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朋友圈盛傳三伏天喝熱水驅寒 醫生:無科學依據

朋友圈盛傳三伏天喝熱水驅寒 醫生:無科學依據

朋友圈盛傳三伏天喝熱水驅寒 醫生:無科學依據



商報圖形 秦剛 制

商報記者 劉真


「不吃寒涼食物、拒絕一切冰鎮飲品;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三伏天已經到來,近期朋友圈裡流傳著一個冬病夏治的養生健康提醒。這個說法是否靠譜?新橋醫院中醫科趙朝庭醫生表示,僅靠三伏天避免冰冷就能逼出體內多年寒氣的說法明顯誇張,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傳言:三伏天禁喝冷飲


近幾周,山城只要天氣晴朗,氣溫就急劇飆升,加上濕度大,出門走一圈就汗流浹背。每當這時候,如果來一杯冰鎮飲料或者是衝進空調房裡,那別提多愜意了。

不過最近,一則三伏天養生的消息在朋友圈裡廣為流傳,「三伏天里,不要喝冰鎮類的飲料,不然會使寒氣入侵。要想排出體內的寒氣,要堅持在伏天喝熱水;盡量少吹空調……這樣會把體內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


看到這消息,不少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大熱天不吃冷飲不吹空調,這也太難了吧。」靠喝熱水就能祛寒氣,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對此,新橋醫院中醫科趙朝庭醫生表示,這樣的說法明顯誇張,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醫生:溫水解渴且養腸胃


趙朝庭表示,三伏天是自然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多喝熱水,確實有排出體內寒氣的作用。《黃帝內經》中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就是指春夏時節正是大自然氣溫上升,陽氣到達極盛的狀態,此時養生應側重於護養陽氣,才能順應季節的變化,做到少生病,或者不生病。而過多吃涼的東西,會損傷陽氣,導致疾病的發生。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吃過多的冷飲或者涼食肯定會對人的身體健康有所影響,但這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身體素質好,多吃點涼食很快會吸收,對身體不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有的人可能本身就體寒,所以就不能吃涼的東西。

對此,趙朝庭建議,夏季最好不要喝冰水,雖然冰水喝下去會讓人覺得涼爽,但對健康很不利,一冷一熱兩個極端,很容易讓人患上腸胃感冒。可改成夏季喝溫水養腸胃,而且溫水喝了也很解渴。


此外,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支招


三伏天養生:睡眠好、心情好


該如何順利度過三伏天呢?趙朝庭為大家從養陽氣、調情致、貼三伏貼進行了支招。

養陽氣:老人每天睡7小時


三伏天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但同時這段時間儘管天氣炎熱,陰氣也開始生長。所以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睡眠時間。


調情致:調整呼吸理情緒


盛夏氣溫高,容易使人煩躁或倦怠,因此精神調養很關鍵。夏季要保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如果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則有礙氣機通調,對身體不利。俗話說「心靜自然涼」。我們應當調整呼吸,使心神安靜,在此期間,應注意保持積極心態,盡量少發火。

慢性病可貼「三伏貼」


手腳冰涼的人群可在三伏天中進行「冬病夏治」,其手段有很多,有針灸、艾灸、湯藥等,「三伏貼」是其中認知度和接受度最高的一種。主要是將藥性辛溫的中藥磨成粉,用生薑汁調好敷貼於穴位之上,讓藥物經由皮膚吸收,並通過氣血、經絡的鼓動循行,使藥物溫通的作用來提升人體的陽氣,利於冬天少發病。其中以胃寒、頸椎關節病、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鼻炎、消化道、體虛容易感冒等病症治療效果較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社會 的精彩文章: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會來嗎?專家解讀化石「密碼」
官方再發藍色預警 周六起更大暴雨或襲長江流域
北師大將成立首個高校古陶瓷博物館
男孩誤食3塊磁石 醫生用「圈套器」從腸道取出
姐姐在弟弟出生後頭疼 被查得了「同胞競爭障礙」

TAG:搜狐社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氣的駱駝,火遍朋友圈
生氣的駱駝(火遍朋友圈)
這些朋友圈瘋傳的三伏天養生「秘訣」都是假的
華師畢業生繪最美校園地 「華大女神」帥爆朋友圈
朋友圈裡最大的腦洞圈
朋友圈刷屏的「最美24節氣」和「綠野仙蹤無人村」,竟是一位女醫生拍的…
朋友圈的暑假生活——國外游
中國留學生畢業典禮演講朋友圈刷屏:美國空氣都是甜的
朋友圈裡無朋友
科學時評:「墨子號」刷爆朋友圈是科學之幸
一位女醫生給女兒畫的急救流程圖,火爆朋友圈!
火爆朋友圈的「男朋友寵愛程度指南」
被朋友圈刷屏的互動自拍遊樂聖地——魔幻森林
朋友圈裝逼神技:空白朋友圈!語音朋友圈!
新生兒:寶媽朋友圈大解密
朋友圈最新曬娃指南,快學!
餐飲人的心聲,瘋傳朋友圈!
朋友圈驚呼:太陽熱「暈」了
朋友圈裡腦洞最大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