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七旬老伯寫書近260萬字聊食材 提醒大家科學飲食

七旬老伯寫書近260萬字聊食材 提醒大家科學飲食

七旬老伯寫書近260萬字聊食材 提醒大家科學飲食



退休後老陳忙著查資料寫書 吳耀庭 攝

鹽城大豐有位老伯,退休後的11年里,遍訪全國100多個食材、藥材集散地,於近日完成了近260萬字的巨著《中華食材》。現代快報記者昨天了解到,這本書里收錄了800多種食材。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姜振軍 通訊員 吳耀庭 陳兆華


退休後寫書聊食材


71歲的陳壽宏,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精神矍鑠,看起來也就50歲出頭。「我熱愛文學,也熱衷於研究各種科學技術。」老陳是大豐區西團鎮北團村人,當過農民,在磚瓦廠做過總賬會計,曾是江蘇某集團黨總支書記,獲得過大豐市人民政府表彰的「十大科技標兵」光榮稱號,其科技成果獲大豐市一等獎。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中華食材》分為上、中、下三冊,涵蓋各類食材30個門類,832種,每種食材的介紹包括詩詞吟詠、物種基源、生物成分、食材性能、食用注意和傳說故事6個部分,全書256.6萬字,1430頁。


為何會寫食材方面的書?「想提醒大家科學飲食,關注飲食文化,不要盲目地吃。」老陳說。


11年花費數十萬


為了收集材料,除了參閱大量書籍資料外,老陳還實地探訪。他花了6年多時間收集資料,寫作用時4年多。「那會他除了晚上偶爾看點新聞,其他時間全部投身於創作,半個月不出門是常事。」吳耀庭是老陳的好友,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為了完成此書,老陳11年共花去數十萬元。


記者了解到,陳壽宏正在編纂《〈本草綱目〉名釋與傳說擷要》書稿,是為了順應《2016~2030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精神,重在「普及中醫藥知識」和「挖掘與傳承中醫藥文化」。該書約400萬字,目前已完成一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社會 的精彩文章:

朋友圈盛傳三伏天喝熱水驅寒 醫生:無科學依據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會來嗎?專家解讀化石「密碼」
官方再發藍色預警 周六起更大暴雨或襲長江流域
北師大將成立首個高校古陶瓷博物館
男孩誤食3塊磁石 醫生用「圈套器」從腸道取出

TAG:搜狐社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美洲主糧馴化史!科學家解讀5000年「老玉米」基因
2016科學十瞥
知名老科學家捐贈8000餘件學術成長資料
2016年《環球科學》最美科學閱讀Top10榜單
科學家復原超級史前巨蟒:15米長重1噸吞鱷魚
科學家發現6100萬年最古老企鵝化石 身長1米5
科學突破獎公布 小扎獎勵頂尖科學家2500萬美元
《環球科學》2016年十大科學新聞
5位大牛科學家給孩子們講科學課,僅限200席
2016年度十大科學類謠言
2016 年度最佳科學圖書
「貝嫂」42歲這麼緊不科學! 為身材一年砸200萬
北京天文館2016年公眾科學講座系列之十七
英國科學家建議每日喂貓5小餐
北京天文館2016年公眾科學講座系列之十八
科學家在希臘發現1075歲的古松 為歐洲最老樹木
科學大咖共聚一堂,為《知力》慶祝60歲華誕!
美國科學家稱500萬外星人隱居美國秘密結婚
2017年大科技《科學之謎》《百科新說》補訂中