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寢丘之志:處眾惡之地而心安

寢丘之志:處眾惡之地而心安

按照楚國當時封賞的習慣,有功之臣的兩代人可以獲得祖上留下來的封賞和爵祿。在楚國,也只有孫叔敖的十幾代子孫還在「寢丘」這個地方,享受著孫叔敖留下來的福報。


文/方崇陽


《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論功行賞 堅辭不受


《列子·說符》中有一則楚國名臣孫叔敖「寢丘之志」的智慧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公元前597年楚國和晉國爭霸,邲之戰發生,孫叔敖輔佐楚莊王打敗了晉國的荀林父,楚國奪得中原霸權。班師回朝後,楚莊王論功行賞,想要大大封賞孫叔敖,但是,孫叔敖堅辭不受,楚莊王只有作罷。

寢丘之志:處眾惡之地而心安


楚國名臣孫叔敖(資料圖:圖源網路)


過了好幾年,孫叔敖生了重病,快要死了,孫叔敖很平靜地告誡他的兒子說:「我就要死了,我死了之後楚王必定會封賞於你。但是,你一定不能接受肥沃豐饒的土地!在楚國和越國之間有個地方叫:『寢丘』(今河南固始縣內),這個地方土地不肥沃,沙石布其間,而且這裡的地名也很難聽。楚國人信奉鬼神,越國人趨向吉利,所以這個地方都是眾人厭惡的地方,要想讓子孫長久保留有土地生存的,也就只有這個地方了。」


孫叔敖死了,楚王果然要以肥沃豐饒的土地封賞孫叔敖的兒子。孫叔敖的兒子也就按照其父的遺囑,堅辭不受豐饒的土地,只是請求封賞「寢丘」這個地方。楚王於是將「寢丘」這個地方,賞賜給了孫叔敖的兒子。


按照楚國當時封賞的習慣,有功之臣的兩代人可以獲得祖上留下來的封賞和爵祿。在楚國,也只有孫叔敖的十幾代子孫還在「寢丘」這個地方,享受著孫叔敖留下來的福報。

寢丘之志:處眾惡之地而心安



上善若水(資料圖:圖源網路)


處眾人所惡之方


《道德經》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至真至誠的大善,是為上善,上善卻好像在這天地間的水一樣。美麗的生命離不開水,這水滋養著世間的萬千物種,卻從沒有過吝嗇,只是默默地奉獻,流經高山,流經平原,流經一切可以流淌的地方,將自己奉獻出來,在任何生命現象中流動。

有道者,境界恆遠而高大;上善者,心靈美麗而慈悲。為利澤萬物,身處眾人所厭惡之方,行眾人所厭惡之事。身處險境、逆境,身處眾人所厭惡之地,內心坦蕩,不以為惡;做苦事、做累事,做眾人所厭惡之事,內心淡然,不以為苦。此即上善若水。(編輯:妙眼)


方崇陽道長簡介:


無錫市道協副秘書長,周鐵城隍廟住持。江蘇無錫人,2008年至2011年於武當山道教學院學習,2011年至2012年於中國道教學院講經班進修,2010年榮獲全國「嶗山論道」玄門講經二等獎。

寢丘之志:處眾惡之地而心安


(本文由騰訊道學授權發布,文/方崇陽,選編自方崇陽道長著《道德經與人生》,文匯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獲真經寧封子面聖
醒茶:在茶中體味生命的復甦
試道心靈獸開山路
馮道天道:沒有「挫銳解紛」的心態怎能做四朝十君的宰相
貧能養道:直播龍門洞道眾秉持數百年的「時尚」修行生活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