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好驴友——李白
全球通史
「全面展现全球历史文化风貌,趣味解读世界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上古神话到当今各国八卦,我们为您一一讲述」
来源:大老振工作室(dalaozhen18)
大唐驴友网的文案部里,小李正在埋头看雪花一样飞来的邮件。
忽然,她兴奋地大叫起来:「啊,白哥,我看到白哥的邮件了!天哪,这是个压缩包!」
不苟言笑、一脸严肃的黄部长走来:「激动什么?赶紧把这些邮件分分类,每个人编上编号,参赛者姓名和作品简介在上,诗歌在中,图片在下,哦还有,别忘了在图片下面加一句对此处风光的介绍词,举办这个诗歌比赛,目的是为了吸引驴友来旅游,增加我们网站的收益。」
小李吐了吐舌头:「遵命!不过有的驴友不止一首诗歌怎么办?」
「那就把他的编号后面加杠,再依次标上数字即可。比如41号,他有三个作品,那么就写‘41—1’、‘41—2’、‘41—3’,明白了吗?」
「可是,白哥这个压缩包,里面有好几百首诗!」这个刚工作没几年的女孩子挠了挠头。
黄部长立刻睁大了眼睛:「谁这么牛?好几百首诗?哪个白哥?是不是那个‘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
「还会有哪个白哥,当然是李白啊,他是我的偶像!」小李不明白黄部长为什么这么激动,从来没见过他这个样子。
「他也是我的偶像啊,」黄部长立刻在电脑前坐下来,「快,把他的邮箱告诉我,我要和他对话!」
「黄、黄部长,不是白哥自己传过来的,是一个叫魏万的人,他是白哥的脑残粉。白哥把他写的诗都委托给千里追踪他的魏万进行整理。但是白哥的诗种类太多啦:内容上就有山水诗、田园诗、送别诗、爱情诗、励志诗、边塞诗、宫怨诗,唉呀妈呀,我一口气都说不完!」小李深呼吸了一下说。
「那就两口气说完!」黄部长瞪了小李一眼,「还不赶紧工作啊,先编上号,然后把所有和旅游景点有关的诗挑出来,我和你一起整理!」
……
六个月后,大唐驴友网的「大唐好驴友评选」板块吸引了众多网友前来投票。
一时之间,大江南北,无限风光,尽现大唐子民眼中。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大唐这样地域广阔,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子民,像大唐子民这样热爱诗歌、这样热衷于漫游名山大川。
这边网友热火朝天地评论着,那边文案部的小李还在埋头整理328号(李白生于701年3月28日)李白的诗歌,因为数量太多,征得黄部长的同意后,她细心地把白哥的诗歌按照他的生平分成了四个部分集中展示。
因为她的细心,「一生爱入名山游」的白哥,他的游踪我们总算是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下面我们展示其中一部分。
1
第一阶段: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飘逸(25岁以前)
简介:李白「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在5岁时就随父亲从碎叶城经新疆、甘肃入四川江油安家。他学习剑术,崇尚任侠之风,喜好纵横之术,15岁在蜀中漫游,足迹遍布峨眉、青城、乐山、岷江、涪(fú)江、锦江、嘉陵江,还有家乡附近的紫云山、观雾山、大匡山、戴天山,由陕入川的剑阁、阴平等蜀道,他都曾经到过。
这一阶段:无忧无虑一少年。
作品风格:飘逸。
328—8开元十二年(724年)24岁初次出蜀时所作。七言绝句。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景点:峨眉山(今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四大佛教名山,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评论:我不知道你对月亮有多喜爱!它是你一生不离不弃的朋友,你连离开家乡都选择在夜晚出发。是否当你坐船从清溪往三峡驶去的时候,只要看到平羌的江水里倒映着它的影子,你的内心才会无比的平静和愉悦?
而短短的一首七绝,二十八个字,居然出现五个地名!你是怎么做到的?你才二十四岁呀,就可以写出这样清新、飘逸的诗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曲峨眉山月歌,一幅千里蜀江图,看得我心驰神往,好想亲自去看看峨眉山的秋月,是怎样的温柔而多情!
……
第二阶段:首次漫游,酒稳安陆——狂放(25岁—42岁)
简介:李白青年时代的漫游时期,沿长江上流至下游展开。先后游历了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省,先以金陵和扬州为中心,后以安陆(今湖北安陆,李白在此生活了十年)为中心。「南穷苍梧,东涉冥海」,南面沿长江支流湘江到长沙、衡阳、宁远,北面沿长江支流汉水,到襄阳、安陆、南阳。他登过庐山、衡山、九疑山,游过洞庭、鄱阳、太湖等名山大湖。
这一阶段:憧憬未来志得满。
作品风格:狂放
328—25开元十三年(725年)出游庐山时所作。七言绝句。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景点:庐山(今江西九江境内)
评论:庐山的一座香炉峰在你的笔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香炉,冒着的烟变成了天边的紫色云霞。这还不够,你居然说那瀑布是银河从天而降!壮哉造化功!伟哉李白诗!
