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是沒有對立面的
我們為什麼
會對其他人沉溺上癮呢?
浪漫的愛情關係為什麼是這種強烈的、廣受歡迎的體驗呢?
原因在於它似乎可以使人從深層的恐懼、需求、匱乏和不圓滿的狀態中解放出來。
這種狀態是人類尚未得到拯救的、未開悟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人類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因素。
在生理方面,你明顯不是一個整體,永遠都不會是:你不是個男人,就是個女人,你只是這個整體中的一半。
對這種整體圓滿的渴望 ——恢複合一狀態的渴望,就促使男女之間相互吸引,男人需要女人,女人同樣也需要男人。
這幾乎是一種對與異性能量結合的不可抵擋的渴望。
造成這種生理渴望的根本原因是有關心靈方面的:對二元終結的渴望,回到整體圓滿的狀態。
在生理方面,性結合使你最能接近這種狀態。
這就是為什麼性在生理方面能提供令人最滿足的體驗的原因。
但是性結合只能讓人短暫地感受這種整體圓滿狀態,一種速成的歡愉。
如果你將這種圓滿狀態視為一種拯救方式並無意識地尋求它,那麼你就是企圖在形式的層次來終結二者之對立,這是不可能的。
你僅瞥見了天堂,卻不允許在那裡長期居住,你又回到了一個分離孤立的身體中。
在心理方面,缺乏和不完整的感覺甚至比在生理方面還要強烈。
只要你認同你的思維,你的自我感就是源於外在。
也就是說,你從那些與你的自我感絲毫沒有任何關係的事情中——你的社會角色、財產、外表、成功與失敗、信仰等——尋找你的自我感。
這種虛假的、由思維引發的自我感 ——小我很脆弱,很不安全,並且不斷地尋找新的事物來認同,以便讓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但是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讓小我得到永久滿足,恐懼感仍會存在,缺乏和需求的感覺也仍然存在。
這時,一種特殊的關係出現了。
它似乎是所有小我問題和滿足所有小我需求的答案。
所有你過去賴以獲取自我感的東西,現在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現在你的世界有了一個中心:
你愛的人。
事實上,這個中心仍然處於你的身外,因此,你的自我感還是源自於外在,但在一開始,這看起來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些小我之下特有的不完整感、恐懼、缺乏感和不滿足感已經不存在了。
它們真的不存在了嗎?它們消失了,還是繼續存在於幸福的表面下?
如果在愛情關係中,你既體驗到了愛,又體驗到了愛的對立面 ——攻擊和情感暴力等——那麼你很可能就是將自我依戀和沉溺上癮與愛混淆在一起了。
你不可能在這一刻愛你的伴侶,而在下一刻馬上攻擊他或她。
真愛是沒有對立面的。
如果你的「愛」有對立面,那麼這就不是真愛,而是小我對更深層、更完整的自我感的需求,一種其他人暫時能滿足的需求。
它是拯救自我的替代品,短期內,它帶給你的感覺還真像被拯救。
但是,有一天,當你的伴侶沒有滿足你的要求,即沒有滿足你小我的需求時,問題就出現了。
這時,被愛情關係所暫時遮蓋的自我意識中固有的恐懼、痛苦和缺乏感就會重出水面。
就像對其他事物上癮一樣,當你服用藥物時,你會處於高度興奮狀態,但是總會有藥物失效的時候。
當這些痛苦的感覺重新出現時,你就會覺得比以前更為痛苦,這時你還會把你的伴侶視為導致這些痛苦的罪魁禍首。
也就是說你會將這些痛苦感覺投射出去,並用野蠻的暴力(你痛苦的一部分)攻擊你的伴侶。
這種攻擊可能會喚醒你的伴侶自己的痛苦,並且對方可能會立刻反抗你的攻擊。
這時,小我仍然會無意識地希望它的攻擊或操控對方的企圖能夠懲罰對方,並使他們改變行為,這樣你的小我就又可以以此來掩飾痛苦了。
所有沉溺上癮都源自於你無意識地拒絕去面對和經歷痛苦。
每一次上癮症都始於痛苦,
又以痛苦收場。
無論你上癮的是什麼 —— 酒精、食物、合法的或非法的藥物,或者一個人 —— 你都是在用它們來掩蓋你的痛苦。
這就是為什麼在開始的激情過後,在愛情關係中總留下那麼多的不快樂和痛苦。
關係本身不會造成痛苦和不快樂,它們只是將已經在你內在的痛苦和不快樂引發出來。
每一次沉溺上癮都是這樣的。當上癮和沉溺無法再滿足你的時候,你的痛苦就會比以前更為強烈。
大部分人總是努力逃離當下時刻,而從未來尋找拯救,也是這個原因。
如果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他們要面對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自己的痛苦,這是他們所恐懼的。
但願他們知道進入當下取得臨在力量來瓦解過去和舊痛是多麼容易的事。
當下的現實可以立即瓦解幻象。也但願他們知道自己是多麼接近自己的本質,多麼接近上帝。
當然為了避免痛苦而迴避愛情也不是解決之道,痛苦依然存在。
三次失敗的愛情,比你幽居荒島或閉關苦修三年,更有可能迫使你走向覺醒。
不過,如果你獨處時能夠保持高度的臨在,也會有相同的效果。
我們能將上癮的愛情關係轉化成真正的愛情關係嗎?
