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星際旅行的天然「GPS」

星際旅行的天然「GPS」

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花了9年半的時間到達了冥王星。當它呼嘯而過,飛到了太陽系中最遠的地方時,卻只有3周時間觀察這顆矮行星。傳回的圖像簡直驚人,它揭露了一個複雜的世界:漂浮的巨大冰山、平坦的平原和淡紅色斑塊,讓人聯想到火星。


但事實上,我們無法精確地繪製飛船進入冥王星軌道的過程,因為我們缺乏精確的導航系統。然而,今年美國宇航局將展示一種新形式的天體導航,精度遠遠優於10年前。這個系統不是依靠地球的時鐘(我們現在使用的),而是依賴於宇宙中最可靠的鐘錶——快速旋轉的恆星殘骸,即脈衝星。

星際旅行的天然「GPS」


為何追求新型導航?


目前,在近地球軌道的宇宙飛船,包括國際空間站,都使用我們熟悉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告訴我們它們在哪裡。


GPS是一種在距離地面2萬千米的高度上環繞地球的衛星網路。能同時接收3顆及3顆以上衛星的信號,GPS接收器根據接收到的信號就可以計算出每一個信號的距離是多遠,我們就能推算出測量地點的三維坐標。不過,如果離地球太遠的話,用GPS進行定位就有些困難了。比如,如果我們發射一艘宇宙飛船,飛向月球背面,那麼就沒辦法使用全球定位系統了,因為月球背面的衛星離地球太遠,發出的信號無法傳播那麼遠的距離。

目前,美國宇航局使用的飛船跟蹤系統是深空網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的巨大的射電天線系統。這些跟蹤站能發送無線電信號到一個飛船探測器上,然後測量它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反射回來。當兩個跟蹤站「看到」宇宙飛船時,你就可以確定它在天空中的角位置。迄今為止,深空網路已經幫助天文學家引導探測器接近了地球所有的行星鄰居。


不過,麻煩的是,每個深空網路的跟蹤站系統只覆蓋了1/3的天空,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得到探測器與天線系統之間的直線距離。


除此之外,在任意時間,你通常也只能在一個跟蹤站追蹤探測器。而僅僅解釋射電望遠鏡產生數據信息,清除信號通過大氣層時引起的故障等工作,就足夠讓20名天文學家忙得不可開交了。


而且隨著探測器越飛越遠,深空網路的導航精度會快速下降。以冥王星為例,它距離地球大約75億千米,深空網路的導航精度下降到200千米。而1977年美國發射的旅行者1號現在逐漸離開太陽系,離地球大約200億千米,這個位置的導航精度下降為500千米。


隨著宇宙探測器向太陽系外飛去,我們急需一種星系定位系統來為未來的星際航行做好準備。如今,人類還沒有能力研製這樣的定位系統,但科學家卻發現了宇宙中「最明亮」的替代導航員——脈衝星。

星際旅行的天然「GPS」



新型天體導航


脈衝星是高度磁化的、快速旋轉的恆星殘骸,是恆星在生命演化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炸而成的。它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緻密星體,例如1.4倍左右太陽質量的脈衝星,直徑只有20千米左右。因此脈衝星的自轉速度非常驚人,大多數脈衝星每一秒就能自轉好幾次,其中一類被稱為「毫秒脈衝星」,每秒可以旋轉700多次。


當它們旋轉時,脈衝星將從兩極發出電磁輻射的強烈光束,波長有好幾種,包括無線電波和X射線。這些光束掃過太空,很像燈塔發出的光束。脈衝有著精確的規律性,周期穩定性特別好,而且很常見,因此,科學家提議將脈衝星作為標準時間,代替人們常用的原子時鐘(利用原子或分子運動計量時間),甚至利用脈衝星,可捕捉由引力波經過所引起時空上微小的擾動。

科學家認為,脈衝星(特別是毫秒脈衝星)可以很完美地替代GPS衛星。太陽系周圍分散著成千上萬的脈衝星,可以說,它們為人們提供的參考點無處不在。


利用這些恆星殘骸發射的脈衝的精確規律,不只幫助我們更親密接觸冥王星等矮行星類星球,也可在不依賴於和地球聯繫的情況下,幫助載人飛船到達火星。從長遠來看,它甚至可以幫助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星際太空中設定航行路線。

星際旅行的天然「GPS」


脈衝導航如何實現?


那麼,天文學家們夢寐以求的導航星,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


脈衝星的兩個磁極各有一個輻射波束,根據星體自轉情況,周期性地向航天器上的探測設備發射脈衝信號。


如果飛船上有測定系統,測量一個已知脈衝星發射的單個脈衝的到達時


間,並將其與一個固定的參考位置的預計到達時間相比,你就可以計算出宇宙飛船-脈衝星的距離和宇宙飛船-固定點的距離。結合至少三顆脈衝星的測量結果,就可以計算出一個精確的三維定位。從而為那些星際旅行的航天器指引方向。可以說,脈衝星猶如太空之海永不熄滅的燈塔,是天造地設的導航標識。


2013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沃納·貝克爾,計算出脈衝星導航可以精確到5千米,在深太空任務中,我們或許可以降到1千米,甚至更為精準。而這一切要歸功於脈衝星脈衝的驚人規律性,使距離得到精確測量。太空中的宇宙飛船會被四面八方的脈衝星圍繞著,很容易就能測量脈衝。


現在,我們知道的脈衝星越來越多,目前發現和編目位置的脈衝星已達到2000多顆,其中包括超過200個毫秒脈衝星,也就是說「天體參考地圖」正在不斷增加。特別是下一代的射電天文台,如在澳大利亞和南非的「平方千米遠射望遠鏡陣列」——上千座電波天線組成的電波陣列,可能會將導航脈衝星的數目增加到2萬至3萬之間。


所以,未來通過明亮的脈衝星——這些恆星殘骸將改變我們探索太空的方式。而人類將最終使用導航技術,走出太陽系,走向銀河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危險,月球正在死亡
黑暗冥王星露真容
宇航員可以 在太空中 使用指南針嗎?
如果把太陽系的大行星 都放在地球與月球之間,會發生什麼?
一個人的心跳次數 是有限的嗎?

TAG:大科技雜誌社 |

您可能感興趣

SpaceX「行星際運輸系統」的演變(一)
九天微星CEO謝濤:做中國星際大航海時代的先行者
SpaceX「行星際運輸系統」的演變(三)
SpaceX「行星際運輸系統」的演變(二)
PS VR射擊遊戲《遙遠星際》發行一周排名第二
星際2韓國GSL預選賽落幕 國手TIME殺入S級
《星際迷航》女星:NASA確知外星人存在
恆星際旅行的初探討
星際2韓國GSL預選賽落幕 國手TIME歷史性殺入S級
不一樣的GUCCI來了 |「星際迷航記」Gucci版本
VR千游斬:LOL+星際爭霸? RTS遊戲還能這樣玩
旅行者1號的科學家說:NASA需要新的星際探測器
NASA稱已掌握驚人技術 星際旅行不再是夢
PSVR遊戲《遙遠星際》評測:體驗最真實的浸入式FPS
聯想發布晨星AR眼鏡;PSVR獨佔大作《遙遠星際》正式登陸中國
恆星際旅行:兩種前往最近類地行星的技術
為星際移民鋪路,NASA準備為火星外面做一個人工磁場
星際迷有福了!首爆VR遊戲《星際迷航:艦橋船員》即將上線!
NASA望遠鏡拍攝到神秘星雲 似星際迷航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