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大臣上殿面君的必備工具

古代大臣上殿面君的必備工具


古代大臣上殿面君的必備工具



笏,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兩晉以後,紙張普及,笏成為一種禮節性用 品,料質也由竹木上升為玉或象牙,但不是每一位官員都有資格用玉笏或象牙笏。唐代武德四年以後,規定五品官以上才能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竹木笏,對笏 的形狀也有規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後直。五品以上,前拙後屈,後又改為上圓下方。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執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員不執笏。



古代大臣上殿面君的必備工具



而從清朝開始,因為禮節和習俗的不同,笏板就廢棄不用了。清朝這個馬背民族的傳統服飾里有種馬蹄袖服飾,見到皇帝動不動就得打馬蹄袖下跪,「啪嗒」兩聲,乾脆利落地趴在地上聽候皇帝指令,兩手趴在地上哪還能得閑,笏板不廢棄那行,想執笏也執不了了。

職務繁雜的官員估計不止一塊笏。《舊唐書·張九齡傳》記載唐玄宗時,張九齡為相,因為年老體弱,搢笏於腰帶後,跨上騎乘時很困難,於是便找人裁製了一個放笏板的布袋,稱「笏囊」,讓隨從拿著,跟著他去上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古玩藝術 的精彩文章:

對於崖柏 我們應該做文化的傳承者
成熟藏家的標誌:六個字
撿大漏!乾隆雞血石在巴黎小拍上33萬歐元落槌
古玩圈子裡的41條規矩
古代書畫:收藏界的新寵

TAG:中華古玩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笏:古代大臣上殿面君的必備工具
「乾脆面君」小浣熊
「乾脆面君」 的偷盜生涯
直面君名小動物?《大聖歸來》參評奧斯卡
王者榮耀雙面君主劉邦 這麼吃裝備的一個英雄怎麼能去打輔助
雙面君主——劉邦
小時候的乾脆面君也是萌萌噠
小時候的乾脆面君也是萌萌噠
雙面君主劉邦,用強大的身軀噁心敵方,取得勝利
王者榮耀中雙面君主劉邦的背景故事,你了解嗎?
王者榮耀:加強後的雙面君主劉邦怎麼樣?
一直苦等的「乾脆面君」終於殘暴現身了!
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觀其書法如面君子,正氣淋漓!
超可愛的乾脆面君,看得人心都萌化了
峽谷暖男雙面君主—劉邦新手攻略
乾脆面君真是膽子又小,手又欠的那種!
乾脆面君想游泳,又怕水深,於是實力坑隊友…真是精的不要不要的~
史上:她是康熙的表妹,只當了不到一天皇后,卻撫育了一代鐵面君王
乾脆面君明目張胆偷喵星人的食物,喵都愣了,沒見過這麼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