可以。
請將你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當下時刻,這會使你更多地感受臨在並加強你的存在感。
不管你是一個人生活還是與你的伴侶一起生活,這都是關鍵點。
為了使愛情之花盛開,你的臨在之光需要足夠強大,這樣你就不會再被思維和痛苦之身所控制,而誤以為它們就是你了。
將你自己看成是思考者之下的本體,心理雜訊之下的寧靜,痛苦之下的愛和歡樂,這就是自由、拯救和開悟。
為了從痛苦之身中解放出來,你需要將臨在帶進痛苦之中,從而改變痛苦。
為了從思維中解放出來,你需要變成你思維和行為的沉默的觀察者,尤其是觀察你思維的重複模式和小我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我們不投注自我感到思維中,思維就會失去它的強迫性 ——強迫性的批判,進而拒絕接納事實,並創造衝突、戲劇性事件和新的痛苦。
事實上,當你通過接受事實而讓批判停止時,你就從你的思維中解放出來了。你就已經為愛、喜悅、和平創造了空間。
首先,
停止批判你自己,
然後,
停止批判你的伴侶。
愛情最偉大的催化劑就是完全接受你伴侶的一切,而不是去批判或以任何方式去改變他或她。
這樣,你就立即超越了小我。所有的思維遊戲和沉溺依賴都將消失。
再也沒有受害者和加害者,也沒有原告和被告。這同樣是所有相互依賴的終結,不需要在彼此的無意識模式中糾纏不清。
這樣,在愛里,你們要麼分開,要麼一起更深入地進入當下時刻,進入本體。
簡單吧?是的,就這麼簡單。
愛是一種本體的狀態。
你的愛不在你身外,你的愛在你之內。
你永遠不會失去它,它也不會離開你。
愛不需要依賴一個人、一個外在的形式才能存在。
在你臨在的定靜中,你可以感覺到你的無形式和無時間的本質,就是賦予你肉體生命的那個未顯化狀態。
這樣,你就能感覺到在其他人和其他生物內的相同深度的生命。
你的觀察超越了形式和分離的屏障。
這就是合一的體現。
這就是愛。
現在購買,隨書附贈精美筆記本。






TAG:拾文化 |
※嬪妃齊備,可是面對她們,簡直就像面對虛空一樣,這樣的愛,是發自乾隆帝內心的真愛
※真愛不是沒有,而是我們缺乏等待的勇氣
※有下面這些行為情侶,說明你們絕對是真愛
※真愛是什麼?戀愛中,沒有這五種表現的就一定不是真愛
※到底是真的很兇還是有意的,做寵物店的到底是不是真愛狗?
※心語:不一定有沒有真愛,但肯定有真的不愛
※女人是不是真的愛你,看她有沒有做到這3條,最後一條是真愛!
※這世界不一定有沒有真愛,但肯定有真的不愛
※真愛,是一見面就會笑
※和別的男人出軌,難道就沒有真愛,現在拋棄我,我這麼做有錯?
※室友居然對我做這種事情,是,是真愛
※從面相上看這個男人他對你是不是真心真愛
※真愛了,就沒有那麼倔強
※能和你說這些話的男人,對你肯定不是真愛!
※別人都在曬恩愛,他卻無動於衷。但是,親愛的請相信這和真不真愛沒太大關係
※在真愛的人面前,我們會有多脆弱?
※談戀愛只有真愛是不夠的,還要有演技
※真愛,是用心把握的結果
※動漫中的四對男性CP,是好夥伴也是死對頭,哪對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