭和石頭。」


在塔西佗的《編年史》里亦記載了公元14年,羅馬將領日耳曼尼庫斯進攻日耳曼地區的一次作戰行動中,他"把軍團的士兵稍稍後撤,然後下令弓手弩手把放射器械開動起來,器械把投槍射了出去,打散了敵人。」而當日耳曼人游過河後想要回擊架橋追趕的羅馬人時,「卻被羅馬人的投射器械和射出的箭擊退了。」


可見,不管是攻堅還是堅守,或是進行野戰,羅馬弩炮的火力都可以有效的傾瀉在他們敵人頭上,遠遠不是只能用於攻城。


結語


有人會好奇了,羅馬弩炮那麼厲害,怎麼後來消失了呢?其實這同樣是謬誤,扭力弩炮在中世紀並未消失,只是不再獨領風騷,如《中世紀攻城武器》一書所考證,廣泛記載於中世紀史料的「Mangonel」實際上就是扭力投石機,而在東方的伊斯蘭國家,扭力弩炮在13世紀大範圍應用並在改進為「al-"arradah」後還傳入了西班牙,直到更好的配重式投石機出現,再往後火炮大顯神威,扭力技術才在日新月異的新式科技面前逐漸被淘汰。



兩千年前比大砲 漢與羅馬誰高超



【14世紀的扭力弩炮相比羅馬還是簡陋許多】


正視歷史才能擁有未來,在技術發展緩慢的古代,只要互相稍有交流,就不可能出現某一家全方位領先世界的可能。古人是古人,今人是今人,自豪也好自卑也好,都只能依靠自己的作為和擔當,古人沒法為你的自豪感負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吧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戰爭謀略中國第一?老外一點不差
查理曼大帝的盛世
日德蘭海戰百年祭

TAG:冷兵器吧研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