……
328—137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所作。七言绝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景点:黄鹤楼(今湖北武汉境内) 扬州(今江苏扬州)
评论:白哥,我听说你看到98号崔颢的《黄鹤楼》,你就把笔放下说了这样一句话: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怪不得小编说你狂放,你果然狂!恭喜你终于扳回这一局!
开元盛世,繁花似锦,春意盎然,江水荡漾,在你的眼里,连离别都是如此的快乐。你的快乐感染了我,黄鹤楼令人向往,烟花三月的扬州更令人向往!
……
2
第三阶段:供奉翰林,赐金放还——不羁(42岁—44岁)
简介:李白42岁奉诏入京,郁郁不得志,两年后赐金放还。进京前已经开始沿黄河游历,他溯流而上,从东鲁兖州出发,途径河南宋州、汴州、洛阳,沿黄河支流汾水北上太原,又沿黄河支流渭水直至长安。
这一阶段:不羁原是真本色
作品风格:不羁
328—261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出长安朋友为他送行时所作。七言古诗。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景点:黄河、太行山。
评论:刚入长安时白哥写的那首「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似乎还在耳边,短短两年时间,你就离开了,你那样一个热爱自由的人是不适合官场的。
58号那个叫做杜甫的诗人不是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吗?你是酒中仙,为什么喝不下酒呢?「诗仙」不喝酒还叫诗仙吗?白哥,有你这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就放心了。你还是你,拥有不羁灵魂的你!
……
第四阶段:再次漫游,痴心期盼——愤懑(44岁—55岁)
简介: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他历时11年的第二次漫游时期。这一时期以梁园(开封)为中心,主要是在黄河一线上来往,他登过嵩山、太行山、华山、终南山、太白山,游过黄河、洛水、伊水、渭水、汾水等,还一度到过燕山、滹(hū)沱河、易水等地方。他对北方的山河之壮伟,感到惊心动魄,为之神迷。期间也经常到吴越、剡中之地漫游。
这一阶段:愤懑不平难难难
作品风格:愤懑
328—503天宝十一载(752年) 离京八年之后,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乐府诗。
将(qiāng)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点击播放 GIF/1202K
景点:黄河壶口瀑布
评论: 白哥,你笔下的黄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泻而下、奔腾万里的哪里只是黄河,它分明就是你自己的抱负和胸襟,因为你也具有黄河般的爆发力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白哥,我看着你这样愤懑不平放浪形骸,只想流泪!我知道其实你心里是希望有朝一日你能重回长安的,如果有这一天,白哥,让我们会须一饮三百杯!
……
328—557天宝十二载(753年),李白送故人李云离开宣州时所作。七言古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景点:宣州谢朓楼(今安徽宣城)
评论:白哥,看到这首诗我就知道,时光并没有磨灭了你的个性,你站在谢朓楼上,烦恼了就「欲上青天览明月」,忧愁了就「明朝散发弄扁舟」。
你还是那个你,那个天真浪漫的你、那个狂放不羁的你、那个愤懑不平的你、那个壮志未酬的你!
不知道这是你第几次登上谢朓楼了?我只知道,我崇拜的人是你,你崇拜的人是:谢朓。
……
3
755年12月16日,这天像往常一样,小李坐在电脑前统计着最新的投票数据。
她笑着对黄部长说:「部长,白哥现在得票数遥遥领先呀!我还投了他一票呢!看了他写的诗忍不住就要让人热血沸腾!咱们大唐驴友网这一段时间业务好得很,白哥写哪里,驴友们就报团去哪里!」
「投票数据出来了吗」,黄部长眼睛盯着电脑问,「把结果告诉我。」
「好好好,一等奖不用说了吧,只是数量,砸也砸出来个第一了。你说白哥会去武陵源吗?还是双飞呢,他坐飞机会吟诵什么?‘噫吁嚱,危乎高哉!’哈哈哈哈!」
「接着把话说完!」黄部长打断了小李。
小李马上闭嘴不笑了,心里嘟囔了一句「工作狂」就赶紧回答:「哦,二等奖是王维和杜甫,三等奖是高适、王之涣和岑参。王昌龄和岑参只差了一票,不过王昌龄老了,就算得奖也不见得就会去。」
黄部长终于把头抬起来,用他惯常的命令口吻说:「咱们的截止日期是12月30日,没准儿顺序还会变。你去……」
忽然外面一阵嘈杂:「安禄山起兵啦!史思明造反啦!」
黄部长脸色一沉:「国家有难。快,把通知发出去,不知道能否兑现,但是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
小李慌忙打开主页,编辑,发送。
……
八年后,763年的春天。
长安城里一片凋零,哪里还有莺歌燕舞、车水马龙。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子民,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疲惫、满身沧桑。
大唐驴友网的文案部里,一个女子走到办公桌前,她轻轻吹去落在电脑上的尘埃,也吹去了曾经的如梦繁华。
她打开电脑,一行字跳入她的眼帘:
网聚天下驴友,游遍大好河山!大家好,这里是大唐驴友网。
她的眼泪立刻簌簌而落,八年的「安史之乱」,一切都再也回不到从前。
忽然,她发现她的邮箱里,提示有未读邮件,点开,有几首诗,署名均是——李白。
她笑了,她这次回来,原是心中有点点期盼,虽然她知道这期盼有些茫远,不过,终是等来了。
