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手、鍵盤腕都是怎麼來的?能預防嗎?
1.「滑鼠手」就是腕管綜合征嗎?
「滑鼠手」與腕管綜合征不盡相同。
隨著計算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長時間使用電腦也給手部帶來一些病症。有人杜撰出「滑鼠手」一詞,代表與電腦使用相關的手部疾病;更有人將「滑鼠手」與腕管綜合征混為一談。
實際上,與電腦使用相關的手部疾病,並不僅僅局限於腕管綜合征。
與使用滑鼠直接相關的疾病,更常見的是拇指狹窄性腱鞘炎和橈骨莖突腱鞘炎;而與敲打鍵盤相關的疾病,多見於腕管綜合征。另外,在電腦前長時間坐位工作,容易引起頸肩痛和腰背痛。
2. 鍵盤腕的典型特點有哪些?
鍵盤腕多是腕管綜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的一個體現,是指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手腕中的一根神經受壓,使其支配的相應部位不能很好的運作。
出現腕管綜合征時,拇指、食指、中指會首先產生疼痛和感覺麻木,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可出現運動功能障礙,如做抓、握、搓、捻等動作時費力,動作不靈活,典型的腕管綜合征病人可表現為猿掌,晚期出現魚際肌萎縮。
3. 除了鍵盤俠,還有哪些人容易得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好發於 40 歲以上成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尤其是需要長久反覆用力使用、轉動手腕與手指的職業中發病風險高。
如電腦操作者的頻繁敲擊動作、廚師翻菜顛勺動作等容易導致本病,木工、擠乳工、書法家、畫家、音樂指揮家,以及提琴手、鋼琴師、胡琴演奏家、雕刻家等均易發生腕管綜合征,還有常做家務活的家庭婦女等。
4. 如何預防電腦引起「腕管綜合征」?
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鍵盤操作在為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幫助的同時,也帶來了某些傷害。使用計算機時由於頻繁反覆長時間手腕懸空,高速、單一和重複敲擊鍵盤,肢體處於強迫姿態,很容易出現腕管綜合征。
保持良好的操作習慣是避免腕管綜合征的最佳方法。
鍵盤應放置在身體正前方中央位置,以持平高度靠近鍵盤或使用滑鼠,可以預防腕管受到傷害;
手腕儘可能平放姿勢操作鍵盤,既不彎曲又不下垂;
肘部工作角度應大於 90 度,以避免肘內正中神經受壓;
上臂和前身夾角保持 45 度,此時身體和滑鼠的距離比較合適,並儘可能放鬆,以免使用滑鼠時身向前傾;
確保使用滑鼠時手腕伸直,坐姿挺直並最好使用優質背墊,雙腳應平放地面或腳墊上。
顯示屏放置在身體前面的高度以不使頭部上下移動為宜,當坐正之後,雙眼應與屏幕處於平行直線上,確保顯示屏的亮度適中。
選擇適合自己的電腦桌椅以及鍵鼠套裝也很重要。
工作期間經常伸展和鬆弛操作手,可緩慢彎曲手腕,每小時反覆做 10 秒鐘;也可每小時持續做 10 秒鐘的握拳活動。
5. 輕度腕管綜合征怎麼治療?
(1)保守治療
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葯如布洛芬、扶他林等;
腕關節石膏固定;
腕管糖皮質激素注射;
超聲波治療等。
(2)日常防範
注意休息,同時患手應避免勞累、提重物,避免手及腕部過度活動,睡覺時患手要墊高,防止手腕部受壓。
腕部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工作期間經常伸展和鬆弛操作手,可緩慢彎曲手腕,每小時反覆做 10 秒鐘;也可每小時持續做 10 秒鐘的握拳活動。
責任編輯:海棠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