她缓缓读完,然后在八年前的那场盛世比赛中,328号的后面,又接着编辑起来。小李,这个无比崇拜着白哥的姑娘,即使人已不再年轻,可是她要继续把她年轻时没有完成的事情做完。
她在屏幕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击起来。
4
五、壮志未酬,折翅而返——孤独(55岁—62岁)
简介:李白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而被流放夜郎,在白帝城获得特赦回来后,人生最后几年大部分时间在江东地区度过,尤其是皖南。此时他游览了黄山、九华山和天柱山,泾川三百里风景游遍。他最爱宣州,最后落足并终老于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时属于宣州管辖)。
这一阶段:壮志未酬独寂寞
作品风格:孤独
328—916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在宣城所作。五言绝句。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景点:敬亭山(今安徽宣城北)
评论:白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你第七次来到宣城了吧?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我再也看不到那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白哥了。
我只看到一个「白发三千丈」的老人,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看天上的鸟渐渐飞远,看天上的云慢慢飘去。
你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也算是热闹的吧?然而你总是在和大家一起喧闹的某一个瞬间,心底深处闪过刹那的悲凉和孤寂,你会莫名其妙地从心底涌起一句话:朋友遍天下,知心无一人。
此刻的你,是那样的孤独。还好,你有敬亭山,和你相看两不厌。你只要一想起两百多年前,有一个人也曾经像你如今这样,独自坐在敬亭山上,看天上的飞鸟、看天上的白云,你就会从内心深处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是的,他就是南朝齐代诗人谢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你不止一次地在你的诗里提到他的名字。
他和你有着那样相似的性格、那样相似的经历,你们的灵魂今古一相接,立做知心人。他做过宣城太守,因为崇拜这个人,所以你爱上了这座城,你不仅一生低首谢宣城,最终还魂归这里。
时间煮雨,吾心安处是故乡。
……
敲完最后一个字,小李默默地坐了半天。此刻,她既是评论者又是阅读者,她不知道她是否读懂了白哥的心,也不知道后来再看到这些文字的人能否读懂她的心。
她忽然想到《列子》中的一句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白哥,他是谢朓的钟子期,而她,是否也是白哥的钟子期?
她摇了摇头,微叹一口气,把八年前的那些费了她多少日日夜夜整理出来的资料看了一遍,发现白哥的每一个阶段连起来居然是一首小诗。
想到白哥一生狂放,甚至还自诩为狂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于是她给这个「大唐第一好驴友」的一生做了一个总结:
狂人李白
无忧无虑一少年,憧憬未来志得满。
不羁原是真本色,愤懑不平难难难。
壮志未酬独寂寞,大鹏折翅化诗仙。
如若功成拂衣去,灵魂归入武陵源。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小李无意识地喃喃重复着白哥的这句诗,忽然一道光从她脑海中闪过,「武陵源!」
她赶紧看邮件,果然,在邮件里面有这样一行不起眼的小字:
此生永不坐飞机,安检最繁重唧唧。剑要解下酒勿带,要吾老命真无趣!吾去也!
这才是白哥本色!什么大唐第一驴友,应该是大唐第一狂人才对!
小李捂着嘴巴笑了,然而随即她又趴在桌子上放声大声哭起来,哭声回荡在空荡荡的屋子里,也回荡在历史的长空上。
她是在哭已经不在人世的李白,还是在哭曾经的大唐盛世?她是在哭那个狂傲不羁的白哥,还是在哭这样的王朝不过是历史中的昙花一现?
她不知道后世的人能否记住,这刹那间盛开的绝代芳华。
她擦了擦眼泪,给一腔热血上战场、至今杳无音信的黄部长发了一封邮件,然后关上电脑,走了出去。
寂然无声,落寞背影,宛如大唐由盛转衰的一个剪影,那封邮件,只有28个字:
一代诗仙溘然逝,大唐盛景成杳然。两行清泪潸然落,李白游踪何处寻?
5
番外:
李白一生历时27年游览了206个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溪流和20多个湖潭,全国现有的34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李白走了一半还多。
这个用脚来丈量大唐土地的诗人,每到一处,都一定用他的笔歌颂美景、抒发感慨。因为有了他,那些山川河流、那些亭台楼阁,才有了生命和文化。
是李白,在中国的旅游文化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不仅是大唐第一好驴友,他更是中国第一好驴友!
让我们在俗世中放飞心灵,让脚步跟着诗句去远行吧!
李白,曾经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已然成了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
全球通史:Quanqiushi
全面展现全球历史文化风貌,趣味解读世界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上古神话到当今各国八卦,为您一一讲述。






TAG:全球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